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斯坦福女孩洋文憑事件,為何引發輿論風暴?
◎作者: 陳安慶
這幾天,山東首富之女花650萬美元,買賣洋學歷上斯坦福,而卷入美國大學舞弊案,輿情持續發酵。
有錢就能上斯坦福?是的!美高校舞弊案,像一只蝴蝶,在大洋彼岸扇動翅膀,在國內引發一場巨大的輿論風暴。
在2017年的一場直播里,山東首富女兒雞湯式的安利:不是高智商才能考上名校,普通人也可以。
實際上,她的學習成績或許不咋地,但她有個不普通的爹。這個爹是山東首富,有錢能使鬼推磨,世界一流名校斯坦福,也是可以花錢買得到的。
要理解普通家庭學生寒窗苦讀不容易,更要旗幟鮮明的反對——有權有勢的人通過不正當的行賄舞弊手段,換來優勢教育機會。
事關教育公平時,任何寬容都是對教育公平的巨大傷害,這也是輿論持續發酵刷屏、公眾不放棄追問真相的原因。
這些人依仗自己的權勢和關系網,走歪門邪道,通過舞弊造假,行賄方式獲得優勢教育資源。
有錢人家的孩子在攫取優勢教育資源上,呈現商業化、團伙化、專業化趨勢,越來越明顯,是對教育公平的嚴重威脅。
要公平、要規則、要透明,“寒門苦讀”、“鯉魚跳龍門”、“知識改變命運”。
這些公序良俗,彰顯出社會公眾對個體通過自身努力,實現命運改變的巨大心理希冀。
面對留學舞弊門,底層和中產的焦慮
車外豪車樓外樓,人間比富幾時休。 美國名校斯坦福,我爸錢多我最牛!
此事件,為什么會引發輿論圍攻,對于山東首富和女兒的失德行為,網絡很清楚,事實和道理,似乎是最沒能量的武器 。
在此次山東首富之女花650萬美元,造假舞弊上斯坦福事件中,傷害了人們的樸素感情,激起了民間的普遍憤怒。
公眾對教育公平,不滿意,平時隱藏的矛盾情緒,統統都被點燃。
人們,生活在缺乏信息自由的社會,階層固化、貧富差距,加劇了生存的安全焦灼感。
這種安全感焦灼,表現在爭取權益時演變成了無力,加劇了網絡情緒恐慌。
鄰避效應下,底層尋不到安全的眠床,失望情緒蔓延。
他們會認為,自己的命運自己的被侮辱與損害,和貧富差距、教育不公是緊緊相連的。
不僅是底層,其實中國的中產也難保不會落入焦慮怪圈。
社會的保障體系的不完善,政策的不連貫性,普遍沒有安全感與幸福感。
開掛的人生拼搏,不如拼爹嗎?
有錢任性,連美國名校也可以買回來!
這背后是老百姓覺醒了的規則意識、法制觀念、公共精神,覺得有錢人通過行賄舞弊,換回了接受國際一流名校的晉身機會,是對教育公平原則的踐踏。
底層在在機會資本、關系資本、權力資本上處于弱勢。
他們呼吁平等自由的教育公平、要求在機會平等,規則上是正義的,是符合道德和法律的。
底層可以允許富人適度差別,但不允許破壞整體規則,搞舞弊行賄形式上位,就是破壞了正義性,公平性。
民間輿論呼吁,關注平民教育的獲得感,要給弱勢家庭孩子以特別關注,追求更平等的教育結果。
人類至深的本質,是渴求被人所重視。
一石激起千層浪,習慣做沉默的大多數的網民們,一改平日默默承受的狀態,顯示出意見姿勢。
通過微信朋友圈吐槽的形式,希望通過觀點表達、發泄不滿,希望社會改良。
集體吐槽形成的喇叭放大效應,網絡就像一個巨大的回音室。
網民置身于相近的看法中,會強化原有的觀點。
造成轟動的社會輿論效應,形成了震顫社會的力量。
網絡輿論,不僅具有“減壓閥”與“輿情反饋”功能,還是階層輿情感知手段,更是改良的動力。
拼爹重要,還是拼搏重要?
