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黃金交易稅收新規落地,國內金飾克價大幅上調!對個人購金有何影響?
黃金交易稅收新規落地。
11月1日,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關于黃金有關稅收政策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明確自2025年11月1日起至2027年12月31日,對在上海黃金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交易的標準黃金實施一系列增值稅政策調整。
本次稅收新政將如何影響個人金飾買賣與金價走勢?
中信建投研報指出,《公告》將產生三方面影響:對于非投資類的黃金飾品企業,因進項稅抵扣減少(由13%降至6%),對于成本端或有所提升;對于投資金銷售的企業,會員單位銷售金幣具備優勢;對于終端消費者而言,購買黃金飾品價格預計將提升,具體提升幅度要看黃金飾品企業的成本轉移幅度,向上海黃金交易所會員單位購買金條不受影響。
華泰期貨認為,短期來看,新規可能推高金價進而壓制實物需求;長期則有助于黃金投資市場規范化,增強其金融屬性,提升在資產配置中的地位。在全球金融波動背景下,中長期黃金需求預計不會受稅制壓制。此外,持有成本上升或促使居民財富更多流向實體經濟或資本市場,進一步助力經濟復蘇。
區分投資用途和非投資用途
《公告》顯示,會員單位或客戶通過上海黃金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交易標準黃金時,賣出方銷售標準黃金可享受免征增值稅優惠。在實物交割環節,按“未發生實物交割出庫”和“發生實物交割出庫”進行區分:未發生實物交割出庫的,交易所免征增值稅;發生實物交割出庫的,區別標準黃金的投資性用途和非投資性用途,分別按規定適用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以及免征增值稅、買入方按照6%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政策。
一德期貨貴金屬分析師張晨對澎湃新聞記者分析說,新規定是指上海黃金交易所(銀行+精煉企業+大型金店+批發企業)和上海期貨交易所會員單位(期貨公司等部分金融機構)購買且交割出庫時,開始區分投資用途和非投資用途。
具體來看,張晨指出,投資用途方面,仍和原來一樣即征即退,稅率沒有變動;但是不允許再向下游開具專票用以抵稅,只能開具普票,增值稅的抵扣鏈條在會員的銷售環節中斷。其銷售對象對應兩個方面:一是個人客戶,一直以來對個人客戶都是開具普票,無需也無法用專票抵扣,因而個人客戶從會員單位直接購買黃金的成本不會上升;第二類為企業客戶,原先能夠收到可以抵扣13%的專票,現在只能開具普票,成本上升13%。
“而非投資用途方面,與個人購買相關的主要是金飾,因為會員單位原本能取得13%的即征即退,但是新政為免征增值稅,因而只能取得6%的抵扣率,相當于稅務成本增加7%,預計將會直接轉移給下游,即消費者。此外,還存在一種豁免情況,即人行批準的生產法定金幣的會員單位不在上述變化之列。” 張晨表示,個人參與場內黃金交易,如上金所現貨和上期所期貨,購買黃金ETF不受影響;直接通過交易所會員購買金條、官方金幣價格大體不變;但金飾價格應會有一定上浮。
不少市場觀點預計,相關企業將通過漲價傳導至終端消費者。
花旗發布中國消費行業報告表示,黃金稅收新規似乎將珠寶商采購黃金的增值稅抵扣率由13%降至6%,在最極端情況下,黃金采購成本可能上升7%。在此情況下,整個行業很可能會提高價格以轉嫁成本壓力,競爭格局可能對龍頭企業有利。
從實際情況來看,國內品牌金飾價格周一大幅上調。老廟黃金足金飾品報價1256元/克,較前一日1193元/克大幅上調63元/克;周生生黃金足金飾品報價1255元/克,較前一日1193元/克上調62元/克;周大福、六福珠寶、金至尊報價1259元/克,較前一日1193元/克上調61元/克。

11月3日,黃金零售相關股票大幅下跌。潮宏基(002345.SZ)股價開盤后不久便直奔跌停,收盤報12.2元,跌9.90%;周大生(002867.SZ)跌4.26%,老鳳祥(600612.SH)跌3.36%。港股方面,周大福(01929.HK)、老鋪黃金(06181.HK)、六福集團(00590.HK)、周生生(00116.HK)分別下跌8.67%、7.16%、6.91%、6.10%。
購金方式或將生變
不少市場觀點認為,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購金方式或將由于新規施行而產生變化。
廣東南方黃金市場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宋蔣圳指出,新制度將加強交易所的作用和上海基準價格的地位,“從根本上改變人們在中國采購黃金的方式”。
“新政下,可能引起黃金場外交易向交易所場內交易轉移,珠寶首飾需求向投資金條需求轉移的現象。” 南華期貨貴金屬新能源研究組負責人夏瑩瑩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
夏瑩瑩說,通過非交易所通道采購黃金的珠寶首飾企業,因上游增值稅免征取消,其采購成本將直接增加13%,并轉移給下游消費者。這可能助推屬于交易所會員及客戶性質的珠寶首飾企業,相較于非交易所會員及客戶的相對稅收政策優勢凸顯。然而,由于通過向交易所會員采購的投資金條仍享受增值稅13%抵扣政策,其銷售價格仍接近盤面價格,因此珠寶需求可能向投資類交易所會員單位的投資金條需求轉移。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首席專家、主任曾剛指出,普通消費者的決策邏輯可能會發生變化:“購買投資型金條時,普通消費者會更關注是否通過交易所渠道交易,通過交易所渠道購買的標準金條享受免稅優惠,成本優勢突出,這將推動投資者向場內標準化產品傾斜。而購買金飾等消費型黃金時,則需權衡渠道、品牌與價格的綜合因素。”
同時,普通投資者購買紙黃金、黃金ETF等賬戶黃金產品,曾剛表示,上述產品本身屬于金融投資范疇,稅收政策相對穩定,但場內黃金產品的成本優勢可能分流部分資金。
如何影響金價?
周一亞市早盤,金價應聲下跌,現貨黃金一度下跌0.6%至3970美元/盎司后出現反彈。截至發稿,倫敦現貨黃金價格報4003.45美元/盎司,漲0.02%。

BullionVault研究主管Adrian Ash表示,雖然中國黃金需求在今年創紀錄的牛市中作用有限,但這一全球最大黃金消費國的稅收變化將打擊全球市場情緒。
國信期貨首席分析師顧馮達稱,短期來看金價可能呈現結構性分化,但長期不改變由全球宏觀基本面主導的核心趨勢。投資性金條因稅收鏈條調整,零售價可能因成本傳導而溫和上升;而首飾等消費端黃金價格則會因稅負明確下降而更顯穩定。
在顧馮達看來,一個更為透明、規范的中國黃金市場,不僅能更好地反映真實供需,更能提升其在全球定價體系中的影響力,使黃金價格發現機制更為成熟和有效。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