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童聲唱響新時代 隴上花開映群星——蘭州星光童聲合唱團摘得第二十屆群星獎
11月4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重慶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第二十屆群星獎“大地情深”全國優秀群眾文藝作品展演暨頒獎活動在重慶群星劇場舉行。作為中國群眾文藝領域的最高政府獎,本屆群星獎共有1996個演出單位的5039個作品(團隊)、29.5萬群眾文藝工作者參評,經過初選、復評及終評,最終從全國報送的數千部作品中評選出60個獲獎作品(團隊),音樂、舞蹈、戲劇、曲藝、廣場舞、群眾合唱各10個。

由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報送,甘肅省文化館與蘭州市城關區文化館聯合打造,蘭州星光童聲合唱團演出的《敕勒歌》《唱支山歌給黨聽》兩首作品,憑借精湛的藝術表現力與深刻的文化內涵,成功斬獲第二十屆群星獎,為隴原群眾文藝贏得全國性榮譽,彰顯了甘肅文旅在文藝精品培育領域的扎實成效。
當純凈童聲如清泉漫過舞臺,當無伴奏和聲編織出穿越時空的動人意境,蘭州星光童聲合唱團以獨特的藝術表達,在全國群眾文藝最高獎的舞臺上,綻放出屬于隴原大地的璀璨光芒。他們堅守“無伴奏合唱”的藝術追求,突破傳統表現形式的桎梏,讓童真之聲成為傳遞時代精神的載體,讓經典作品在創新演繹中煥發新生,用少年意氣詮釋著隴原文化的生命力與時代價值。

無伴奏創新演繹:人聲繪就邊塞詩的立體音畫
《敕勒歌》是北朝邊塞詩的經典之作,在吳昊的改編與合唱團的演繹下,完成了一次傳統文學與現代音樂的跨時空對話。合唱團以十聲部人聲交織的精妙編排,用純粹的人聲模擬出風聲嗚咽、馬嘶悠揚的自然聲響,將“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壯闊意境,轉化為可聽可感的立體音畫,讓隴原草原的蒼茫之美跨越地域界限。
低音聲部如大地般厚重沉穩,中音聲部似草原般綿延舒展,高音聲部若天空般遼遠澄澈,疊加的自然聲響復刻出敕勒川的廣袤蒼茫,讓聽眾仿佛身臨其境。這份極具想象力的藝術探索,被專家盛贊為“用現代合唱藝術重述邊塞詩經典”,成為甘肅文化符號走向全國、彰顯地域文化魅力的生動注腳。

紅色經典新解:童聲傳遞信仰的時代溫度
如果說《敕勒歌》是對傳統文脈的音樂重構,《唱支山歌給黨聽》則是合唱團對紅色經典的時代詮釋。他們以童聲特有的純凈質感為底色,循著“山歌—悲愴—頌揚”的三段式情感脈絡層層遞進,讓紅色情懷在童真之聲中煥發新的生命力,實現了經典作品與時代精神的同頻共振。
開篇的“山歌”段落,清澈童聲如山間溪流,流淌著質樸的感恩之心;“悲愴”部分以聲音的張力傳遞歷史追思,詮釋對信仰的堅守;“頌揚”高潮處,磅礴真摯的合唱化作新時代少年對黨的深情告白,用兒童視角完成了對紅色精神的當代解讀,讓革命情懷在代代相傳中永葆活力,也展現了隴原少年的家國情懷與精神風貌。

隴原文藝高光:童聲閃耀全國群星舞臺
群星獎作為全國群眾文藝領域的最高榮譽,旨在表彰扎根群眾、反映時代的優秀群眾文藝作品,致力于讓每一位普通群眾都能成為舞臺主角。蘭州星光童聲合唱團的獲獎,是對其藝術探索與創新精神的最高肯定,更是甘肅群眾文藝發展成果的集中展現,標志著隴原群眾文藝創作水平邁上新臺階。
他們以童真之聲為媒介,以無伴奏合唱為特色,在傳統與現代、經典與創新之間找到精準平衡點,用兒童的視角傳遞厚重文化與深刻情感。這份來自隴原大地的藝術成果,不僅是甘肅群眾文藝的一次高光時刻,更是新時代童聲合唱藝術的有力發聲,彰顯了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在挖掘傳統文化資源、培育文藝精品、推動地域文化傳播方面的扎實舉措與顯著成效。
這些來自隴原的孩子,用最純粹的聲音唱響新時代的樂章,讓“隴上花開”的文藝盛景在全國舞臺熠熠生輝。他們的成功證明,童真之聲既能承載天真爛漫,更能傳遞文化底蘊與時代精神,在全國群眾文藝的星空中,綻放出獨屬于甘肅的璀璨光芒,也為甘肅文化事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鮮活動力。(文/圖 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 孫來軍)
來源: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網站
特別聲明:
1.微游甘肅內容文章旨在宣傳甘肅文化旅游,只用于分享,不做任何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2.由于條件所限,在轉載之前無法與所有權利人聯系授權,可能出現部分原創圖片或文字未署名,請聯系添加。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處理。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