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濕疹、蕁麻疹,到底哪些肉不能吃?
菜媽和錢爸
設計:七寶|編輯:Nina|撰文:菜媽、Dr袁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今天是最后一期的「發物」啦。
之前寫過水果、蔬菜、海鮮,也單獨寫過羊肉了。但是群里老擔心寶寶不能吃肉的媽媽特別多。
還有因為寶寶長了蕁麻疹,又擔心是不是都要忌口?

今天就來說肉肉。

吃肉有諸多好處,菜媽先來講講豬羊雞牛鴨的營養價值吧。

畜肉(可以理解為四條腿的,一般包括豬肉、牛肉和羊肉)相比禽肉(兩條腿的,如雞肉、鴨肉和鵝肉)含有更多的血紅素鐵,是日常補充鐵的主要食物來源。
肉類食物中的蛋白質是完全蛋白質,我們也叫作優質蛋白質,含有人類需要的所有氨基酸,比起植物來源的蛋白質更易被人體吸收和利用。
此外,肉類中的各類氨基酸和脂肪,經過高溫烹調后會散發出誘人的揮發性芳香,這也是很多人無法抗拒肉食的原因。

從營養學角度來說,每天的飲食中應包含畜肉、禽肉和水產類盡可能多類型的肉類,但一定要適量。
日常搭配、選購和烹調時,也應選擇適合的部位。
● 比如建議盡量選擇瘦肉的部位,禽肉去皮、畜肉可以選擇腿肉和里脊,這些部位的肉脂肪含量偏低;
● 給寶寶食用的小塊肉可以挑選禽肉的腿肉、畜肉的里脊部位,這些部位口感更嫩更易于咀嚼吞咽;
● 肉皮、雞皮、五花肉、大排、豬蹄等部位飽和脂肪含量較高,應盡量減少食用的頻率和食用量,尤其是長痘痘的人在發作期更應盡量不食用,避免過于油膩加重癥狀。

不同月齡的寶寶怎么吃肉?都在這里啦~
另外,很多家庭有烹制和食用肉湯的習慣。
肉湯的鮮美主要來源于肉類經過反復高溫滾煮所析出的各種呈味物質、飽和脂肪,除此以外還含有微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但絕大部分肉的精華,仍然在肉里啊!所以喝肉湯并不能吃到肉的營養,反而會攝入了大量的脂肪。
另外,也不應該給輔食階段的寶寶喝肉湯哦,根據寶寶的咀嚼和吞咽能力,選擇肉泥、肉末、小肉丁等是更適合的。
對于健康人群肉湯的正確吃法是:
① 在烹調肉湯后撇去表面漂浮的黃色脂肪。
② 盡量減少肉湯的飲用量。
③ 喝肉湯的同時記得吃湯里的肉。
肉類本身并不是「發物」,作用在不同個體、不同時期上,可能會成為誘發某些癥狀的小因素。
不過并不能因此而拒絕吃肉哦,至少目前來看,肉類中含有的營養是無法完全用其他類型食物替代的。


我國的資料表面:食物過敏的概率在2009年達到7.75%。
叨叨袁覺得,提到肉食,還是需要分開各個皮膚疾病進行分析。
? 銀屑病
首先,對于銀屑病而言,典型的紅斑、斑塊和脫屑,而每天脫落的鱗屑就有大量蛋白丟失,因此優質蛋白補充就不能少。
而肉類就是優質蛋白哦。
牛羊肉種含有較多的花生四烯酸,吃的過多會影響銀屑病的炎癥控制,因此急性期絕對不要碰。
而雞肉和鴨肉或者豬肉,其實沒有必要絕對不吃啊。

? 蕁麻疹
這個皮膚病來無影,去無蹤,吃藥好轉,停藥再來。
總覺得這些肉吃了就會發作,但是忌口了好像也會發作,糾結啊
事實上,慢性蕁麻疹很少由食物的IgE介導而引發。
但很多患者會覺得吃了什么肉就會讓蕁麻疹一下又發作,但在臨床上其實證據并不充分。
因此,叨叨袁建議:認真規則服藥,不要吃吃停停是關鍵;急性發作者可以查可能的食物過敏源,如果是陽性,那么一定不要碰。
? 皮膚類濕疹
這類疾病臨床診斷比較多,其實這些疾病都可能存在一定的內在原因,只是在短暫的處理和治療過程中,不能馬上就能知道明確的致病因素。
而且這類疾病在治療的同時,也需要好好的弄清楚可能的潛在致病因素,通過過敏源檢測(斑貼試驗、光斑貼試驗等等)來進一步明確。
但是,食物很可能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哦。
這樣看來,豬羊雞牛鴨是否和皮膚疾病發作有關,還真心需要客觀分析以及數據證實。
當然,你要是能夠管住嘴巴,并且用其他優質蛋白替代,那也是無妨的哦。

原標題:《濕疹、蕁麻疹,到底哪些肉不能吃?》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