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年年查肝功能正常,為什么突然診肝癌晚期?醫生告訴你真相
原創 曾哥每日科普 曾哥每日科普 收錄于話題#肝癌1個
李先生今年45歲,每年都定期檢查自己的身體,因為自己喜歡喝酒,所以他特別注意自己的肝功能檢查。每年都去抽血查肝功能,李先生非常慶幸,雖然自己做的是銷售代表的工作,經常應酬,少不了喝酒, 但是每年的肝功能指標都是正常的。
前段時間,李先生在一次喝酒后,肚子不舒服,右上腹疼得厲害,他以為是酒喝多了,沒有太在意。可是,過了幾天之后,肚子疼得越來越厲害了,還引起了背部和肩部的疼痛,而且肚子也開始漲起來了。在家人的勸說之下,去醫院做了一個檢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肝臟彩超發現李先生的肝上有一個10公分大的腫瘤。而且,腫瘤已經侵犯肝臟的被膜,還轉移到了門靜脈,導致了腹水,已經是肝癌的中晚期了。

什么是肝功能檢查
其實,肝功能檢查的項目是非常多的,但是,我們大部分人平常所說的肝功能檢查,一般指的是抽血化驗肝功能。大家每年體檢的時候,抽血化驗查的就是肝功能指標。肝功能異常,主要反應肝臟細胞有沒有受到損害,如果肝功能異常,可以見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酒精肝,肝癌,藥物性肝損害等等。
常用的肝功能指標,主要有以下三個,分別是酶類,膽紅素和蛋白。
酶類
酶類主要指的是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也叫做谷丙轉氨酶,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也叫做谷草轉氨酶,還有堿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轉肽酶(γ-GT)。

如果ALP和γ-GT升高,除了表示肝臟受到了損害,還有可能是膽汁排出受阻,常見于膽汁淤積性肝硬化,膽管癌,胰腺癌,膽管結石等造成的膽道阻塞。
蛋白
肝功能的第二個指標是白蛋白和球蛋白,血清中的白蛋白主要由肝臟產生,而球蛋白主要由免疫細胞產生,但是在肝臟中滅活。所以,如果肝臟受到了損傷,血液中的白蛋白會下降,而球蛋白反而會上升。
膽紅素
肝功能的第三個指標是膽紅素,膽紅素有兩種,分別是結合膽紅素和非結合膽紅素。非結合膽紅素主要來自于衰老死亡的紅細胞,非結合膽紅素不溶于水,不能隨尿液排出體外。這些非結合膽紅素內運送到肝臟,然后在肝臟內被解毒,生成結合膽紅素,結合膽紅素溶于水,可以通過大便和小便排出體外。

肝功能正常,不代表沒有肝癌
年年抽血查肝功能,肝功能年年都是正常的,為什么還會得肝癌?為什么沒有早發現肝癌呢?是這樣的,肝功能正常不代表沒有肝癌。原發性肝癌是來源于正常的肝細胞突變,細胞突變之后,變成癌細胞,癌細胞可以瘋狂的生長,并且轉移到肝臟的其他部位和身體里面的其他器官。
在肝癌的早期,癌細胞在肝內生長,并不會影響其他正常的肝細胞,而且肝臟的代償能力是非常強的,小的肝癌,并不會影響肝臟的功能。所以,在肝癌的早期,抽血查肝功能往往是正常的,肝功能并不能作為肝癌的篩查手段。
在肝癌的中晚期,肝癌不斷生長,搶奪正常肝細胞的營養物質,癌細胞還會跑到血管里面,造成血管堵塞,影響正常肝臟的血運,這樣就會造成肝功能損害,這時候抽血查肝功能,就可能會出現異常,但是已經是中晚期了,治療效果要大打折扣,沒有達到早期診斷肝癌的目的。

如何篩查肝癌?
早期篩查肝癌,并不是抽血查肝功能,而是抽血查甲胎蛋白(AFP),AFP是一種原始的蛋白質,嬰幼兒時期,我們體內會分泌甲胎蛋白,但是正常的成人,體內AFP含量極低。而肝癌細胞可以分泌AFP,據調查發現,大約有70%至80%的肝癌患者血清中甲胎蛋白會升高,通常以400μg/L為標準,高于此數值應該考慮肝癌的可能性較大。當然,單純的AFP升高,也是無法診斷肝癌的,因為活動性肝炎,妊娠期,生殖細胞腫瘤等情況,也可能會導致AFP升高。

哪些人群需要篩查肝癌
以下人群是高危人群,建議從40歲開始,定期接受肝癌的篩查:1. 具有乙型肝炎病毒(HBV)和 / 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 ;2. 長期酗酒 ;3. 非酒精脂肪性肝炎;4. 長期食用被黃曲霉毒素污染食物;5. 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等的人群。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臟超聲檢查是早期篩查的主要手段,建議高危人群每隔 6 個月進行至少一次檢查。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年年查肝功能正常,為什么突然診肝癌晚期?醫生告訴你真相》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