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如果崇禎南遷,南方會擁立他嗎?
原創 團隊作者 朝文社

字數:2840,閱讀時間:約8分鐘
歷史提問
如果崇禎南遷,南方會擁立他嗎?
答:在大明“亡國之君”崇禎帝一輩子的各類敗筆里,“拒絕南遷”這事兒,公認“作死程度”極大的一樁。
尤其諷刺的是,北京城城破,崇禎帝悲情上吊時。那位以慷慨激昂辭藻,促成崇禎帝斷掉南遷念頭的“大明清流”光時亨,立刻顛顛跑到李自成處賣身投靠,搖身成了“大順朝官員”。就這么個外香骨頭臭的貨,竟就忽悠得崇禎帝“君王死社稷”了——晚明官員品質之偽善卑劣,崇禎帝識人之昏聵,讓多少后人瞠目結舌。

那么問題來了,倘若崇禎帝當時“選擇南遷”,歷史,到底會有怎樣的不同?
首先一個板上釘釘的事實是,如果崇禎帝真的“南遷”,“繼續坐皇位”還是沒問題的。自從大明定都北京起,南京就成了北京城的“備用系統”,從六部到駐軍一應俱全,一旦北方有事,南京“換個招牌”就能開張。崇禎帝的身份擺在這兒,只要來了南京,別人就沒得爭。
更重要的是,在崇禎十七年二月,大明朝堂討論“南遷”問題時,朝臣里的“南遷派”們不但大聲疾呼,更拿出了靠譜南遷方案:天津巡撫馮元飏經過四個月籌備,早已備好了二百艘船和五千步騎護軍,只要崇禎點個頭,大家就從通州火速集結,然后護衛著崇禎經海路來南京。可這么個萬無一失的計劃,崇禎竟是反復糾結,到了三月初七還沒下決心。接下來就是通州淪陷,北京城被圍,想走也走不掉了……

那么,倘若崇禎南遷后坐上皇位,這“半壁江山”的大明朝,前途又將如何呢?這事兒,就取決于斗志旺盛的崇禎帝,能否解決好晚明王朝三個要命的問題,確切說,是他上吊前親手挖的三個大坑。首先一條,就是文官集團的“低能化”。

但比這類活劇更要命的,就是明代文官能力的“低能化”。比如崇禎帝在位時,在他昏聵的用人方略下,最后“留守”在朝堂上的,盡是陳演魏藻德之類的坑貨。北京淪陷的原因,也正如史可法一句名言:“文官愛錢武官怕死”。那么南方各位“高官”的情況呢?那也好不了多少。
比如當南明王朝建立,清軍鐵蹄已席卷北方時。南明王朝的這些高官們,這些不久前還怒斥“明清議和”,一副“寧為玉碎”氣概的“精英”們,卻是紛紛把臉一變,熱情表示要和清軍“議和”。別管“閹黨”“復社”,或是馬士英史可法,大家政見不同,這事兒卻是一拍即合,甚至還提出荒唐條件:南明每年給大清十萬兩白銀的“歲幣”,嘉獎“放清兵”的吳三桂,割讓關外之地,“和平誠意”十足。

可問題是,此時李自成已是兵敗如山倒,清王朝早已長驅直入,一群大明“精英”看不清形勢,卻沉浸在這般不切實際的幻夢里。這半壁江山的大明朝,又怎有救?
而且就算這幫眼光昏聵的“精英”,都算是其中的好人。更多的南明“精英”們,都忙著在“新朝廷”賣官鬻爵,以至于“中書隨地有,都督滿街走”。明明國難臨頭,江南卻是奢靡之風大起,一片歌舞升平。最后南京淪陷時,這群“精英”跑的跑降的降,唯有一個乞丐在百川橋上自盡,死前留下一首諷刺詩:“三百年來養士朝,如何文武盡皆逃”——大明養士,就養了一幫這類玩意。
就算崇禎南遷,他麾下能用的,也基本就是這類“非昏即貪”的玩意。這難題,他能破?聽聽他那聲滿腔悲憤的“諸臣誤我”就懂——在北京就被“誤”成這樣,真要跑來南京,場面也可以想。
而比起這些“低能化”的文官來,崇禎面臨的另一個大坑,卻是武將的“流氓化”。

明末戰亂頻發,武將們的地位卻水漲船高。特別是崇禎在位的十七年里,由于他猜忌心過重,“馭人之術”又過度精明,越是有文韜武略的英才,越是往死里整。比如曹文詔、盧象升、孫傳庭、曹變蛟等沙場英雄,不是被豬隊友坑死,就是被崇禎坑死。經過這一番逆淘汰,“聰明”的武將們早看明白了:老實打仗落不著好,還不如“耍流氓”。
典型如左良玉,這位明末農民戰爭里打出來的“名將”,別看常被李自成張獻忠花樣吊打,可人家越打敗仗兵越多,什么地痞流氓都往麾下招。越是關鍵時刻越掉鏈子,要軍餉物資時獅子大開口。一旦沒錢了,就大咧咧燒殺搶掠。比如他坐鎮武昌時,就沿江大肆燒殺,“所掠婦女兩三萬”。崇禎對孫傳庭盧象升們各種惡治,對這種“流氓軍團”卻是沒了脾氣,反而好言好語哄著,各種錢糧“喂著”,一直到上吊,都沒拿他怎么著。

所以,就算崇禎南遷,他手里能用的兵,主要也是這些“流氓軍團”。他能否將其“駕馭”好?這事兒,說到底也是難。這么多“左良玉”,可不就是他自己“刺激”出來的?
而最重要的一個坑,就是明王朝人心的喪亂。
說起晚明的亂世,后人常嘆息北方動亂,江南在大家心目里,還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樂土。但事實是,富庶的江南,當時同樣是火藥桶。晚明多年以來吏治腐敗,江南大地土地兼并加劇,動輒都是“地三十萬畝”,每年僅田租就數百萬兩。一個個“華堂高樓,極為崇麗”,甚至“收健壯為奴,喜斗殺”。早就拉足了仇恨。

所以,就是在崇禎上吊后,江南的嘉定、上海、蘇州、南京等地,就相繼爆發了民變,甚至還有“奴變”。南明弘光政權治下的江南大地,是個上層紙醉金迷,各地動亂不斷,爭斗不停的怪胎政權。崇禎南下后執掌的,也就是這么一個“怪胎”。他可有力挽狂瀾的能力?
說實話,他若是真有這能力,這大明,也不會到了南遷的地步。更何況,一個連“南遷”的決心都下不了的帝王,還能指望他解決什么問題?甚至他本人,就是積重的明王朝,加速潰爛的“催化劑”。
“崇禎南遷會怎樣”的歷史架設,看似不現實,但其實卻又多少嘆息回味在其中。
參考資料:樊樹志《重寫晚明史:王朝的末路》、顧誠《明末農民戰爭史》、商傳《走進晚明》、陳寶良《明代社會生活史》、朱紹侯《中國古代史》
往日文章精選:
原標題:《如果崇禎南遷,南方會擁立他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