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被嘲膀大腰圓,張馨予哭上熱搜 | 多元審美堵不上噴子的嘴
原創 壹心理 壹心理 收錄于話題#壹心理·女性生存4#壹心理·自我認同24#壹心理·社會事件5

歐小宅、蟲子|編輯
cottonbro|圖源
今天,壹心理和你聊聊“自我接納力”。
女演員身材評判,又上了熱搜。

結果招到網友群嘲:“吃了這碗飯 ,就不吃那碗飯”,暗諷其不控制飲食。
逼得張馨予第二天發文解釋:

固然,大家嘲諷的點,可能是因為她沒作品沒演技,自己靠身材上位還說這個話。
但也不難看出,身材評判確實存在。
前段時間,在綜藝《未知的餐桌》中,李斯丹妮聊到父母曾反對自己跳舞。
坐在她身邊的岳云鵬突然來了一句:“我覺得你不太適合跳舞,因為我近距離看,你的腿很粗哦。”
在公開場合,隨意評論女性的外貌,本就是不禮貌、不尊重的行為。
哪怕是開玩笑,也明顯是一個越界的玩笑。
可一桌子男嘉賓卻對此渾然不覺,還哄堂大笑。
類似張馨予和李斯丹妮這樣的身材歧視,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
這里來個投票:

讓人有多痛苦?
前不久,在豆瓣上看到一個熱帖:
一個女孩是微胖體型,很自卑,也很少發朋友圈。
因為疫情原因,難得和姐妹們聚會,就特別開心地在朋友圈發了一組照片。
那天天氣很熱,她穿了件露臍短裝T恤和熱褲。
第一條評論就是:“坦克也配這樣穿?”
她傷心地刪光了照片,氣了好幾天,忍不住上網吐槽。
結果評論區成了大型“心碎”現場:
“我比較胖,有一次穿比基尼去海邊,旁邊有兩個人小聲說‘這虎背熊腰,真敢穿啊’,我恨不得找條地縫鉆進去。”
“恰恰相反,我平胸,男友說我穿比基尼都勾不起他的欲望。”
“我皮膚黑,一直被調侃像村姑,搞得我好自卑。”
這些評價,本就是一種刻板審美。
胖,怎么就成缺點了?唐朝還以胖為美呢!
皮膚黑怎么就要被嘲笑了?云南一些獨特的風俗中,甚至崇尚黝黑色。
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地域,美的標準甚至會截然不同。
用當今刻板的審美趨勢來嘲笑一個正常的人,有什么意義?
而另外一個值得深思的現象是:
對于這些評價,有些女性會特別在意,有些女性會不那么在意,為什么呢?
自我接納程度不同。
一個人的自我接納程度是從小開始形成的。
在早年的關系中,對于嬰兒的不完美表現,母親如果是溫柔、接納的態度,嬰兒長大后就會習得這種自我接納的能力;
反之,如果母親表現得不耐煩,甚至厭惡,嬰兒長大后就會習慣性自我攻擊。
加上刻板審美的影響,很多女性會無意識地認同這種審美,然后利用這套標準來羞辱和嫌棄自己。
比如豆瓣發帖的這個女孩,反復強調自己身材不好、不自信。
在被其他人羞辱之前,她已經先進行了自我攻擊。
“我就是個沒前途的死胖子。”
“我這么丑,誰會喜歡啊。”
而自我攻擊最可怕的地方,就是不費吹灰之力,便能摧毀一個人的自信。
外人說自己不好,還可以嘴犟否認;自己說自己不好,則會上升到一種深深的自我厭惡。
讓人絕望。
正是因為心里本來就有創口,才會對別人的評價格外介意,格外容易被戳痛。

跟顏值無關
有人覺得,我就是顏值不夠啊,對外貌評價介意不是很正常嗎?
我們來看看大美人佟麗婭。
佟麗婭特別符合“刻板審美”的要求,也是大眾承認的美女。
但是她依然不自信。
在古裝濾鏡之外,真實的她總是一副放不開的模樣,甚至自嘲為“黃臉婆”;
在丈夫陳思誠身邊顯得格外自卑,“靠近就緊張”。
你看,即使一個人滿足了嚴苛的要求,照樣接納不了自己,照樣不自信。
甚至代替那些“評判者”們,給自己挑刺。
那些瑕疵被無數倍地放大,用來當做嫌棄和攻擊自己的武器,不遺余力地證明自己的“糟糕”。
但是這幾年,佟麗婭有了一些轉變。
她重回“舞者”身份,跨界主持春晚,霸氣回懟惡評。越來越“野”的背后,正是她自我接納度的提升。
自我接納有一個簡單的判斷標準:你是否足夠包容那個“不夠好”的自己。
抖音上有一個很火的博主,用網友刻薄的話來說,身材矮胖,臉寬、鼻塌、眼睛小且間距大,皮膚暗黃,完全是“刻板審美”里的低分形象。
但是她上鏡從不化妝,也不開美顏,每一次都神采飛揚,跟大家親切地聊工作、聊理想、聊人生。
她說:“我喜歡真實的自己,也相信大家會喜歡真實的我。”
一開始,她招來很多嘲諷:“真是丑人多作怪啊。”
可她一點都不在意,還在視頻里爽朗地笑著:“沒看順眼的朋友,再堅持一下,多看看就順眼啦!”
慢慢地,大家發現她不僅有著年薪百萬的事業、帥氣溫柔的老公,生活也是井井有條,人生豐富又有趣。
更重要的,她眼睛里有光,打動感染了很多人,粉絲很快突破500萬。
這種“光芒”,就是自我接納力。
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瑕”和“瑜”共同構成獨一無二的自己。
擁抱無限潛能的自己,同時也允許自己有殘破與局限,這才是真正完整的自己。

你就是無價之寶
關于自我接納,一不留神會進入兩個誤區。
一種是自暴自棄,也就是破罐子破摔。
“我就這樣了,無所謂”看上去是接受了自己有缺陷這個事實,實際上,內心依然充滿了自我否定。
另一種是打著“不要自我設限”的口號,結果掉進了“全能自戀”的圈套。
“我不接受現實,我認為我是我就是”正因為接納不了局限,才逼著自己去強行突破和改變。
真正的自我接納,需要做到以下兩點:
a. 清晰的自我認知
對于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有哪些優勢和長處、有哪些弱勢和瑕疵有著一個系統的認知。
比如賈玲曾經說:我雖然胖,但我很可愛啊,不妨礙我做一個美好的人。
既接納了“胖”,又看見了“可愛”,自我狀態就保持了平衡。
不會因缺點全盤否定自己。
b. 穩穩托住自己
面對自己的缺點,不評判。
這樣,內耗會減少,內心空間會增加,可以悅納真實的自己,靈活而自由,怎樣選擇都是快樂的。
真正的自我接納,是發自內心對生命的熱愛,包括那些瑕疵。
也許在刻板審美的環境中,每個人都逃不開被“審美綁架”的命運。
但擁有自我接納力的人,會活得更加輕松自在。
全盤接納自身的優點和缺點,人會更有力量。
既享受高光時刻,也能陪自己度過沮喪的至暗時刻。
正如那一句歌詞:我是我的無價之寶,A到爆。
世界和我愛著你。
- The End -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