“拼爹”其實不是個新詞兒,古代這叫封妻蔭子,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首富,女兒斯坦福。
中國進入了“拼爹時代”,找工作要“拼爹”,提升晉級要“拼爹”,找對象要“拼爹”,連上中小學、上幼兒園也要“拼爹”。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都是忽悠,給拼爹找奇怪的優越感。
不僅如此,拼爹讓中國式婚戀充滿了,愛情以外更多的世俗功利色彩。
拼爹,首先得有個好爹。
爹,是娘找回來的。
對于戀愛中的男女,結婚不是走到一定階段的水到渠成,而是一場高昂的人肉變現拍賣會。
中國單身人口近2億,正面臨第四次單身潮,你是福建的南蠻子,家里沒有幾十萬的彩禮錢,別想跟咱北京妞兒約會;
如果你是土司之子,如果家里沒有上百頭牦牛,對不起,也還是別見面了。
但如果你在雄安新區有兩畝地,根據雄安新區未來地價的漲勢,哪誰,姑爺啊,進來說話,大太陽底下,別曬著了!吃口西瓜,咱慢慢聊著!
結婚并非僅為了愛情,找男友,結婚生子,以后拼爹。談戀愛,變成了考察兩個家庭的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成了一場赤裸而殘酷的估值和買賣交易!
拼爹,一場盛大的個人營銷和階層博彩,眼中盯著的是可變現的貨幣利益。
炫富拉仇恨,不良噪音
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某些人利用手中的權勢和在市場中的有利地位,通過壟斷經營和坑蒙拐騙,通過官商勾結,獲得壟斷利益、高額利潤,變成闊佬有錢人。
他們的子女驕奢淫逸,很多富家子弟,炫耀自己“住大別墅,開名車,挎名包,玩貴族運動”的奢華生活。
還記得一名被網友戲稱為“小龍少爺”的上海年輕男子,大肆炫耀自己的奢侈生活,大玩特玩“行為藝術”,用大疊百元人民幣來點煙。
山西呂梁聯盛集團董事長在海南為女兒舉辦婚禮,邀請的明星陣容不亞于中央電視臺春晚,總耗資高達7000萬元。
福建晉江更有人擺出億元嫁妝,在堆積如山的百元大鈔前留影,并邀請了十多位好萊塢明星在會議中心站上一個小時,總耗資難以計數。
更有離奇的婚嫁,把8888888元現金分成18擔,加上一些日用品,由18個壯小伙挑著擔子招搖過市送到家里。
富人闊佬,喜歡用物質來象征自己的身份,炫耀是為了尋求心理滿足。
富人們揮金如土、奢侈消費不為別的,只是試圖借此炫耀自己的身家財富,以博得別人的羨慕和仰視。
至今沒有開征的遺產稅,讓“富二代”自由瘋長。
不通過自我奮斗就成為有產者,不再是一件可恥的事,這動搖了國人的財富觀和價值取向。
炫富拉仇恨,已經成為社會和諧發展過程中的不良噪音,雖然并不違反法律,卻破壞了公序良俗。
一些炫富者,還毫不掩飾對窮人的鄙視和不屑,通過語言對窮人進行諷刺、挖苦和譏笑,這樣就易造成不同群體間的疏離和隔閡。
久而久之,社會大眾的內心深處就會萌發和滋生“敵富”“仇富”的心理,將不滿轉化為偏見。
有不平衡感型仇富的,有道德義憤型仇富的,還有個人情緒仇富的。
懸殊的貧富差距,降低了社會公平和奮斗積極性
當年中國農村貧困人口達5500萬人。
甘肅“楊改蘭事件”就是底層貧困的典型悲劇,悲劇既透露警示聲音,又傳達救贖力量。
楊改蘭家經濟情況十分貧困,8口人住著上世紀50年代修建的土坯房,房屋狹小而且異常破敗,事后有記者走進老爺灣社,很少見到像楊家一樣的土坯房,家里實在困難,孩子們連穿的衣服都沒有,冬天炕上不下來,夏天不穿衣服跑來跑去。
走向自殘、自殺,“楊改蘭事件”以悲烈的方式,表達了高度貧困導致的絕望程度。
當今社會,教育已經成為階層躍遷的重要條件。
這說明,不僅是國內,美教育體系,也漸成階層固化工具。
巨大的貧富差距,降低了拼搏奮斗的積極性。
背后的家庭背景,對個人的教育獲得和職業獲得,具有決定性影響。
上什么樣的大學,是否繼續接受研究生教育,是否出國留學背后,都是在拼家庭的經濟實力,拼爹的強大背景和雄厚財力。
就職業獲得而言,拼爹對子代社會地位的影響越來越凸顯。
子女的收入和晉升,與父母的社會經濟地位、城鄉出身等先賦因素密切關聯,底層人群的代際流動機會,越來越渺茫。
拼爹拼的是啥,是錢,是財富是權力。
因為財富的差異,遭受到社會各種不公平。
社會階層分化,呈現出階層的自我復制,只有少數人,才有可能從原來的階層中脫穎而出。
失信、欺騙、舞弊、造假。 群體,開始更加仇視——擁有巨額財富者的肆意妄為、那些花錢破壞社會公平性的富裕階層。
在網民們看來,他們所遭遇的不公平,是由于貧富差距造成的,拼爹時代,寒門再難出貴子!
