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覓睿科技北交所IPO第三輪問詢:境外客戶實地走訪地點均在境內
據北京證券交易所披露,11月3日,北交所向杭州覓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保薦機構國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就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的申請文件提出第三輪審核問詢,問詢函主要圍繞其收入真實性核查、外協加工核查充分性以及毛利率下滑及業績增長持續性三大核心問題。
公開信息顯示,覓睿科技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專注于智能網絡攝像機及物聯網視頻產品的高新技術企業,主營業務為集硬件、軟件、云服務、AI為一體的智能網絡攝像機及物聯網視頻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
根據北京證券交易所披露的項目動態信息,覓睿科技的IPO申請于2024年12月31日獲北交所受理,2025年1月24日獲首輪審核問詢,6月17日獲第二輪問詢函。

境外客戶實地走訪地點均在境內
收入真實性核查成為此次審核問詢的聚焦問題。北交所針對其客戶走訪、實控人資金流水等多個環節提出明確問詢。
根據覓睿科技的申請文件,報告期內保薦機構及申報會計師共訪談50家客戶,其中對DorelJuvenileGroup,Inc、LIZHONGXIANG( HONGKONG )LIMITED、EverFlourish Global Development、Jetmax Lighting Co.,Limited等境外客戶的實地走訪地點均在境內,理由為訪談所在地與客戶存在母子公司關系;而對上海摩象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走訪地點位于廣東深圳,與其上海注冊地址不符。
對此,北交所要求保薦機構及申報會計師說明對境外客戶的境內母公司進行走訪的原因,包括境內主體名稱、與境外客戶的匹配依據、訪談人員職務及對合作情況的知曉程度,以確認核查工作的充分性。針對上海摩象的走訪地址異常問題,需解釋原因并排查是否存在其他類似情形。
審核問詢函提及,保薦機構、申報會計師共對14家下游跨境電商進行走訪,上述跨境電商報告期內采購覓睿科技產品合計860.83萬臺,銷售覓睿科技產品合計764.08萬臺,實現終端銷售的比例為88.76%。北交所要求其說明跨境電商采購覓睿科技產品的數量和最終銷售情況的數據獲取方式,是否獲得客戶簽字或蓋章,數據來源是否客觀、可靠。
報告期內,覓睿科技實際控制人袁海忠銀行賬戶大額資金流入主要為取得分紅、工資及獎金、銀證轉賬、收到還款、出租房屋收到的租金等;大額資金流出主要為購買房產與裝修、銀證轉賬、償還銀行借款、日常消費支出等事項。
北交所要求補充實際控制人、董監高及關鍵崗位人員的大額資金流水細節,逐筆說明交易對手方關系及款項背景,并明確是否存在體外資金循環情形。同時,結合上述核查對報告期內覓睿科技收入的真實、準確、完整發表明確核查意見。
關聯方信息披露不全
根據問詢函,覓睿科技在首輪與二輪問詢回復中關于原材料運輸成本承擔方的表述存在矛盾。覓睿科技在首輪問詢回復中稱,“從原材料廠商倉庫發往外協廠商倉庫的原材料運輸費用由原材料廠商負責;從公司倉庫發往外協廠商倉庫的原材料運輸費由公司負責”。而二輪問詢回復則表示,“公司向外協供應商直供原材料主要系主控芯片、傳感器芯片等核心物料,外協方自提或者公司安排物流,運輸成本均由外協方承擔;結構件等非核心物料部分由供應商直接發往外協供應商,物流成本由供應商承擔,因而報告期內公司原材料運輸費用支出為0元。”
北交所要求覓睿科技說明關于公司向外協供應商直供原材料時運輸成本的承擔方前后披露不一致的原因,信息披露是否準確,原材料運費的承擔方與合同約定是否一致。
同時,針對第一大外協供應商華宇智迅,其實際控制人之一郁華煒為覓睿科技的前員工,且公司將其比照關聯方披露,但中介機構未核查另一實際控制人郁煥根的資金流水。問詢函要求補充華宇智迅相關主體的資金流水核查細節,并說明未核查郁煥根流水的原因及后續補充核查情況。
根據申請文件及問詢回復,2025年1-6月,覓睿科技的智能網絡攝像機及物聯網視頻產品銷售收入約為2.99億元,同比下降0.38%,對應產品營業成本較去年同期上升6.86%,對應產品毛利率較去年同期下降4.94%。同時,該類產品銷售單價自2023年以來均出現同比下滑。
北交所要求覓睿科技區分成品與模組,從產品結構、銷售金額、銷售數量、單價、成本、毛利率等維度拆解其2025年1-6月數據下滑原因,同時,結合原材料價格變動分析成本上升合理性,并揭示毛利率進一步下滑風險,以及是否存在持續降價來刺激銷售的情形。
此外,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及2025年上半年度,覓睿科技增值服務的毛利率分別為24.22%、62.75%、79.98%和83.26%,整體呈快速提升趨勢,增值服務實現毛利較高,盈利能力強,且隨著增值服務收入規模持續擴大,該部分業務對公司利潤的貢獻逐漸提升。
對此,北交所要求其結合2025年1-6月增值服務終端客戶付費數量、付費終端用戶占比、增值服務期限、收費分布等情況,量化分析增值服務收入較去年同期實現大幅增長的原因及合理性。同時,補充同行業可比公司2025年上半年數據以對比業績變動差異,并最終結合所有因素分析業績增長的可持續性,揭示未來是否出現增收不增利的情形。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