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視界|世界舞蹈日,看盧浮宮的舞蹈名作
今天(4月29日)是世界舞蹈日。“舞蹈”是我們生活中一種常見的藝術形式,同時也是放松自我,提升自身精神素養(yǎng)的一種文化活動。在西方的繪畫作品中有不少描繪舞蹈的場景,如宮廷舞會、民間舞蹈以及舞蹈課場景。盧浮宮博物館的館藏中有哪些描繪“舞蹈”的世界名作呢?

世界舞蹈日是每年的4月29日,由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下的國際舞蹈委員會(CID)于1982年提出并且推廣。同時這個日期也是為了向現(xiàn)代芭蕾舞之父讓-喬治?諾維爾(Jean-Georges Noverre)致敬。

“舞會”是西方一種正式的舞蹈集會。參加者要盛裝出席,身著晚禮服以及套裝等精致的衣服,從而表達舞會的莊重以及高貴。舞會早在中世紀的時期便已出現(xiàn)。并且在文藝復興時期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舞會”原本舉辦在宮廷中,且一般只在晚上舉行。直到17世紀之后,舞會在大眾中開始流行了起來,同時也放寬了對于著裝和參與者的要求。
宮廷舞會是皇室社交的重要活動之一,同時也是彰顯皇室形象以及實力的形式之一。其中盧浮宮博物館的館藏之中也不乏對于舞會場面的描繪。



除了在宮廷內(nèi)的舞會之外,舞蹈也是民間社會一個重要的文化休閑活動。比如在法國便有著相當悠久的民間舞蹈文化,在布列塔尼,諾曼底,普羅旺斯,羅訥河口等地區(qū)仍然保留著數(shù)百年前的傳統(tǒng)舞蹈。在德國也流傳著多種民間舞蹈形式。他們很多是從華爾茲以及波爾卡演變而來,更古老的民間舞蹈是與早期的基督教禮拜活動相結(jié)合的輪舞,以及遍及歐洲各地的鏈舞。


除此之外,許多農(nóng)民在田地耕作之余,也會通過舞蹈的形式,來慶祝一天的工作成果,并且緩解工作的壓力。因此我們也可以在很多畫作中看到“農(nóng)民舞蹈”“田間舞蹈聚會”等主題。



(本文轉(zhuǎn)載自盧浮宮博物館公號)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