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搶鋰關鍵期到了?鋰電池企業紛紛下注入股業績飄搖的上游伙伴
在鋰電需求增長或將引發新一輪產能缺口的擔憂下,產業鏈上動作頻起。資源企業此前更為主動地向下綁定,如今則是電池企業積極向上延伸。
寧德時代(300750.SZ/03750.HK)、中創新航(03931.HK)兩大鋰電廠商近日分別有所行動。前者出資26.35億元受讓天華新能(300390.SZ)12.95%股權,交易完成后成為該公司第二大股東。后者則擬以9.45億元認購盛新鋰能(002240.SZ)約5.02%股份。
值得關注的是,盡管有市場觀點認為,受動力與儲能市場雙輪驅動下的需求增長影響,新一輪搶鋰大戰蓄勢待發。然而,全產業鏈的業績復蘇仍有待觀察,而在虧損未能徹底緩解和債務壓頂的夾擊下,實力雄厚的頭部企業有機會在此時間點下注布局。
終止赴港IPO,盛新鋰能定增募資
盛新鋰能最新公告披露,公司擬通過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的方式,引入中創新航和華友控股集團作為戰略投資者。
公司本次發行募集資金總額(含發行費用)不超過32億元。中創新航擬認購9.45億元,發行完成后中創新航持有公司的股份比例約為5.02%;華友控股集團擬認購11.275億元,發行完成后華友控股集團持有公司的股份比例約為5.99%。另外,盛新鋰能的控股股東盛屯集團擬認購11.275億元。
盛新鋰能主要業務為鋰礦采選、基礎鋰鹽和金屬鋰產品的生產與銷售。公司2025年半年度報告顯示,盛新鋰能目前在國內四川以及國外的津巴布韋、阿根廷布局鋰資源;在國內四川及國外印尼則布局鋰產品生產基地,包括14.2萬噸鋰鹽項目和3000噸金屬鋰項目,目前已建成鋰鹽產能13.7萬噸/年和金屬鋰產能500噸/年。
從業績來看,盛新鋰能目前并不樂觀。繼去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大幅減少188.51% 至-6.22億元后,公司今年上半年繼續同比大跌349.88%至-8.41億元。今年第三季度略有好轉,單季度營收為14.81億元,同比增加61.0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871.91萬元,同比增加132.30%。
不過,即使有第三季度的助力,盛新鋰能今年前三季度的業績仍不好看。前三季度營收為30.95億元,同比減少11.5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52億元,同比減少62.96%。公司資產減值損失達3.22億元。
盛新鋰能提到,受行業供需格局等因素影響,鋰鹽產品的市場價格在第三季度有所回升,印尼工廠開始銷售出貨,公司第三季度經營業績較去年同期有所增長,且較今年第二季度環比實現扭虧轉盈。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在業績虧損的同時,盛新鋰能資產負債率達50.35%,創下了十年新高。截至今年9月底,盛新鋰能短期借款達45.83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為15.13億元,兩者合計達60.96億元。
盛新鋰能10月31日還公告披露,公司決定終止籌劃發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早在去年8月,盛新鋰能董事會審議通過發行H股相關事項的議案。當時公司表示,推進港股上市推進全球化戰略,拓寬國際融資渠道,提升國際品牌形象和綜合競爭力。
終止赴港IPO,定增成為盛新鋰能當下的另一條緩解資金壓力的路徑。盛新鋰能在最新的公告中也提到,本次募集資金總額扣除發行費用后擬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債務。
盛新鋰能認為,此番戰略性引入中創新航和華友控股集團能為公司提供戰略支撐。
中創新航是盛新鋰能的下游客戶。2025年上半年,中創新航動力電池裝車量21.8GWh,同比增長22.7%,排名全球第四、國內第三;儲能電芯出貨量則實現大幅增長,排名全球第四。
