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旺季勢頭強勁,10月車企銷量集體“報喜”
11月初,國內主流車企陸續交出10月交付成績單。在這個傳統銷售旺季,新能源汽車市場呈現強勁勢頭。
從比亞迪單月銷量突破40萬輛并領跑銷量榜單,到零跑、蔚來、小米等新勢力集體站穩月銷4萬輛以上陣營,再到奇瑞、吉利等傳統車企的新能源子品牌加速放量……產品力的持續迭代與升級,正逐步形成強大的驅動效應,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邁入高質量增長新周期。

從10月的交付榜單來看,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造車新勢力的集體爆發。
新老勢力同臺競技“戰績”亮眼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初步預計,10月狹義乘用車零售市場規模可達22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的零售銷量預計達到132萬輛,滲透率有望攀升至新的高點,達到60%左右。
10月,比亞迪銷量達44.17萬輛,環比增長約11%,創下年內銷量新高。其中,王朝和海洋系列仍是比亞迪的銷售主力,當月銷售量為39.5萬輛;方程豹品牌銷售量為3.1萬輛;騰勢品牌銷售量為1萬輛;仰望品牌銷售量為654輛。
吉利汽車10月共計銷售30.71萬輛新車,環比增長12%,同比增幅達35%。目前,吉利汽車已連續8個月實現銷量同環比雙提升,且單月銷量首次突破30萬輛大關,創下歷史新高。
其他傳統車企的10月銷量“戰績”同樣亮眼。奇瑞集團10月共銷售汽車28.11萬輛,同比增長3.3%。其中,新能源汽車共銷售11.03萬輛,同比增長54.7%,單月新能源汽車銷量首次突破11萬輛。
長安汽車10月總計銷售新車27.8萬輛,同比增長11%。其新能源汽車10月銷售量為11.9萬輛,同比增長36%;海外銷量為5.8萬輛,同比增長25%。
從10月交付榜單來看,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造車新勢力的集體爆發。零跑汽車10月全系交付再創新高,達7.03萬輛,同比增長超84%,零跑汽車已連續8個月位列新勢力銷冠寶座;鴻蒙智行宣布,10月全系車型共交付新車6.82萬輛,創單月交付量歷史新高。
小鵬、蔚來和小米邁入“4萬輛俱樂部”。10月,小鵬汽車交付新車4.2萬輛,單月交付量創下歷史新高,并連續2個月交付量超過4萬輛;蔚來汽車10月交付新車4.04萬輛,同比增長92.6%,連續三個月突破交付量新高,其中,蔚來品牌交付新車1.71萬輛、樂道品牌交付新車1.73萬輛、firefly螢火蟲品牌交付新車5912輛;小米汽車10月交付量超過4萬輛,與上月公布的數據持平。
企業打出“新品+補貼”組合拳
車企交付量的爆發式增長,離不開其在產品力與創新力賽道上的持續發力。企業憑借持續推出新品這一策略,試圖在市場份額的激烈“爭奪戰”中搶占先機。
10月下旬與11月上旬,車市迎來“上新潮”。新款極氪7X于10月28日上市;嵐圖汽車宣布,旗下首款大六座SUV將于11月登陸市場,該產品聚焦50萬元級高端SUV市場;2026款比亞迪夏將于11月4日上市,新車搭配天神之眼B輔助駕駛。
除了發布新品這一舉措外,各家車企還通過實施補貼方案,為自身的市場表現提供有力“托底”。
近期,多家車企紛紛“自掏腰包”,推出購置稅補貼方案,為在今年鎖單的消費者承擔購置稅相關費用。這一動作背后有著重要政策背景: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稅務總局聯合發布《關于2026—2027年減免車輛購置稅新能源汽車產品技術要求的公告》,對未來兩年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減免政策的具體要求作出明確規定。從2026年起,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政策將由“免征”調整為“減半征收”,同時最高減征額度也會從2025年的3萬元降至1.5萬元。
長安、極氪、小米、理想、蔚來等相繼推出購置稅兜底方案,通過發放購置稅差額補貼券、提供購車尾款現金減免等多種形式,為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鎖單的用戶彌補因購置稅政策退坡所產生的費用差額。
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付一夫向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在當前的政策環境下,多家車企推出購置稅補貼方案本質上是通過讓利的方式來對沖政策變化所引發的價格波動。從短期來看,這一舉措有助于穩定市場訂單,防止因政策調整而出現銷量大幅下滑的情況。(記者 雷珂馨 文/圖)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