- +1
F1電競中國冠軍賽辦進了進博會,綠色電競助力打造電競之都

F1電競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進博會里舉行。
11月5日,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以下簡稱進博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隆重開幕,此次進博會在消費品展館首次設立了“體育用品及賽事專區”,作為國內最高規格、最高水平和最大規模的競速電競賽事,F1電競中國冠軍賽的“進場”值得關注。
6日,“駛向未來——F1電競戰略合作簽約儀式”以及“全球、全國、上海,F1電競中國冠軍賽發展聯盟推介會”在進博會5.1H消費品展區體育運動板塊的F1電競展臺舉行。團市委副書記丁波圍繞“綠色電競”的主題,分享了電子競技的發展,及規范青少年游戲環境的重要性,并肯定了F1電競作為“綠色電競”代表對電競行業的良性發展的推動。

F1電競中國冠軍賽辦進了進博會。
倡導“綠色電競”,F1電競是范例
“電子競技作為體育由現實世界向虛擬世界拓展的體現,在最近短短十年里面獲得了蓬勃發展,青少年是電競的最大參與人群,如何在全社會形成文明、健康、綠色的游戲環境和社會氛圍,是各方努力的方向。”
丁波表示,作為一項新興的體育類型,電子競技在青少年群體中占據重要位置,這意味著一個誠實守信、文明健康、節制規范的游戲環境和氛圍至關重要。
此前由團市委、上海體育學院共同實施發布的《上海青少年電子競技調研報告》中顯示,受訪者中,73.97%的青少年是電競玩家,近半數的青少年有電競賽事的觀看歷史,60%的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有過電競主動消費行為。

綠色電競成為當下的熱點話題。
鑒于電競已經融入當代青少年的生活,丁波強調,各方更加有義務和責任去倡導“綠色電競”,而在當下優質電競和體育鍛煉深度融合的趨勢尤其值得關注。“我很欣喜地發現,大多數青少年在電競之外堅持戶外體育鍛煉,75%的青少年既是電競玩家又能保持一定頻率的體育鍛煉,良好電子競技與體育鍛煉融合的新趨勢,在青少年身上已經有所體現。”
那么怎樣的電競產品既能滿足青少年的實際需求,也符合“綠色電競”的標準呢?丁波表示“F1電競”就是一個最好的范例。
“作為中國最高級別的模擬器競速類賽事,F1電競中國冠軍賽接近真實地模擬了F1運動,每一個普通人都能在這個平臺上體驗世界最尖端的動力系統,享受全球最著名汽車制造商的科技研發成果。模擬器手腳并用的操控方式,也讓游戲不再只是運動手指,而成了一場全身運動。這無疑也將成為‘綠色電競’的一個未來發展方向,有利于促進青少年的全面身心健康。”
丁波希望,這項“綠色”的電競賽事能夠繼續推動電競行業的良性發展,為上海打造“全球電競之都”助力,并覆蓋、惠及更多的青少年。

F1電競與賽事聯動,為電競之都添磚加瓦
很顯然,F1電競中國冠軍賽誕生一年多以來不僅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未來也將肩負更大的責任與擔當。
當下上海久事(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上海久事體育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樊建林表示,久事體育將以在傳統體育產業中積累的專業經驗和管理能力為保障,進一步推動電競賽事及電競產業向健康規范的方向高質量、可持續的發展,同時推動電競產業向縱深發展,為上海實現建設全球電競之都的戰略目標添磚加瓦。
值得一提的是,11月5號進博會開展首日,久事體育總經理姚冷做客東方衛視《進博圓桌會》直播間,也做了卓有成效的分享。
“在去年成為了F1電競大中華區的獨家被授權方后,我們開始著手運營F1電競中國大獎賽及其職業聯賽,挖掘潛力車手和電競人才,推動職業戰隊建立,并實現線上F1電競和線下中國大獎賽的結合,推動新興業態和傳統業態的跨界融合發展。在上海打造全球電競之都的背景下,通過電競的巨大流量入口,與體育比賽本身形成聯動,既能熏陶出更多的F1車迷,又能為F1中國大獎賽創造更多的活力,從而進一步提升F1這項世界三大頂級體育IP在中國的影響力。”
很顯然,作為國內最大的國際賽事進口商,久事體育利用諸多國際賽事辦賽經驗,讓傳統體育更好地“擁抱”電子競技。

今年5萬人參賽,賽事還走進進博會
有了一年的成功經驗之后,今年,在疫情的背景下,F1電競中國冠軍賽危中尋機,升級為職業聯賽、發展聯盟和個人挑戰賽三大賽事體系,并且成為首個由電視臺(五星體育)直播全賽季的電競賽事。
同時賽事也和新媒體直播平臺斗魚、中國體育、游戲風云等達成了直播合作。2020賽季職業聯賽至今已吸引了近5300萬人次觀看;2020賽季個人挑戰賽在線上舉辦,至今已吸引近5萬人參賽,較去年增長近5倍。
深耕賽事的同時,在本屆進博會上,F1電競中國冠軍賽也抓住了全方位展示自我的契機。展臺將全程設置2臺搭載最新《F1-2020》游戲的模擬體驗設備,配置的超大屏幕以及與真實賽車無二的方向盤、油門踏板、檔位等配件,可以讓進博會觀展人員最直觀切實地體驗到F1電競賽事的奇妙。
展會期間,賽事主辦方還將在現場舉行職業聯賽第15輪的比賽,這也是進博場內首次有電競賽事舉辦。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