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再次沖擊IPO,博納距離A股還有多遠?
原創 網視互聯編輯部 網視互聯
作者 | 貓叔
作為國內首個拿到發行牌照的民營影視公司,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影視第一股”,博納影業這些年的資本化運作并不順利。
論業績,博納一直都不算差,但論資本運作,博納卻一直都沒踩對點兒。

10年來,雖然A股的黃金期已經不再,但博納影業的資本野心并未消退。

2003年成立,2010年納斯達克上市,2015年私有化,2017年在中小板提交招股書,近日再次更新招股書,二次沖擊A股IPO。博納影業在資本市場沒少折騰,但卻屢屢碰壁。
雖然當年赴美上市賺足了眼球,但博納影業在美股市場的融資實況并不樂觀。股價長期低迷,估值偏低,上市5年僅融資9250萬美元,退市時市值只剩約50億。反觀國內上市的光線傳媒、華誼兄弟市值最高時達到了400多億。這也讓于冬堅定了美國退市回歸中國的信心。
但是美國退市之后,原計劃三年內登陸A股的博納影業,并沒有想象的那么順暢。
2017年首次提交招股書,適逢A股行情低迷。2019年3月深交所中小板里的IPO審核狀態顯示為“中止審查”,收到了證監會下發的多達38條的招股書反饋意見。沒多久又受累于瑞華會計師事務所被查,財務數據被“中止審查”。
直到2020年6月4日,證監會最新消息顯示,博納影業的IPO處于“已反饋”狀態。8月26日,再次更新招股書。
不過,屢敗屢戰的博納影業背后,一直有強大的“明星”股東陪跑。
這里面不僅有阿里影業、林芝騰訊、浙江中泰、中信證券、復星國際、紅杉資本、軟銀賽富等明星機構,也有不少明星個人。
其中,張涵予持股0.31%、黃曉明持股0.31%、章子怡持股0.19%、陳寶國持股0.13%,另外還有黃建新、韓寒、毛俊杰等明星導演和演員。這些明星個人股東,大多是在2017年3月博納影業增加注冊資本之時入駐,可見對博納上市報有著極大的信心。

但是,28.03%的比例并不能保證其擁有絕對控制權。
就連證監會也在反饋意見中也指出,于冬持有公司股份比例較低,被認定為實控人,其他諸多投資機構合計持股比例較大,請保薦機構和律師說明于冬在持股比例較低情況下,如何實現對公司的控制。

2020年,因客觀環境所致,博納影業的發展并不順利。
根據招股書披露,博納影業業務分為四大板塊:投資、發行、院線、影院,是行業內少有的全產業鏈布局的影業集團。
影院方面,截至2019年末,博納影業已擁有影院79家,銀幕654塊;院線業務方面,博納院線旗下加盟影院共73家,銀幕605塊。在國內整個院線市場來看,這只能算是完成了初步業務布局。而且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對于整個院線市場都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博納也不例外。
就在更新招股書的前2個月,6月10日博納影業集團副總裁,負責博納影院投資、建設的黃巍不幸逝世。這也為博納的院線布局蒙上了一層陰影。

但是2020年因為影院停擺了半年之久,博納影業的相關發行計劃均已推遲檔期,必然會導致發行業務下降。
在投資方面,博納影業同樣成績耀眼。自2003年8月成立以來,博納影業出品發行影片數量超過250部,累計總票房已超過350億元。其中,票房超過20億元的影片有2部,超過10億元票房的影片有10部,超過1億元票房的影片有67部。
近年來博納影業爆款影片不斷,尤其在主旋律商業大片領域收獲頗豐,《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中國機長》《烈火英雄》,成為了中國主旋律題材電影商業化運作的成功案例。
但是2020年,疫情期間博納影業所投資的影片暫停拍攝工作,其中年初籌備的一部大片《冰雪長津湖》,因疫情停拍,1800人的劇組滯留丹東,直接損失就超過了1.5億元。
盈利方面,博納影業近年也頗為可觀。2017年-2019年實現凈利潤分別為1.99億元、2.64億元、3.11億元。今年上半年疫情沖擊下盈利近2700萬元,幾乎是幾大電影公司里最高的。
由于2020年特殊的市場環境,博納影業預計今年的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將分別同比上年同期下滑31.73%和44.03%。可見,博納影業今年的業績并不會比往年好多少。
但需要注意的是,博納影業對于政府補助依賴性較強。從2017年-2019年的情況來看,分別為6755.41萬元、1.02億元和1.56億元,占當期凈利潤比例分別為33.95%、38.71%、49.52%,而且呈現出了逐年增長態勢。
這些補助主要是日常經營活動中獲得的針對電影放映和影片投資的政府扶持資金。這對于一家想要上市的公司來說,并不是一個很好的現象,不得不讓人質疑公司經營業績的可持續性。

再次沖擊IPO,博納影業距離A股已經近在咫尺,尤其在IPO逐步實行注冊制的大背景下。
在科創板注冊制改革試點平穩運行一年之后,8月24日,創業板注冊制改革塵埃落定,A股市場的注冊制改革邁出了第二步。根據A股市場注冊制改革的安排:第一步是科創板注冊制改革,第二步是創業板注冊制改革,第三步就是全市場的注冊制改革。

所謂注冊制,是相對于審批制、核準制來說的。在過去,證券市場采取的是核準制,即證監會的新股發行審核委員會從行業背景、商業模式、市場營銷、業績可持續性、財務管理、法律風險等各個角度審核通過后,才能發行上市。所以很多公司被卡了下來。
而一旦實行注冊制,就不需要審核了,只要提交與發行有關的文件,在一定的期限內,主管機關未提出異議的便可上市。
也就是說,注冊制提升了IPO的包容度,一是不再對盈利做硬性規定,二是降低了盈利門檻,三是允許盈利下滑企業上市。
在這樣的情況下,博納影業上市已經沒有懸念,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我們很難說這樣的情況,對于博納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
好的地方是,注冊制的大背景下,大批新股獲得上市機會,博納影業絕對算新股里的實力派。
壞的地方是,這使得股票不再具有稀缺性,一支股票很難再像原來那樣被市場高估到泡沫橫生。
在過去,經常會出現一個公司上市前粉飾業績,上市后圈錢套現,部分公司上市造假,不斷收割股民,這在影視公司里非常常見。A股上市公司印紀傳媒、天神娛樂都曾遭此質疑。
而現在,虛假陳述和造假上市、信息披露的處罰力度大大增加,實施集體訴訟機制后,無疑加大了造假上市的成本。
當然,這對于博納來說并非壞事。當資本運作沒有了投機的機會,或許就為這個行業的“實干家們”迎來了春天。
·END·
原標題:《再次沖擊IPO,博納距離A股還有多遠?》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