一些人利用手中的財富和不正當手段,得到社會優待,是身處貧困狀況的窮人階層,所無法企及的。
這,加大了窮人階層的憤怒和不滿。
名校是一條黃金跑道
名校真的有光環,而且教育條件、師資、未來通道,確實比一般學校強很多倍!
名校,意味著給你一條超級黃金跑道,占盡了優勢資源。
學歷也許不能改變命運了,但是在現在階層固化的現實中,你有一個好文憑,至少在未來很多選擇中,不會被用人單位的狗眼看人低欺負了!
在國內,有錢人通過購買學區房,而取得名校的入學機會,以錢擇校、以權擇校,使擇校演變為權力尋租和權錢交易。
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寒門敗落,逆襲翻身,難上加難。
有錢階層,憑借豐富的經濟、文化、社會資本成為“買房擇校”的成功者。
資本量微薄的弱勢貧寒階層,則成為“下一代教育翻身”的失敗者!
輿情刷屏的社會土壤
如今的中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各種社會矛盾凸顯。
貧富差距、城鄉差別、地區差別、階層差別加劇。
官員腐敗問題、三農問題、教育危機、道德失范、社會安全缺失,種種問題疊加。
導致社會暴力事件、社會心理失衡屢見不鮮。
社會信任轉向下的風險感知,一步步加劇。
國企改制、農村土地征用、城市房屋拆遷中出現的社會不公,所引發的群體性事件時有發生。
普通百姓的基本社會福利體系,尚未健全,弱勢人群得不到救助。
這些社會矛盾,短期內難以解決,普通民眾對社會現狀感到困惑、迷茫與無力,暴戾之氣蔓延。
網民們為什么吐槽?
受“暈輪效應”、“刻板印象”影響,山東首富之女花650萬美元上斯坦福事件,被推至輿論風口浪尖。
大V們也清楚訴諸情感與個人信仰,比陳述客觀事實更能影響民意。
英國一句古諺這樣說:迎合公眾,收獲豐腴;教育公眾,死于溝渠。
普通民眾選擇在網上吐槽,形成了吐槽文化,實際上也是一種針對主流輿論的對抗行為。
不可否認,公眾是基于樸素的道德正義、出于民間義憤對此事進行評價的,他們希望得到真相,也渴望逼進真相。
本意上防止個體墮落為沉默的大多數。
如今,民間仇官仇富的情緒普遍存在,以吐槽的戲謔、反諷精神游走網絡。
在此次輿情事件中,性格叛逆張揚的網民,不懼怕權貴、誓將吐槽進行到底。
斯坦福女孩事件民間輿論吐槽的特點
此次,山東首富之女花650萬美元買賣斯坦福洋文憑輿情中,民間的吐槽也很有意思:
一、網民們極盡反諷吐槽,以高級黑的方式表達悲觀情緒。
二、 網友戲仿和惡搞經典流行文本,出現各種戲謔、逗哏、調侃的性質的話語模式。
三、網友們隨意拼貼圖片和文字,用視覺手段,表達未盡隱含之意,把不同語境的內容湊到一起,表意同構。
在網上,各種富裕階層和富家女的炫富視頻被公開流傳。
此次輿情風暴中,網民們的集體輿論討伐狂歡,體現了巴赫金的狂歡理論。
網友廣泛參與,沒有等級,體現平等意識。
炫富拼爹為什么激發恨意?
