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全國首創:浙江磐安推“共享車間”破解中藥材質量監管難題

磐安藥博會系列活動之一,2019磐安投資項目推介會現場。 本文圖片均由磐安縣委宣傳部供圖
9月19日,第13屆中國?磐安中藥材博覽會在江南藥鎮蕭統文化廣場開幕。
澎湃新聞(www.ditubang.cn)獲悉,本次活動由中國中藥協會、浙江省農業農村廳、浙江省藥品監督管理局、浙江省中醫藥管理局、金華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磐安縣人民政府承辦。
磐安歷來有“天然的中藥材資源寶庫”、“江南藥谷”之稱,是“中國藥材之鄉”,道地中藥材是磐安的“金名片”。著名道地藥材“浙八味”中白術、元胡、玄參、浙貝母、白芍主產磐安,俗稱“磐五味”。多年來磐安把中藥產業作為綠色產業發展體系中的重要支柱,以及發展新動能的主要來源。
“我們將以中醫藥健康產業為核心,以‘江南藥鎮’為平臺,以藥博會為紐帶,大膽探索創新實踐,為中藥產業振興貢獻更多的磐安智慧和磐安力量。”在開幕式上,磐安縣委書記、縣長王志強表示。
本屆藥博會將舉行浙產精品道地藥材、老字號藥企和知名藥企的展示展銷,2019磐安投資項目推介會等系列活動。
在開幕式當天,有26個項目進行了集中簽約,項目合作涵蓋了數字經濟、中醫藥健康、文化影視、高端裝備等領域,協議投資總額達到了139億元,與5家科研院所達成了產學研合作。

磐安藥博會中藥特供對接會現場。
在磐安幾乎沒有找不到的藥材
19日上午,“浙八味”特產市場藥博會現場,操著各地口音的藥商與游客云集,各大藥企展位也在全力宣傳自己企業的中藥產品。為了吸引客戶,藥企“俞同春”的展位還請來了名老中醫現場問診。
東北的人參、云南的鐵皮石斛、寧夏的枸杞……在這里,幾乎沒有找不到的中藥材。
據介紹,磐安縣中藥材資源豐富,境內的大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目前全國唯一一處以野生藥用植物種質資源為主要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據統計,該縣境內有藥用植物1219種,種類數量占浙江全省68%;磐安中藥材種植面積8萬余畝,占全省中藥材種植面積的23%,是浙江最大的中藥材主產區。
中藥材是磐安首要的富民產業,2007年底,“浙八味”特產市場拔地而起。經過幾年的建設發展,該市場已成為集商貿、旅游、倉儲、辦公、生活于一體的大型中藥材及土特產購物旅游基地,是長三角地區硬件設施最好、交易面積最大的中藥材集散中心,入駐中藥保健營銷企業746家,匯聚了浙產中藥材90%以上的交易量。
目前,杭白芍幾乎全部由“浙八味”市場供應,浙貝母80%從“浙八味”市場走貨,白術銷售在業內有“全國白術,磐安四成”之說……
市場的持續穩健發展,吸引了眾多中藥飲片加工、中藥提取、中成藥、保健品生產企業來磐安投資,拉長了磐安的中藥材產業鏈,提高了中藥材附加值,促進了藥農增收。據統計,2018年“浙八味”特產市場交易額達到30億元。

2019中國·磐安中藥材博覽會開幕式。
“共享車間”破解中藥材質量監管難題
這兩天,磐安縣冷水鎮潘潭村的藥農盧澤亮,正忙著種浙貝母籽,他今年計劃種5畝。
“種植量比往年增加了一些,因為以往困擾我們的藥材清洗烘干等初加工的問題都解決了。”19日,盧澤亮告訴澎湃新聞。
據介紹,浙貝母的成熟期在春天,藥農在田間收成后,需要進行清洗烘干等初加工,之后再出售。由于春天多會遭遇雨季,同時每戶藥農處理標準不統一,操作不規范,在初加工時不同程度會影響藥材的質量。
為解決這一難題,磐安縣推進江南藥鎮浙產道地藥材“共享車間”和“共享倉庫”建設,推動中藥產業向品牌化、規范化、專業化、品質化發展。日前,金華市市場監管局關于實施產地中藥材及飲片加工車間一體化試點的請示經浙江省食藥監局批復,同意在磐安康恩貝藥材發展有限公司(現為磐康藥業有限公司)開展試點工作。
全國首創、全浙江省唯一的中藥材“共享車間”從此在磐安落地。
據介紹,中藥材“共享車間”模式就是利用當地藥企加工車間的專業化設備,在空閑期間為當地農戶提供中藥材及飲片代加工服務,既可以解決農戶中藥材加工難的問題,又充分利用企業閑置產能提高了效益。通過標準化統一加工,中藥材飲片成品質量得到提升,中藥材質量參差不齊的監管難題得到了破解,實現了企業、農戶、監管部門的三方共贏。
同時,磐安還推進“共享倉庫”建設,服務藥企、藥商、藥農。位于磐安新城區的浙產藥材綜合流通中心,目前已建成“共享倉庫”1.2萬平方米、“共享冷庫”1600平方米,不僅解決了藥商倉儲難題,更是有效保障了中藥材質量。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