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網易云音樂,當文藝青年“人到中年”
原創: 劉小土

編輯 | 李春暉
監管下架,謠傳已死,網易云音樂正處艱難時刻。
6月末,網信辦對音頻行業集中監管,“對一些追求流量、吸引眼球的低俗內容予以治理”。網易云音樂、Soul、喜馬拉雅、荔枝、企鵝FM、吱呀等均被下架。
究竟是什么“低俗內容”,大家都在好奇,坐擁6億用戶、形象一向清新文藝的網易云音樂更成為話題中心。#網易云音樂被下架#的超話一度沖上熱搜,獲得7.3億閱讀和8.3萬的討論。

7月6日,云音樂微博發布聲明,直指“網易云音樂偷偷刪除用戶本地文件”“網易云音樂已死”等負面輿論均屬謠言,是有計劃的“黑公關”行為,并以10萬元向網友征集線索。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文藝青年的中年危機最難過。
年輕時憑借新鮮獨特的氣質,可以遮掩住袋里無錢、底子不深。但年紀日漸上來了,認識的人多了、要承擔的責任也大了,精力(版權)卻在衰退;當年能贏得滿堂彩的段子(互動),如今卻被人嫌棄油膩;想學點年輕人的玩意吧(社交),卻發現自己是真老了,真的不懂年輕人了。

歌單灰色的,版權透明的
網易云音樂近兩年的戰略布局,一言蔽之:不想做直播的社交平臺不是好音樂播放器。
音樂版權打得是真金白銀,背靠阿里的蝦米音樂尚且認慫佛系,網易云音樂更難和三家合并、已然上市的騰訊音娛抗衡。缺乏版權競爭力的云音樂轉而曲線救國,研究“附加服務”。但從大量用戶評論看,大家對網易云音樂最不滿的仍是“版權”。

自誕生之初,網易云音樂的版權就被友商鉗制,甚至數度陷入侵權風波。尤其是2017年,騰訊和阿里達成版權音樂共享,被孤立的網易云音樂迅速爆發版權危機。好在2018年,在“教導主任”國家版權局的約談協調下,騰訊音樂和網易云音樂互相授權對方99%以上的歌曲。
雖然雙方保留的1%都是核心內容,但困擾云音樂的版權問題暫時得以解決。彼時用戶對“版權小可憐”網易云音樂還是全然自發維護的姿態,硬糖君猶記當初我們文章下面就有不少網易云音樂粉絲留言“終于不用下載兩款軟件了”。
不過高興沒兩個月,局面又出現大逆轉。
2018年3月31日,網易云音樂發布公告稱因版權方要求,不得不很快下架包括周杰倫在內的杰威爾版權公司旗下歌曲,平臺同時推出了購買周杰倫200首熱門歌曲合輯鏈接,售價400元。

但致歉聲明未能完全平息爭議。業內人士指出,即便擁有版權,平臺想要打包出售也需同版權方溝通確認。且經網友偵查,網易云音樂的主播電臺版塊存在大量侵權現象。電臺主播們將沒有經過版權方授權的音頻資源,上傳至自己的節目中。
周董再一次證明了自己華語樂壇天王的不朽地位。此役之后,失去包括周杰倫在內重量級版權的網易云音樂,用戶大量流失。
如今,囊括QQ音樂、酷狗音樂和酷我音樂的騰訊音娛在版權上一騎絕塵,云音樂想要在儲量上追平難度極高。去年網易云音樂斥資5億拿到華研國際三年音樂版權,對戰騰訊音娛。怎料近期有消息稱華研國際旗下歌曲版權全線回歸QQ音樂,網易云音樂再度陷入尷尬。

歌單、樂評,從新鮮到“油膩”?
被定義為“移動音樂社區”的網易云音樂,具有天然的發現和分享基因。云音樂的歌單和樂評便是平臺互動營銷、強勢吸粉的核心武器。
可以說,歌單模式讓云音樂成為了“音圈B站”。用戶能夠依照自身審美趣味參與定制歌單,將相同風格、主題的音樂進行整理分類。基于這一模式,用戶間能夠進行分享和互動,最終形成圈子。歌單成功帶動了小眾音樂的出圈流行,也為一些原創歌手帶去了流量。2018年,網易云音樂推出的年度歌單就形成刷屏風潮,為平臺成功造勢。

堪比微小說創作的樂評也讓網易云音樂找到了獨特賣點。這兩年網易云音樂就針對樂評推出了系列“上天入地”的營銷活動。2017年,網易云音樂發起了名為“看見音樂的力量——讓音樂故事填滿你的1號線之旅”的“樂評專列活動”。官方從點贊量最高的數千條歌曲評論中,篩選了幾十條印在地鐵上,供給乘客閱讀和欣賞。“樂評專列”帶來了刷屏式的擴散。

追求流量的電臺主播有意整理出歌單,用以獲取粉絲關注。其中不乏搏出位者,以低俗字眼來吸引眼球。樂評質量也開始變得參差不齊,段子手、求贊黨的加入打散了情感的真實,“打開網易云音樂看一個剛編的故事”成為新常態。一名網易云音樂用戶曾在微博調侃自己卸載軟件的原因:評論區考研黨太多,散播焦慮。

做直播的音樂播放器,讓look直播顯得與眾不同。事實上,這一賽道在前期也確實吸引了不少音樂達人和愛好者加入,為原創內容提供了發展空間。而用戶的互動,也能讓音樂人即時了解到他們的需求和喜好,用以輔佐內容創作。
但新的紅利窗口也成為了“做號黨”們眼中的肥肉。很快,Look直播的準入門檻不斷被拉低,直播質量也遠不如前。近日,硬糖君打開某個直播間,扭動身軀的主播熱情點名“感謝xxx老鐵”。那一瞬,硬糖君產生了闖入快手的錯覺。

因樂交友,文藝探探?
2019年初,人們還在調侃著支付寶賬單、網易歌單、外賣訂單是相親三寶。等網易云音樂真推出了“相親”功能,網友又開始高喊“云音樂已死”。有時候吧,產品邏輯還真沒那么順理成章。
今年5月,網易云小助手就對部分用戶發起了“在云村,交朋友”的內測邀請。“因樂交友”的三方程序,由網易旗下婚戀社區花田提供。

但6月,“因樂交友”正式在云音樂平臺上線,徹底擊碎了硬糖君的幻想。
“因樂交友”定位為音樂興趣社交。依照用戶的聽歌痕跡,借助算法為用戶推送審美品位高相似度的用戶。如果兩方能夠形成興趣匹配,就能進入聊天模式,以便更多了解對方。

如今,系統的推送名額增長為300個。硬糖君憑借多年潛水社交平臺的經驗來說,這個數量也能滿足正常用戶的需求了。但要認識“想認識我的人”,付費模式分為30元/月、60元/3月和128元/12個月,高于一般的社交軟件定價。

缺乏優勢和特色的社交玩法換來的只是用戶的更加不滿足,網易云音樂的社交夢尚需摸索。而此次被下架,外界也猜測可能是交友模式涉及色情和低俗內容。
“因樂交友”,也再度引發了大家對音樂社交可行性的討論。全民k歌、音遇這類軟件都是音樂社交的戰績。究其原因,全民k歌和音遇本質都是基于“游戲”模式的交友軟件,引導用戶通過創建房間比賽唱歌、搶奪熱歌促進情感交流和固化。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