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當苗山的“火塘夜話”遇上“北京聲音”,楊寧從首都帶回了發展“金鑰匙”
“這次去北京參會,最讓我振奮的是全會提出‘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這可是我們大苗山發展的‘金鑰匙’!”近日,融水苗族自治縣安陲鄉江門村的火塘邊暖意融融。從北京參加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返村的黨的二十大代表、江門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楊寧,來不及卸下行囊,便召集村民圍坐火塘,以“拉家常”的方式傳遞全會精神,拉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理論宣講序幕。
宣講中,楊寧沒有念文件、講套話,而是結合參會見聞,用苗鄉群眾熟悉的家常話分享參會感受,解讀中央對基層的關懷部署。她攥著筆記本強調,江門村能從昔日的貧困村發展到2024年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達21.79萬元,靠的就是黨員帶頭干。“現在政策越來越好,黨員更要當‘排頭兵’,把全會精神變成干事的勁頭,領著大伙把日子過得更紅火。”
為讓抽象理論看得見、摸得著,楊寧指著桌上的油茶炊具打了個比方:“打油茶要控火候、巧添料,我們大苗山的發展也一樣,借政策東風‘添柴加火’!”
圍繞“十五五”規劃建議,楊寧給村民們勾勒出了清晰的發展藍圖,重點是要點燃“三把火”。首先要燒旺產業振興的“增收火”,如今村里已有山泉水廠、臘味加工廠等產業打底,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拓寬賽道,把鄉村旅游這篇文章做活,通過推動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讓更多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增收。
產業要旺,環境更要美,這便是要添足生態宜居的“舒心火”。村里將持續推進12個自然屯的環境整治工作,一步步讓“推窗見綠、出門見景”從愿景變成家家戶戶身邊的常態。
日子過得紅火,更要過得安心,這就需要續滿民生保障的“安心火”。村里計劃用產業發展的收益反哺民生事業,重點聚焦養老、教育、醫療等需求,讓群眾的幸福感更踏實、更長久。

油茶熱氣裊裊,火塘暖意融融。村民們圍坐一旁,聽得專注、議得熱烈,不時為楊寧描繪的發展藍圖點頭稱贊。這場融入“火塘文化”的宣講,沒有生硬的理論灌輸,只有接地氣的家常話、暖心窩的政策解讀,帶著獨有的“鄉土氣”與“人情味”。政策精神在茶湯的溫潤與柴火的暖意中浸潤人心,讓村民們對未來的好日子滿懷期待、充滿干勁。
下一步,江門村將持續以“火塘夜話”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宣講,把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轉化為鄉村振興的具體行動,讓全會精神在大苗山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