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說好的新能源高歌猛進,為什么燃油車又殺來了?
在新能源汽車發展如日中天的中國市場,一個看似“違背趨勢”的行業信號正在變得愈發強烈——燃油車又漲起來了。
這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有著充分的事實依據。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數據,今年9月,國內燃油車銷量達到了100萬輛,同比增長6.4%,并且,這已經是燃油車連續第4個月實現同比增長,尤其受別克等主流合資品牌帶動影響,讓整個燃油車市場都看到了“回潮”的希望。
其實一直以來,市場上的主流觀點都指向“電動化取代燃油”不可逆轉,差的只是時間。但當棋至中局,燃油車銷量重回正軌,便不得不讓人重新思考油電轉型的議題:為什么早已被劃入“舊時代”的燃油車會出現長效反彈?用戶的決策方式難道已經發生某種變化?
作為這輪革命性回潮中的“提速樣本”,昂科威現象背后的底層邏輯,或許隱藏著燃油車市場正在苦苦尋找的突圍方案。
為市場需求“兜底”買燃油車更“踏實”
表面上看,新能源汽車已經對燃油車形成了壓倒性優勢。
來自乘聯會的一則數據統計,今年9月,中國新能源滲透率超過了57%,10月則有望突破60%,存在感明顯強于燃油車。市場端的統一感知是,新能源之于燃油車幾乎是“泰山壓頂”。但事實上,如果代入兩個陣營各自的需求視角會得出完全不同的判斷,新能源勢頭再猛,燃油車仍有其不可替代的現實土壤。
在探討這個話題之前,我們不能忽略中國市場多元、復雜的用車場景,這是前提條件。不可否認,在資源更聚焦、配套更完善的一二線等核心城市,新能源汽車的確很快實現了對用戶心智的一輪強攻,這些市場往往也提供著較高的新能源汽車銷售份額。

然而,汽車市場不可能只服務于大城市的用戶。
在三至六線城市、城郊區域乃至跨省長途場景中,新能源汽車仍然無法徹底解決補能便利性、冬季續航衰減、高速排隊充電等剛需問題,而這部分用戶最看重的,恰恰不是新能源汽車帶來的某種價值流行,相反,他們更需要一種確定的出行保障,并且這種需求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持續存在。
相信不少朋友都聽過“高速看美系,美系看別克”這句話,別克旗下不少產品都被網友封為“高速神車”。就在剛剛過去的10月份,別克旗下昂科威家族銷量超過1.7萬,其中昂科威Plus 1-10月累計銷量同比增長174%,成為高價值燃油車重回主流陣地的代表,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著燃油車的價值正被重新審視。

洞察到這一趨勢的不只有別克,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戰略轉舵”。從跨國車企、到合資企業、再到自主品牌,紛紛以“油電并行”策略來應對轉型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不確定性,燃油車的地位被進一步“提速換擋”,但新能源車照樣不能放。正所謂,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客觀而言,任何革命性的格局重塑都并非一蹴而就,中國市場的全面電動化轉型暫時給不出100%的確定答案。因為至少目前來看,新能源無法涉足的市場,依然少不了燃油車為“需求”兜底,昂科威家族銷量走高已經印證了這一點。它既是需求驅動下的一種必然結果,同時也折射出用戶“百轉千回”的決策心理變化。

如果說過去幾年,用戶還愿意為科技創新支付情緒溢價,但當補貼漸退、使用成本和安全問題逐漸浮現在現實場景中,不少人將目光投向了保值率、耐用品質、安全韌性這些最樸素的需求,而昂科威家族恰好抓住了這股“務實回歸”。不斷強化的駕駛穩定性、可控的能耗成本、成熟的維保體系,讓它有能力承擔一輛家庭主力車的使命和責任。
所以站在宏觀視角看,燃油車算是迎來了一次革命性回潮,站在用戶視角看,則是基于真實生活場景所做出的更理性、更務實的選擇。
放棄吃“老本”燃油車重塑競爭力
中國汽車市場從來不相信眼淚,尤其在日趨白熱化的競爭氛圍下,要想絕地反彈,一定不是只靠風口借力就能行得通的,對于燃油車市場而言,如果依然寄希望于合資時代僅存的市場口碑被動防守,最終只能在這場淘汰賽中被無情舍棄。
因此,從更深層的戰略手法看燃油車這輪回暖,其實具備更高的樣本分析價值。
以昂科威Plus為例,合資車天然品牌價值固然是它的加分項,但從這款產品到昂科威家族乃至整個別克品牌的逆襲,根本上講是在既有優勢之上,完成了一次準備充分、同時兼具策略性的主動進攻。

要想理解這一策略,需要以“以終為始”的邏輯重新梳理。
當新能源進入“算力時代”,燃油車跟新能源車相比短板更加明顯,就是“智能化”的缺失。最初智能配置率先在新能源車型上應用時,也形成了一種“燃油車≠智能化”的市場認知,對于燃油車而言,無異于當頭一棒。
在此背景下,別克果斷確定了“油電同智”的戰略方向,緊接著昂科威Plus等車型落實戰術需要,確保用戶打開配置表時會有感知變化,從高分辨率大屏、到智能駕駛輔助應用進階、再到全面接軌主流水平的語音控制、AI大模型、車機生態等等。
昂科威給人的感覺是,合資車也能在智能化上做到與新能源車別無二致。但是,補齊短板后不代表原來的長板就可以原地踏步,昂科威Plus同步以“多10%”的越級實力又向市場扔出一顆深水炸彈,一句話總結:所有高價值配置全部標配。

同級唯一30英寸一體弧面6K屏、源自GL8的座椅科技、2.0T高功率可變缸渦輪增壓發動機+9AT智能變速箱,以及不惜成本采用的大尺寸全框式副車架和液壓襯套……在同級產品中優勢十分顯著。不僅如此,產品序列的精簡更讓這種優勢得以放大。不同于有些品牌車型動輒十幾個版本、紀念款,昂科威Plus全系只分為:兩驅、四驅和高階的艾維亞三個版本,標配即是滿配。這不僅讓用戶的選擇更加容易,也讓別克能夠更加專注地執行“大單品”策略。
再舉個例子,同級的四驅車型最低售價也要20萬元以上,但昂科威Plus四驅版以17.99萬的“一口價”將價值直接拉滿,對產品本身形成了一次消費端的強勢加碼。
這種沒有任何套路,全國統一定價的銷售策略,在合資品牌中首開先河,不僅讓消費者少砍價、多信任,也降低了交易焦慮。肉眼可見的是,在執行“一口價”一年多以來,別克的價格體系正變得前所未有的清晰,消費信心明顯增強。
這說明,當品牌不再讓用戶在決策環節做算術題,那么燃油車的購買門檻就真正放下了。

寫在最后:
不難看出,昂科威Plus的成功代表了中國市場現階段的一次格局分化,或許過去的燃油車曾在新能源的包圍下痛失主導地位,但并不代表就此成為那個淘汰者,只要需求還在,只要能在需求之上創造超過需求本身的高價值,那么就能重新向市場再次發起進攻。
未來一種更可能出現的場景是,新能源不會停下腳步,但燃油車也不會退出歷史舞臺,市場最終將不再圍繞動力形式爭勝負,而是圍繞用戶體驗分高下,誰能真正解決問題,誰就能成為那個被優先選擇的存在。
(內容轉載自車壹條)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