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高德總裁:未來智能出行會向自動化電動化網聯化共享化發展
8月13日,中國道路交通安全論壇在安徽合肥召開。
阿里巴巴合伙人、高德集團總裁劉振飛在論壇發言中指出,我國智能+出行產業在過去數年內快速增長。在2016-2018年間,我國民用汽車擁有量上漲了25.1%;同時間段,互聯網用戶的規模增長了13.3%;移動出行用戶規模更是超過了前兩項汽車與網民的增長勢頭,增長率高達36.7%,2018年末規模接近5個億。
在劉振飛看來,未來,“智能+出行”會向自動化、電動化、網聯化及共享化四大方向發展。這四大方向未來會深化全產業鏈各先進企業間的合作,在九大領域深入技術創新。高德地圖通過提供底層的位置數據與服務連接了車與人(V2P),車與車(V2V)、車與平臺(V2I),等等的V2X關系。“高德地圖將繼續通過底層的位置數據與服務連接人、車、路,在管理部門和廣大用戶間架起橋梁,通過科技創新讓出行更加安全、便捷、綠色。”
不斷加速的城市化進程加劇了交通供需矛盾,道路擁堵、交通事故、資源過度消耗成為擺在交通管理部門和用戶出行面前的三個難題。
麥肯錫的一項針對全球出行的研究顯示,2018年全球大城市的平均通勤時間為31分鐘。該研究指出,若以目前的發展模式到2030年,平均通勤時間將增長12.9%。此外,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數據顯示,過去的一年中,全球平均每24秒內有1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
“在過去的一年間,高德為出行用戶節省至少19.3億小時擁堵時間,平均每日節省529.2萬小時。按照2018年我國居民人均GDP6.5萬元計算,相當于節省約143億元時間成本。” 劉振飛說道。
據介紹,目前,高德地圖月活躍用戶數超過4億,為超過30萬款移動App提供位置服務。高德已經建立了中國最大的人地關系大數據平臺。高德地圖為城市交通管理量身打造的城市大腦智慧交通公共服務版,已在全國近200座城市投入使用,每日可影響1.12億出行用戶。
在保障出行安全方面,劉振飛表示,基于“三急一速”等危險駕駛行為大數據分析、動態交通事件及其語音提示、電子道路交通標志及其警告語音提示、智慧錐桶等技術創新,高德已與全國多地政府與交管部門一起,構建起了立體化的安全預警和保障體系。
“高德全年向用戶發放動態交通事件語音提示265億次,為用戶提前預警安全風險。
在當天的論壇上,高德地圖還發布了基于AI和大數據、實現城市交通智能分析評價診斷功能的明鏡系統。
據高德地圖副總裁董振寧介紹,明鏡系統通過AI算法對路網、路段、路口的交通運行情況,能夠從空間、時間、強度三個維度的十余個指標對城市交通狀況進行全面評價,從而給出一份完整的城市交通運行“體檢報告”。
董振寧指出,基于這份全面的城市交通“體檢報告”,高德將與交通管理者、專業機構和權威專家一同對交通問題進行診斷,分析導致交通狀況的原因,為精準化綜合施策提供依據。之后,高德還會對城市進行持續數據評估,以追蹤交通管理政策、措施的實施和改善效果。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