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數十載夢想今朝得圓!上昆全本《牡丹亭》獲文華獎劇目獎
11月4日晚,上海昆劇團全本55出《牡丹亭》榮獲第十八屆文華獎劇目獎。
當晚,全本《牡丹亭》的兩位主演羅晨雪、胡維露表演的劇中【驚夢】片段,作為開場節目為本屆中國藝術節閉幕式拉開大幕。上海市文聯專職副主席、上海市戲劇家協會主席、上海昆劇團團長谷好好作為獲獎代表上臺接受頒獎。

上昆全本《牡丹亭》劇照
谷好好表示,“今晚站在這個承載著中國文化藝術最高榮譽的舞臺上,我的內心充滿了感恩與激動。這份殊榮,不僅屬于上海昆劇團,更屬于滋養我們的這座城市。上海這片文化沃土,以海納百川的胸懷、追求卓越的精神,以及對傳統文化的珍視與尊重,為我們提供了最豐厚的創作土壤,和最為堅定的精神支撐。正是這座城市特有的文化氣質與藝術氛圍,讓我們有勇氣、有底氣、有信心去挑戰全本五十五出《牡丹亭》這座文學與藝術的高峰。
昆曲《牡丹亭》作為第十四屆中國藝術節閉幕式暨第十八屆文華獎頒獎典禮上的開場節目表演
湯顯祖的《牡丹亭》穿越四百余年時光,是中國戲劇文學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將這部文學巨著完整呈現于舞臺,是幾代昆曲人共同的夢想。上海昆劇團建團47年,歷經十余次對《牡丹亭》的打磨與演繹,為此番全本創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2022年,上昆推出全本55出《牡丹亭》,通過上、中、下三臺大戲的體量,實現傳統經典的當代回歸。
導演郭小男秉持“舊中見新、新中有根”的創作理念,帶領全部主創和演員進行了一次“向古典致敬”的深度跋涉。上昆秉持“守正創新”的理念,堅守昆曲藝術的本體精神和美學核心,以當代的審美視角和舞臺語匯,讓這部經典煥發出契合時代脈搏的新生命。
羅晨雪和胡維露在文華獎頒獎儀式上表演《牡丹亭》
自首演以來,全本《牡丹亭》已演出逾60場,足跡遍布世界17個城市及重要藝術節,并入選中宣部、文旅部、中國文聯等重要展演活動。同時也創下上海昆劇團單部作品演出場次與演出收入的歷史新高。
2023年,兩位主演羅晨雪和胡維露憑借該劇分獲第31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和第31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主角獎榜首。

上昆全本《牡丹亭》劇照
此次全本《牡丹亭》獲得我國舞臺藝術領域的政府最高獎項——文華獎,所有參與者都倍感振奮、歡欣鼓舞。
在劇中扮演杜麗娘的羅晨雪說:“非常開心上昆全本《牡丹亭》獲得文華獎。這部作品凝聚了太多心血——從排練到呈現,每一處細節都浸透著整個團隊的堅守與付出。”
扮演柳夢梅的胡維露表示能收獲這份殊榮“與有榮焉”:“自2022年投入排練,我們一路風雨兼程、歷經考驗,既收獲了觀眾們的喜愛,更深切體悟到傳統文化復興的澎湃力量。每場演出的背后,是臺前幕后所有人的凝心聚力,正是這份合力,讓我們始終保持陣容齊整、精氣神飽滿的狀態。”


上昆全本《牡丹亭》劇照
全本《牡丹亭》全部啟用青年演員,但也集齊了上昆國寶級老藝術家擔任藝術指導,岳美緹、蔡正仁、張靜嫻、計鎮華、劉異龍、張銘榮、李小平都傾囊相授。得知獲獎,老藝術家們無不感到欣喜。
岳美緹說:“祝賀上昆全本《牡丹亭》歷經四年多艱辛打磨、篤定前行,終于獲得文華獎。數十載夢想,今朝得圓!《牡丹亭》是昆曲史上最閃亮的坐標,是無數人心中縈繞不去的夢,眾多生旦演員都是從‘游園驚夢’邁出舞臺第一步。而今,上昆一代代青年演員已茁壯成長為觀眾喜愛的杜麗娘與柳夢梅,我心花怒放。”
蔡正仁也由衷感到高興,“這份沉甸甸的榮譽,不僅是對上昆藝術水準的充分肯定,更是對劇團多年來守正創新藝術實踐的高度認可。昆曲藝術源遠流長,離不開一代又一代人的堅守與耕耘。愿上昆以此為契機,繼續潛心創作、精研技藝,排出更多經得起時間檢驗的經典劇目,讓雅韻清音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上昆全本《牡丹亭》劇照
張靜嫻說:“得知上昆全本《牡丹亭》榮獲文華獎,我感慨萬千、熱淚盈眶。這部作品凝聚著上昆幾代人數十年的心血,更見證了新一代年輕人的成長,是我們引以為傲的作品。文華獎對昆曲的肯定與褒獎,是對我們極大的鼓舞。”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