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釋新聞|美國最高法院多名法官質疑特朗普關稅合法性,意味著什么?
當地時間11月5日,美國最高法院多名法官在聽證會上對總統特朗普大規模征收關稅政策的合法性提出質疑。此案可能對全球經濟造成深遠影響,也將成為檢驗特朗普權力的重要標志。

2025年11月5日,美國華盛頓特區,參觀者走進最高法院。視覺中國 圖
美國最高法院正在審議特朗普全面關稅政策的合法性并在當天聽取口頭辯論。據新華社報道,在兩個半小時的口頭辯論期間,多名保守派和自由派法官“尖銳”提問代表特朗普政府的律師,質疑特朗普是否可以利用一項50年前的法案所賦予的權力為其關稅政策辯護,認為這是對行政權力的擴張。特朗普對此發帖說,如果政府輸掉這一案件,影響將“極具破壞性”。
與此同時,一些保守派大法官也強調總統在處理對外事務中所固有的權力,暗示最高法院可能在判決上出現明顯分歧。該院目前以6比3的比例由保守派占多數。
如果原告勝訴,特朗普的許多關稅措施可能被推翻,迫使美國政府向已繳納關稅的公司退款,并廢除新近與多國達成的貿易協議。
尚不清楚最高法院將基于何種理由作出裁決和形成多數大法官意見,以及法院會在何時宣布結果。若裁決出現分歧,可能會產生多份不同意見書,從而延遲最終判決的公布。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已表示,如果敗訴,政府計劃動用其他法律手段來維持其關稅政策。

庭審法官素描。新華社 發
兩派法官都質問
今年4月,美國宣布對所有貿易伙伴實施所謂“對等關稅”政策,設立10%的“最低基準關稅”,并針對包括最不發達國家在內的部分貿易伙伴實施更高稅率。在特朗普之前,沒有美國總統依據1977年《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征收關稅。受特朗普關稅政策影響的美國企業和美國12個州先前發起訴訟,質疑該政策的合法性。多家下級法院裁決,特朗普政府援引該法施行全面關稅政策違法。
因特朗普政府上訴,案件進入最高法院審理。11月5日的口頭辯論會持續了超過兩個半小時。保守派背景的首席大法官約翰·羅伯茨對代表政府辯護的美國副司法部長D·約翰·紹爾表示,這些關稅“實際上是對美國人征稅,而這一直是國會的核心權力”。
美國憲法明確規定,稅收與征收進口關稅的權力屬于國會。羅伯茨暗示,法院可以提出“重大問題原則”(major questions doctrine),即行政部門若要采取具有重大經濟與政治意義的行動,必須獲得國會明確授權。
美國最高法院此前曾援引“重大問題原則”推翻拜登政府的一些關鍵政策。羅伯茨5日說,目前的做法允許總統對來自任何國家的任何產品,以任何金額、任何期限征收關稅。“我并不是說這一定不合法,但這顯然涉及重大的權力主張,而其法律依據似乎并不匹配。”他說。
保守派大法官艾米·康尼·巴雷特質疑紹爾關于《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允許總統“調控進口”從而涵蓋關稅權的說法。“你能否指出在法律條文或歷史上,有其他例子將‘調控進口’這一措辭用來賦予征收關稅的權力?”由特朗普提名當選大法官的巴雷特問道。
巴雷特對特朗普的“互惠關稅”政策范圍提出質疑,稱其“幾乎涵蓋所有國家”。“你們的主張是,出于國防與工業基礎受到威脅的理由,所有國家都需要被征收關稅嗎?那么西班牙呢?法國呢?我可以理解對某些國家征稅,但請解釋為何這么多國家都必須納入‘互惠關稅’政策之下。”她說。
自由派大法官凱坦吉·布朗·杰克遜則表示,《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的目的恰恰是為了限制總統權力,而非擴大。“很明顯,國會當時是想約束總統的緊急權力。”杰克遜說。
保守派大法官布雷特·卡瓦諾似乎對特朗普政策表現出潛在同情。卡瓦諾說,上世紀70年代,時任總統尼克松曾依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前身法案,用類似“調控進口”的條文征收全球關稅。“這對你來說是個很好的例子。”卡瓦諾對紹爾說。