中國的腐敗官員和土豪爹,喜歡在孩子身上大把撒錢。
豪車別墅應有盡有,不少拼爹的中國孩子,開著凌志、寶馬、奔馳在美國飆車。
國外為什么不仇恨有錢人,因為很多富人大多是白手起家,依賴自己的勤奮、努力和聰明實干,一步步走上富翁之路。
所以他們自己,也不希望孩子成為寄生蟲,人家也不喜歡過于高調,不想貼上暴發戶炫富得瑟的標簽。
有個好爹,可以畢業兩年就混上科級干部,五年弄個副處,可如果沒有好爹,可能到退休,也是個基層公務員。
找一個好工作要拼爹,娶好媳婦要拼爹,得到好生意要拼爹,想當領導也要拼爹,爹成了提拔使用的通行證,成了富二代、官二代行兇作惡的保護傘。
過度迷信權力和金錢的孩子,其心靈常常是貧窮而脆弱可憐的。
他們習慣了向父母和社會索取,習慣于炫耀和跋扈,不懂得謙遜、低調,用金錢來滿足自己的欲望。
中國富裕起來的不少人,是貪污腐敗的官商勾結得來的臟錢,所以大眾討厭這群人,仇富、仇官情緒在民間有市場,也就不奇怪了。
尋求各方階層利益的最大公約數
中國社會資源重聚過程中,精英群體與弱勢群體之間的階層差距,越來越凸顯。
弱勢群體的利益空間,不斷遭受來自精英群體的擠壓或強占,階層秩序沖突頻發。
主流媒體難以發聲說真話,弱勢群體就不得不訴諸網絡輿論,進行利益抗爭。
底層人群和民間,利用輿論這一“弱者的武器”宣示權益訴求、表明道德態度、警示底層困境,客觀上推進了社會民主進程。
雖然有些尖銳,卻不是底層負性情緒的隨意傾倒和宣泄,而是起到了精準針砭時弊、客觀揭示問題的作用。
面對民間的社會貧富差距日益增大,階層對立,仇官、仇富觀念的泛濫問題。
官方不能扮演旁觀者,而應當是社會改良的促進者、參與者、推動者。
官方,應正視社會保障權及其實現方法,尋求各方利益“最大公約數”。
尊重各個社會階層的公共立場、公共利益、公共價值、公共需求。
正視底層利益訴求增加民生福祉
此次輿情事件,民間不是簡單的仇富,而是有錢人確實做錯了,出現了道德失范、舞弊、行賄獲得優勢教育資源,這是民間憤怒的根源。
這世界上就只有兩個階層:窮人和有錢人。
窮人想變成有錢人,有錢人不愿變成窮人。窮人尊重那些通過公平正義原則上獲得財富的人,但是反對那些通過不義之財獲得暴利,又踐踏窮人利益的有錢人。
所有人都需要有尊嚴地生活,官方需要對社會財富進行矯正性分配的社會保障制度,維護公民體面生活的社會保障權。
官方要特別尊重老百姓的發展權、環境權、教育權。
應需要從正確理解、完善制度、設計方法、具體落實等幾大維度,來正視底層利益訴求。
比如老百姓的最低生活保障、社會救濟、醫療保障、失業保險、社會保險、住房救助、災害社會救助。
老百姓的社會保險權、社會福利權,教育福利、醫療衛生福利、住房福利、養老福利等等,都是老百姓特別關心的民生痛點問題。
需要克服偏執一端的思維,有效良藥是引進法治思維,倡導法治方法的介入,形成社會保障行政的規范化思維和方法。
另外就是要把握住民生中的“以人為本”,有針對性地,推進更多涉及民生福祉的改革,讓老百姓有公平的獲得感,讓老百姓能過上幸福生活。
( 南方傳媒書院創始人陳安慶供澎湃—眾聲專稿 )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