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好“恰噶”!南昌方言文創“潮”出圈
從街頭巷尾的生動對白,
到可觸可感的冰箱貼、玩偶,
南昌方言正借助文創產品煥發新生。
當“恰噶”“好作興嫩”等
地道俚語遇上現代設計,
這些帶著溫度的物件
不僅成為本地人寄托鄉愁的載體,
更讓外地游客觸摸到南昌獨有的城市肌理,
讓方言從“口頭文化”變身文旅新潮流。
方言文創出圈
鄉音好物受熱捧
近年來,旅游市場日益火熱,“帶一件文創產品回家”已成為許多游客的旅行儀式感,打造富有特色的文創產品也成為商家競相發力的方向。方言正越來越多地被納入設計視野,形成了多場景、多品類的市場格局,從線下實體店到線上電商平臺,方言文創全面鋪開,受到市民游客的廣泛歡迎,成為城市文化消費中一道亮麗的新風景。
在“南昌禮物”滕王閣旗艦店內,一系列方言主題產品整齊陳列?!啊「痢谀喜捓锸侵负馨舻囊馑?,‘好作興嫩’表示我很喜歡或者欣賞你的意思……”“南昌禮物”滕王閣旗艦店店員張國英正在為游客們解答產品上的南昌話。記者在現場看到,貨架上,白瓷材質的杯子上印著“恰噶”“好作興嫩”等俚語,用紅、黑、綠等醒目顏色突出文字;旁邊的明信片則將方言與生活場景結合,生動又接地氣。

來自武漢的游客李然正拿著一個“洪言昌語”系列杯子仔細端詳,她笑著說:“之前在游玩攻略里看到這個方言杯,便專門過來尋找。南昌話念起來特別有活力,感覺把南昌人的熱情都裝在杯子里了?!?/p>
在“南昌之星”摩天輪旁的一家文創店中,“豚寶南昌話好恰噶系列”冰箱貼成了熱門單品。每款冰箱貼上分別印有“冒尖”“表捉急”“生意跑火”等方言字樣,擺在展示臺上格外吸睛。長沙游客張劍輝帶著孩子挑選,孩子把冰箱貼貼在玻璃上模仿方言發音。“這種文創很有意思,既能給孩子當玩具,又能讓他了解南昌方言?!睆垊x說。

這樣的熱度還一路延續到了網絡。社交平臺上,一款圓滾滾的絨毛玩偶“恰噶鴨”憑借靈動設計與濃郁地域特色迅速走紅,成為游客打卡南昌的必備單品,引發“云求購”熱潮?!扒「柳啞奔喜艘黄鹆x紅色基因、滕王閣人文古韻、萬壽宮歷史風情等多重文化符號于一體,成為游客“帶得走、記得住”的南昌符號。
當南昌方言遇上創意設計,不僅讓鄉音擺脫了“口頭傳承”的局限,有了更持久的生命力,更讓這座英雄城的文化名片增添了煙火氣與親切感。
文創融合城韻
多元符號煥新彩
方言文創的走紅并非偶然,背后是對本土文化的深度挖掘與創新表達?!胺窖允悄喜幕母妹热嵱玫姆绞侥茏屗鼜漠數厝说目陬^禪變成新潮流。”“南昌禮物”品牌運營負責人石磊認為,這種創意融合不僅讓方言有了具象化載體,更打破了傳統文創同質化瓶頸。

對南昌本地人而言,方言文創是鄉愁的物化表達,喚起文化自信;對外地游客來說,它是輕量化“文化鑰匙”,助力旅行體驗從“打卡看景”升級為“文化沉浸”。
在南昌,文創熱正向著更廣闊的城市元素全景融合延伸,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滕王閣等地標,《滕王閣序》等文化符號,以及鮮明的紅色基因,都成為文創產品創作的靈感源泉。

紅色文化是南昌文創的鮮明底色。在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一款“手槍”造型的毛絨玩具受到眾多市民游客的熱捧。來自鄭州的游客王先生拿著手槍造型毛絨玩具說:“這既能給孩子當玩具,又能講南昌起義的故事,這種文創特別有教育意義?!?/p>
歷史地標與文化符號也在文創中煥發新生?!澳喜Y物”推出的“滕寶”玩偶,以Q版造型還原滕王閣飛檐斗拱,成為游客打卡滕王閣的必買單品;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的文創店中,繩金塔剪影的毛絨包掛、印有儺戲臉譜的筆記本深受喜愛;在南昌漢代?;韬顕z址博物館,以?;韬钸z址出土金器為靈感的貴金屬系列,如步步登高馬蹄金、馬蹄金精品擺件等文創產品,銷量持續高漲;南昌傳統美食也融入文創潮流,文創糕點用刻有繩金塔、滕王閣圖案的模具制作,讓游客在景區體驗手工糕點時,既能品嘗美味,又能觸摸城市地標。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