2025年4月2日,美國華盛頓特區,特朗普在白宮玫瑰花園舉行的活動中簽署了一項關于進口商品關稅的行政命令。視覺中國 資料圖
關稅是總統的外交事務權力?
根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美國總統有權在國家緊急狀態下采取特定措施,以應對“對美國國家安全、外交政策或經濟構成異常且重大威脅”的情況。特朗普政府辯稱,包括移民、 芬太尼和貿易逆差在內的問題構成國家緊急狀態,因此有理由依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征收關稅。
特朗普政府還認為,《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授予了“監管”外國財產“進口”的權力,這意味著總統可據此征收關稅。挑戰者則反駁稱,“監管”一詞并不包括征收關稅的權力,且該法案本身并未出現“關稅”、“稅收”或“關稅義務”等字眼。
紹爾5日在陳述中表示,此案的爭論點并非憲法規定屬于國會的“征稅權”,而是總統在“對外貿易監管”領域的廣泛裁量權。他辯稱關稅是“規范貿易的手段”,帶來的收入“只是附帶結果”。他還表示,總統在外交事務中擁有權力,“重大問題原則”不應適用于本案。
最高法院歷來在外交事務上給予總統較高的自由裁量權。大法官羅伯茨在質詢代表企業方的律師尼爾·卡特亞爾時提到,特朗普的關稅確實讓他在國際貿易談判中擁有更大籌碼。“當然,關稅是稅收,是國會的核心權力,但它畢竟是對外征收的稅,對吧?而外交事務又是行政部門的核心權力。”羅伯茨對卡特亞爾說。
保守派大法官尼爾·戈薩奇則提問說,紹爾關于總統外交權力的論述可能會削弱憲法中行政與立法權的分權機制。“如果這樣,國會是否就可以干脆把所有調控對外貿易的責任——甚至宣戰權——都交給總統?”戈薩奇問道。
特朗普政府或為關稅另尋他法
最高法院通常在聽證后數月后才公布判決,但政府要求本案加快處理,具體判決時間尚未確定。特朗普政府一直向最高法院施壓,要求維持他所倚重的關稅政策,這些關稅被他視為經濟與外交政策的重要工具。
如果最高法院裁決對特朗普不利,將標志著法院立場出現重大轉變;此前,法院在多起臨時裁決中均允許特朗普推行范圍廣泛的政策,包括打擊非法移民、解雇聯邦機構官員及禁止跨性別軍人服役等。
在對特朗普不利的裁決之下,美國政府將不得不撤銷部分與他國的貿易協議,并可能需要向進口商退還數十億美元的關稅。紹爾在庭上警告,這可能導致“類似大蕭條的經濟崩潰、貿易談判中斷以及外交層面的嚴重尷尬”。
根據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的最新數據,基于《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征收的關稅自2月4日至9月23日共帶來約890億美元收入。

2025年11月5日,美國華盛頓,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在白宮外向媒體發表講話。視覺中國 圖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若最高法院裁決對特朗普不利,政府將改用其他法律依據維持關稅。但分析指出,這會讓關稅政策靈活度大幅下降。
目前,美國政府已依據另一項與國家安全相關的非緊急條款(即第232條)提出或實施了涵蓋美國約三分之一進口商品的關稅。這些措施并不在此次案件范圍內。貝森特也指出,這些手段比《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更為“繁瑣”。
《華盛頓郵報》報道稱,上述裁決結果可能成為特朗普第二個總統任期的關鍵政治時刻。他將關稅視為執政核心,不僅在貿易談判中將其作為籌碼,也在各種大小爭端中頻繁使用。他在社交平臺“真實社交”上稱此案為“國家歷史上最重要的案件之一”,并進一步表示這“簡直關系到我們國家的生死”。“如果總統不能快速靈活地使用關稅權力,我們將毫無防御能力,甚至可能導致國家毀滅。”特朗普此前寫道。
新罕布什爾大學法學教授克里斯汀·阿貝利分析說,如果大法官支持總統,這一裁決將產生深遠影響。“這將真正標志著對總統征稅權理解的一次根本性轉變。”
東北大學法學教授丹尼爾·烏爾曼則認為,大法官們可能還會考慮法律之外的因素。法院在多起臨時案件中連續支持特朗普,這次可能會借機制衡總統,尤其是在還有兩起與總統權力有關的大案即將審理之際。“我認為,超過5位大法官不希望特朗普在所有行政權案件上都如愿。他們確實在意公眾的觀感。”烏爾曼說。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