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為什么手機關閉定位了,廣告依然精準推送
文/胡三
來源/熔財經
最近,“關閉定位功能,但平臺還是能知道你在哪”這一現象再次引發關注,上海外國語大學一位大三學生在一起個人隱私維權案中表示,自己取消定位后仍然收到了精準定位的推送廣告,個人隱私受到了侵犯。本文純從技術的角度來分析一下,為什么不依靠直接的定位,各大APP卻能實現精準的廣告分發。
我們采訪了業內專家,據介紹,互聯網平臺廣告的精準推送機制既復雜又簡單,平臺主要通過大數據繪制用戶肖像實現廣告的精準推送,其要素包括用戶的年齡、性別、地區(即定位)、興趣和設備信息等。
那么如何實現跨平臺的精準推送呢?關鍵在于用戶肖像形成后,將被自動標記到用戶的手機,并與手機的設備識別碼相對應,這樣任何平臺都可以通過設備識別碼來調取相應的“標簽”信息,從而實現跨平臺的精準廣告推送。因此說,想要精準推送廣告,可能并不需要直接的定位。
從技術上來看,每個人從上網伊始就已經開始“公開”留下自己的個人印記,從百度、淘寶到抖音、快手,再到美團、餓了么,它們都在基于這種機制把廣告精準的推送給用戶。



打開各個APP的隱私政策條款可以看到,每個APP用戶都可以自主關閉包括地理位置在內的個人隱私信息,但是這并不意味著APP會停止推送相關的廣告信息,因為地理位置信息的獲取不止通過定位一種方式,APP還可通過其他維度的數據,如瀏覽、點擊、站內搜索等行為,實現間接的位置獲取。
對于各大互聯網公司而言,精準的廣告推送也意味著能夠提供更個性化的服務:比如高德地圖可以方便用戶快捷地發現周邊的美食、酒店、景點、商場和其他生活服務信息;抖音可以推薦用戶可能更感興趣的視頻內容和相關信息;淘寶可以向用戶展示更契合需求的商品或服務信息,基于位置向用戶推薦附近的優惠信息……當然,消費者對此是否買單則是另一回事了。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
熔財經:城市商業新媒體,區域經濟鏈接者,產業趨勢發現地。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