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串起跨越百年的新聞信仰,上海交大多了一條“韜奮路”
秋陽中,“韜奮路” 三個大字格外亮眼,路牌西側的介紹牌上寫著:“1912年至1919年,(鄒韜奮)先后就讀于交通大學附屬小學、中學及大學電機科。”上海交通大學的這條“韜奮路”,串起跨越百年的新聞信仰。

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門前多了一條“韜奮路”。 本文圖片均為上海交通大學供圖
11月4日14時許,“韜奮路”揭牌儀式在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正門前舉行。作為鄒韜奮先生青年時代求學的重要場所,交大為他日后投身新聞出版事業、確立當一名“永遠立于大眾立場”的新聞記者的人生理想奠定了堅實根基。上海交大介紹,“韜奮路”的設立是學校將精神傳承融入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舉措,未來交大將以這條路為紐帶,讓韜奮精神成為滋養青年成長的不竭動力。
“諸位同胞,我是鄒韜奮……”14時30分許,上海交通大學文博樓一樓報告廳里響起了一個低沉而堅定的男聲,鄒韜奮先生的肖像變成了“數字人”,向現場來賓講述他“執筆為劍、恪守新聞理想”的一生,也為“紀念鄒韜奮誕辰130周年紀念大會”拉開了序幕。

11月4日下午,紀念鄒韜奮誕辰130周年的系列活動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行。
該數字人由交大媒體與傳播學院師生基于鄒韜奮先生真實照片、文字資料和故居展陳,融合AIGC技術生成,并首次從韜奮先生本人的第一視角展開影像自述。引導片《走進鄒韜奮》展現了他創辦《生活》周刊、生活書店,在黑暗年代中以筆為劍、為民族解放事業奔走呼號的崇高風范。
當日,上海交通大學還開展了紀念鄒韜奮誕辰130周年的一系列活動,《韜奮精神的時代回響》新書首發儀式成為一大亮點;韜奮精神紀錄片《追尋信仰之光》精彩片段點映,則首次向觀眾展現了鄒韜奮先生在病榻上寫的《患難余生記》手稿;為大力弘揚韜奮精神,上海交大遴選學員骨干組建“韜奮精神青年宣講團”,讓青年學生成為韜奮精神研究的主角、宣講的主力、學習的主體......
當日,“鄒韜奮卓越傳媒人才成長計劃”(三期)召開總結座談會。“鄒韜奮卓越傳媒人才成長計劃”(簡稱“韜奮計劃”)是上海交通大學面向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面向國家戰略需要,在各界支持下、舉全校之力打造的探索新聞傳播人才培養的新模式。自實施以來,“韜奮計劃”打破專業壁壘,吸引了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錢學森班、人文學院、外語學院、法學院、建筑學、環境科學、獸醫學等文理工醫各領域14個院系的學子,構建了跨學科傳媒人才培養新格局。“韜奮計劃”學員還分赴主流媒體實習,深度參與多項重要報道任務。
活動由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上海市委宣傳部、韜奮基金會與上海交通大學聯合主辦,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宣傳部、媒體與傳播學院共同承辦。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