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共同打造“冰上絲綢之路”,北極圈論壇中國分論壇在上海舉行
王宏在演講中指出,上海與北極圈相距35個緯度,在此舉辦論壇說明極圈并不是限制和排斥國際社會共同參與北極事務的界線,突破固定緯度的,恰恰是我們交流合作的廣度和深度。北極事務特別是北極的氣候變化、環境保護、科學研究、航道利用等問題,與北極地區人民的福祉和全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密切相關。
中國是北極事務的重要利益攸關方,長期以來,始終遵循《聯合國憲章》《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斯匹次卑爾根群島條約》等國際條約和一般國際法,秉持“尊重、合作、共贏、可持續”的基本原則,積極參與北極事務,努力為北極可持續發展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為務實推動北極合作,王宏提出以下三點建議:
一是共同深化對北極的探索和認知,中國愿繼續與有關各方共同開展北極多學科科學考察,共同推動北極氣候與環境變化的監測和評估,共同開展科考保障平臺和基礎能力建設,進一步促進北極觀測數據與國際計劃的融合共享。
二是共同應對北極面臨的生態環境挑戰,愿與有關各方共同開展全球氣候變化與人類活動對北極生態系統影響的科學評估,共同推進在北極物種保護和生態系統自然恢復等方面的國際合作。
三是共同建設北極美好未來,希望與沿線國家不斷鞏固和拓展藍色伙伴關系,強化戰略對接,推動文化交流,暢通經北冰洋連接歐美大陸的藍色經濟通道,共同打造“冰上絲綢之路”,共迎北極美好未來。
北極圈論壇主席格里姆松在致辭中表示,在中國舉行此次北極圈論壇具有歷史性意義,中國和亞洲的未來都和北極有著密切聯系,很高興看到中國以建設性的態度積極參與到北極有關對話和合作。
本次論壇以“中國與北極”為主題,圍繞冰上絲綢之路、科學與創新、運輸與投資、可持續發展、海洋、能源、治理等議題展開深入探討與交流。來自中國、冰島、美國、加拿大、歐盟、挪威、瑞典、波蘭、日本、韓國、印度等北極國家和域外國家北極大使、駐華外交官、國內外專家學者、企業家和北極土著人組織代表約500人參加了此次論壇。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