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10家機構渠道同步發,大佬林鵬奔私后首只產品大賣150億
10月19日,原上海東方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簡稱“東方紅資管”)副總經理林鵬離職后創立的上海和諧匯一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正式開售其首批私募基金——和諧匯一遠景系列。
據澎湃新聞記者從業內獲悉,遠景系列受到市場的熱烈追捧,共有六家券商、四家銀行渠道同步力推,分別為招商銀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平安銀行、中信證券、中信建投證券、興業證券、廣發證券、東方證券、招商證券等。發行首日,該產品已經募集約150億元。這也意味著,成立四個月后,和諧匯一已邁入百億私募的行列。
和諧匯一設立時間為今年6月19日,注冊資本為1017.175萬元,8月29日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中基協)完成備案登記。公司由前東方紅資管領軍人物林鵬擔任董事長、總經理,他同時也是公司的法人代表。
目前,中基協官網顯示,和諧匯一一共備案了四只產品,分別為和諧匯一遠景1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和諧匯一遠景2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和諧匯一遠景3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和諧匯一遠景5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

這批私募產品均為子母層設計,例如,子基金“和諧匯一遠景1號N期”投向母基金“和諧匯一遠景1號”,以此類推,投資者購買的是子基金。
和諧匯一遠景系列采用股票多頭策略,認購起點為100萬元,募集期間每次追加認購金額不低于1萬元,產品期限為36個月,封閉期30個月,認購費用1%。
“和諧匯一母基金預計募集完成前備案好,募集后只要備案子基金,募集結束后一周左右就能投入運作。”其中一家機構相關人士告訴澎湃新聞記者。
事實上,還有投資者迫切想要追加投資,而渠道的名額也十分緊張。“鑒于其他渠道名額基本用滿,預計后續規模增幅有限,經公司領導極力爭取,管理人同意給我司特批增加一個子基金N號N期(即增加200個客戶名額)。今天傍晚公司已經緊急啟動上線流程,若明天已分配的子基金提前募滿200個客戶名額,我部會及時通知,相關區域因滿額而未能下單的意向客戶,可聯系我部增設白名單,并轉投N期產品。”澎湃新聞記者獲得的一份券商信息顯示。
公開資料顯示,林鵬現年44歲,1976年出生,上海財經大學工商管理碩士研究生。與“基金大佬”陳光明一樣,林鵬同樣有著深深的“東方紅”烙印。他是東方證券體系下培養起來的基金經理,1998年畢業后便加入東方證券,曾歷任東方證券研究所研究員、資產管理業務總部投資經理,東方紅資管投資部投資經理、專戶投資部資深投資經理、基金投資部基金經理、執行董事、董事總經理,證券從業年限超過22年。
林鵬曾先后擔任過東方紅私募產品和10只東方紅系列公募基金等產品的基金經理,長期業績領先。他一直堅持價值投資,不追風口,不看短期炒作。作為東方紅資管的創始團隊成員,林鵬自2016年起領導東方紅公募權益團隊,在業內已經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和穩定的客戶。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價值投資之風盛行,林鵬管理的多只基金均收獲了優異的成績,其中東方紅睿華滬港深混合基金以67.91%的復權凈值增長率成為混合型基金的年度冠軍,同時也是主動權益類基金的年度冠軍。
2020年5月中旬,東方紅資管發布公告稱,因個人原因,公司副總經理兼公募權益投資部總經理林鵬先生離職,并卸任四只基金產品的基金經理。當時,林鵬也發表了《致東方紅睿豐、睿華、滬港深與恒元等基金持有人的一封信》。
林鵬表示,離開東方紅資管,主要是為了追求長久以來的創業夢想。之所以選擇現在這個時點離職,是因為看到東方紅品牌價值日漸提升,公司各項業務穩定發展,投研梯隊體系趨于完善。“我感到由衷的安心,可以放心地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
林鵬長期看多中國,從未懷疑過中國資本市場的光明前景。在他看來,雖然外部環境復雜難測,但是中國經濟的韌性和發展潛力仍不可忽視。他對中國經濟強大的韌性、中國資本市場的光明前景、中國優秀企業家價值能力創造和中國勞動人民持續努力創造美好生活都充滿信心。
對于當下A股市場,林鵬表示,中國經濟在二季度率先實現增速由負轉正,充分印證了具有應對外部沖擊的強大韌性,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高質量公司上市正當時,長期看好A股資本市場。
他表示,目前國家對資本市場的重視前所未有,穩健的資本市場使得我們面對外部不確定因素,有了一個很好的緩沖機制。同時,當前高層對資本市場的定調、對于科創板的布局、注冊制改革的深化和國際化程度的推進,對市場氛圍、活躍程度、資本充足程度的促進作用十分明顯,對投資者、上市公司和中國整體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均是難得的機遇。
此外,科創板的財富效應,還帶來了在高科技領域創業的示范效應。林鵬認為,當前正是提升中國資本市場上市公司質量、吸引優質上市公司的好時機。
針對2020年四季度的投資預期,林鵬認為,受到國際局勢風險、海外疫情復蘇不達預期等因素影響,全球整體經濟修復的速度可能有所放緩。中長期來看,高質量科技和消費股普遍具備高質量盈利增長能力和空間,與中國目前經濟發展階段和產業轉型需求契合。展望2021年,不確定因素仍相對較多,特別是經濟復蘇強度和貨幣政策走向。在尚不明朗的宏觀經濟形勢下,投資者需更關注優質公司基本面和增長潛力,投資優質的新興產業行業龍頭,真正做價值的發現者和守護者。
具體來看,新經濟領域中,消費、科技、醫藥等代表經濟發展趨勢的賽道已經擁擠不堪;全部A股按交易市值加權的PE已創新高,且首次顯著高于全部A股的中位數PE,顯示市場交易集中在估值很貴的熱門賽道。林鵬表示在研究上會花很大精力在這些優質賽道上,重視成長曲線、產業格局;投資上,目前的好公司如果沒有好價格,耐心等待更合適的布局時點。
傳統經濟領域整體受疫情沖擊嚴重,但在競爭格局層面,優質龍頭正在和同行拉開差距。下一階段,經濟秩序回歸正軌,這類公司會率先跨出困境搶占市場,且目前估值也處于低位,值得重視關注。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和諧匯一因創始人林鵬備受市場關注,但在和諧匯一的核心團隊中,除了林鵬之外,還有幾位業內重量級人物值得關注。如原易方達基金機構客戶總部總經理孫曦東,原弘毅遠方基金總經理助理兼首席投資官、曾經在交銀施羅德基金擔任多年研究部總經理的張鴻羽,原東方證券證券投資業務總部副總經理梁爽,都是平均從業20年左右的資深專業人士。
據了解,在需求端,和諧匯一注重優選賽道,青睞適應國民經濟發展方向的行業;在供給端,重視競爭格局,青睞市場化行業;同時,和諧匯一重點研究企業的商業模式和核心競爭力,采取產業經驗與二級市場投研相結合模式,覆蓋滬港深三市重點企業。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