公告稱,中創新航將進一步加大鋰產品采購,在保障中創新航自身原材料需求的同時,助力盛新鋰能擴大銷售規模、提升銷售業績。中創新航成為盛新鋰能的戰略投資者后,將充分發揮并利用自身優勢,積極協助盛新鋰能與行業內的優質企業開展合作,包括但不限于市場、渠道、品牌、技術、資源、投融資等,為盛新鋰能業務拓展提供戰略支撐。
華友控股集團也是鋰電產業鏈龍頭企業,旗下有華友鈷業(603799.SH) 等多家控股公司。盛新鋰能稱,公司與華友控股集團的業務布局有一定互補關系,雙方合作可增強上游資源保障能力與成本控制力。華友控股集團通過參股盛新鋰能可進一步增強鋰資源和鋰鹽產品供應,完善新能源產業版圖;盛新鋰能通過戰略合作,可鎖定下游優質客戶,增加產品消納渠道,保障銷售穩定。
此外,盛新鋰能還提及,華友控股集團已建立廣泛的國際客戶網絡,包括與多家頭部新能源汽車企業的合作,有助于盛新鋰能進一步拓展下游市場,提升產品滲透率。華友控股集團成為盛新鋰能的戰略投資者后,將充分發揮并利用自身優勢,積極協助盛新鋰能與行業內的優質企業開展合作,包括但不限于市場、渠道、品牌、技術、資源、投融資等,為盛新鋰能業務拓展提供戰略支撐。
寧德時代將成為天華新能第二大股東
天華新能方面在10月31日披露,公司實際控制人裴振華、容建芬夫婦與寧德時代簽署了《關于蘇州天華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股份轉讓協議》。裴振華、容建芬夫婦擬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向寧德時代轉讓其合計持有的公司107582325股無限售流通股,占標的公司股份總數的12.95 %。轉讓價格為每股人民幣24.49元,轉讓價款合計為人民幣2634691139元。
實際上,寧德時代此前即為天華新能股東,持股0.59%。本次股份轉讓完成后,寧德時代持有的天華新能股份增至13.54%,成為其第二大股東。天華新能稱,以協議轉讓方式引入戰略投資人,將進一步優化公司股東結構,本次股份轉讓完成后不會導致公司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發生變更。
值得一提的是,天華新能(2023年更名前為“天華超凈”)成立已近30年,2014年登陸深交所創業板。彼時,其從事防靜電超凈技術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上市之后,其通過并購重組收購宇壽醫療100%股權,業務范圍向醫療器械產品領域拓展,生產自毀式、安全式、高壓注射器等新型一次性醫療器械產品。
2018年,該公司決定站上新能源產業風口,通過與寧德時代共同投資宜賓市天宜鋰業科創有限公司(下稱“天宜鋰業”)跨界進軍鋰電正極材料。公司董事長、實控人裴振華此前對媒體表示,盡管已成為行業“小巨頭”,但市場用量規模的天花板卻成為公司的一大憂患,進軍新行業迫在眉睫。今年上半年,公司鋰電材料業務營收占總營收的近88%。
不過,和盛新鋰能類似,天華新能當前的業績也并不好看。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為55.71億元,同比增加2.1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286.56萬元,同比減少96.4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則為-9774.98萬元,同比減少116.20%。
根據公司官網介紹,天華新能鋰電板塊天宜鋰業主要研發、生產、銷售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和儲能領域的電池級氫氧化鋰、電池級碳酸鋰等鋰電材料系列產品。公司建設有三大鋰鹽生產基地,分別位于四川省宜賓市、眉山市以及江西省宜春市,至2026年規劃總產能26萬噸。
天華新能在上游原材料布局方面則仍較為薄弱。目前主要與Pilgangoora、AMG、AVZ、環球鋰業等上游鋰精礦資源生產企業簽訂長期采購包銷協議,形成原材料供應體系。不過,去年12月,天華新能公告,全孫公司宜春盛源以25.10億元競得江西省奉新縣金子峰-宜豐縣左家里礦區陶瓷土(含鋰)礦采礦權。據悉,該礦露采境界內陶瓷土(含鋰)礦礦石量2.06257億噸,不過該礦氧化鋰平均品位僅0.30%。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