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聚焦文化創新,第十一屆民盟文化論壇在滬舉行

10月10日,以“文化創新:在自覺中前行”為主題的第十一屆民盟文化論壇,在上海民主黨派大廈舉行。 民盟上海市委供圖
10月10日,以“文化創新:在自覺中前行”為主題的第十一屆民盟文化論壇,在上海民主黨派大廈舉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盟中央主席、中科院院士丁仲禮,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民盟中央副主席張平,全國政協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上海市副市長、民盟上海市委主委陳群,上海社科院黨委書記徐威,民盟中央宣傳部部長曲偉等出席開幕式。
丁仲禮在致辭時指出,文化創新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他強調,文化的創新發展不僅要為處于變革之中的人們提供一種內在的凝聚力,為回答解決現實問題提供價值圭臬,更是為民族復興提供堅實的思想基礎。
對于已連續舉辦十年的民盟文化論壇,丁仲禮提出,要堅持以文化為視角,結合時代現實,立足中國實踐,出思想、出理論,希望各位專家、盟員持續關注文化問題,繼續深入研究,做好民盟歷史的整理者、傳承人,更為文化的發展創新,繼續不懈努力。
陳群在致辭時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城市的靈魂,它承載著民族的精神品格和理想追求,凝聚著人們的認同感、歸屬感和尊崇感,因而,文化是一種更深層次、更具識別度的綜合競爭力。上海在建設卓越的全球城市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進程中,始終把文化視為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的關鍵。
“幾番琢磨方成器,十載耕耘自見功。”徐威在致辭中談道,民盟文化論壇已經成為民盟中央、民盟上海市委與上海社科院共同的文化品牌。新的時代賦予了文化新的歷史使命,期待文化建設能夠在正本清源、守正創新中發揮更大作用、取得新的成就。
本屆論壇上,民盟中央文化委員會主任、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從中國美術發展談起,提出創新意在鑄魂;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教授謝遐齡,從文明關系角度探討文化創新的思路;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徐錦江,關注后疫情時期城市的韌性發展和文化創新;上海社科院思想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馬馳提出,懷疑、批判是文化創新的不竭動力。
此前一天的10月9日下午,民盟中央傳統教育基地揭牌暨費孝通學術思想研究中心合作續約儀式在上海大學錢偉長紀念館舉行。丁仲禮和上海大學黨委書記成旦紅共同為基地揭牌。
揭牌儀式上,著名雕塑家、民盟中央文化委員會主任、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捐贈了他創作的費孝通、錢偉長先生銅像,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民盟中央副主席張平與吳為山共同為兩座銅像揭幕。
當天是我國近代力學奠基人之一、上海大學原校長錢偉長先生107歲誕辰,2020年又是費孝通先生誕生110周年。這兩位泰斗級的學者既是同鄉和同事,后又同為民盟領導人,兩人不僅私交甚篤,工作上也一直相互支持,特別是錢老執掌上海大學后,費老更是鼎力相助,幫助上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水平迅速提升,從而成就了一段學界佳話。
“兩位前輩一生秉持為國為民情懷,不僅在學術研究上追求經世致用,而且始終以高度的政治覺悟和歷史擔當,把領導工作與學術研究、參政履職緊密結合。”陳群在致辭中說道,他們為國家和上海發展作出了貢獻,為民盟工作樹立了豐碑,為上海民盟留下了可以不斷研究、不斷挖掘的思想寶庫。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