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暑期檔“助攻”影視股三季度業績,中國電影、上海電影“押寶”成功

日前,A股影視院線板塊公司三季報均已披露完畢。記者梳理了板塊內10家影視院線公司的業績,主要覆蓋電影產業鏈中的制作及發行、院線公司。整體來看,影視院線板塊公司業績分化明顯。
從前三季度來看,光線傳媒(300251.SZ)凈利潤23.36億元,同比增超4倍,持續受益于影片《哪吒之魔童鬧海》。院線龍頭橫店影視(603103.SH)凈利潤同比增超10倍,萬達電影(002739.SZ)凈利潤增超3倍,主要受益于報告期內影院業務收入。此外,光線傳媒的凈利潤大幅領先其余9家公司。
單就第三季度而言,在公司主出品電影《南京照相館》的助力下,中國電影(600977.SH)凈利潤同比增超14倍。受益于影片《浪浪山小妖怪》,上海電影(601595.SH)凈利潤翻倍。據Wind數據,中國電影第三季度1463.17%的凈利潤增速,為公司自上市以來單季歷史最高。

與上述幾家公司形成鮮明對比,博納影業(001330.SZ)前三季度凈虧損擴大2倍至超11億元、北京文化(000802.SZ)虧損擴大6倍至3億元、華誼兄弟(300027.SZ)虧損超1億元。此外,華誼兄弟前三季度營收下滑超四成,公司解釋稱,主要是報告期內影視娛樂業務收入減少所致。
從行業整體情況來看,前三季度全國電影總票房同比增超兩成,國產影片表現亮眼。中國電影在三季報中披露的數據顯示,2025年前三季度,全國電影總票房419.52億元,同比增長21.12%,觀影總人次9.85億。其中,國產影片票房373.59億元,占全國總票房的89.21%;進口影片票房45.2億元,占全國總票房的10.79%。
中金公司近期發布研報指出,電影公司業績整體符合預期。大盤票房實現正增長,個股因主投影片表現分化。中短期內市場或仍聚焦重點檔期的單片彈性,若頭部影片帶動觀影需求回暖,行業信心有望提振。長期來看,中金公司認為電影產業亦面臨改革升級機遇。
“押寶”成功:中國電影三季度凈利增14倍,上海電影凈利翻倍
具體來看,票房回暖帶動多家院線公司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大增。
其中,橫店影視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超10倍,三季報解釋稱主要系電影放映及相關衍生業務利潤增加所致。而從更能體現公司主營業務盈利能力的扣非凈利潤來看,橫店影視第三季度扣非歸母凈利潤仍虧損1394.39萬元。
萬達電影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超3倍,財報解釋稱,主要系影院業務收入及利潤同比增加。暑期檔市場回暖帶動主業增長,報告期內,公司國內直營影院實現票房18.8億元(含服務費),觀影人次 4504.8萬,7月至9月累計市場份額14.8%,較上半年穩步提升。公司投資出品的《南京照相館》《長安的荔枝》《聊齋:蘭若寺》《有朵云像你》等電影于第三季度上映,整體票房表現較好,其中《南京照相館》實現票房30.2億元,斬獲暑期檔票房冠軍;《長安的荔枝》實現票房6.9億元。
此外,院線公司金逸影視(002905.SZ)前三季度凈利潤翻倍,幸福藍海(300528.SZ)大幅減虧。
而以電影制作及發行見長的公司中,前三季度業績呈現“冰火兩重天”的局面。
受益于《哪吒之魔童鬧海》和《浪浪山小妖怪》,光線傳媒和上海電影業績表現亮眼。全產業鏈龍頭中國電影第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超14倍,主要受益于《南京照相館》,該影片為2025年暑期檔票房冠軍,票房超30億元。
據三季報,2025年前三季度,中國電影主導或參與出品并投放市場的電影共30部,累計實現票房122.51億元,占同期全國國產影片票房總額的32.79%。國產票房前十的影片中,公司出品電影占據五位。公司主出品電影《南京照相館》票房超過30億元,成為2025年暑期檔票房冠軍。2025國慶檔,公司主出品電影《志愿軍:浴血和平》奪得檔期票房冠軍。
光線傳媒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超4倍,第三季度凈利潤增近10倍。據Wind數據,光線傳媒前三季度營收和凈利潤均創歷史新高,且150.81%的營收增速為上市以來同期最高,406.78%的凈利潤增速為自2022年以來同期新高。
光線傳媒在財報中表示,報告期內,公司電影及衍生業務的營收和利潤均實現大幅增長。公司參與投資、發行并計入前三季度票房的影片包括《哪吒之魔童鬧海》《獨一無二》《花漾少女殺人事件》《東極島》《非人哉:限時玩家》,2024年上映并有部分票房結轉到報告期的影片包括《小倩》,截至報告期末總票房約為159.03億元。
上海電影第三季度營收和凈利潤均翻倍,公司在財報中表示,主要是報告期內《浪浪山小妖怪》內容與產投聯動發展帶來的收入及利潤增長。截至目前,該影片的累計票房已超17億元,為中國影史二維動畫電影票房冠軍。
而前三季度凈利潤仍虧損的公司包含博納影業、幸福藍海、北京文化、華誼兄弟,分別虧損11.10億元、411.81萬元、3.05億元、1.14億元。上述四家公司第三季度凈利潤同樣虧損。

拓展多元化業務發展,影視公司加碼IP衍生及短劇業務
記者梳理三季報發現,不少影視院線公司在業務多元化方面不斷拓展,IP衍生業務以及短劇市場布局等成為發力重點。
光線傳媒表示,在擇時、擇機布局IP運營業務相關公司的同時,公司也高度關注微短劇市場發展趨勢,目前正在結合自身資源優勢積極探索該領域并已籌劃投資組建相關公司。此前公司在互動平臺上表示,IP運營業務正在成為公司業績的新亮點和持續增長點。
橫店影視稱,報告期內,公司自營飲品“橫店味道”結合熱映影片推出一系列夏季新品,外賣等線上銷售渠道已形成規模化。IP衍生品業務結合“玩具夢工廠”集合店與影院渠道優勢,擴充合作品牌與商品類型,產品覆蓋幼兒至成人全區段。另外,全資子公司橫店影視制作有限公司在原有電視劇、網絡劇、網絡電影制作、宣發等業務基礎上,以短劇發展為新的增長點。截至報告期末,已設立“大橫小豎”短劇品牌,多部短劇已在紅果、番茄、愛奇藝等平臺播出,同時積極引進海外短劇項目來橫店合作拍攝,目前已與相關海外公司簽約合作。
萬達電影表示,長期可持續的IP聯動帶來的衍生品銷售、場景化消費等非票收入,對優化公司盈利結構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其中,暑期檔期間,公司開展“超級娛樂動漫市集”等主題營銷活動,通過整合IP、場景與人群,有效提升影院坪效和會員黏性,同時配合《光與夜之戀》《蘭若寺》《浪浪山小妖怪》、“呆萌町”等IP及52TOYS系列產品,為年輕客群提供了 “觀影+興趣社交+IP消費”的復合型體驗,也為公司帶來非票收入與票房轉化的雙向增量。
華誼兄弟稱,短劇方面,公司正式創建短劇廠牌“華誼兄弟火劇”。目前公司也同步開展AI影視作品的開發與制作,未來將有更多優秀作品發布。
需要指出的是,截至目前,2025年春節檔、五一檔、暑期檔、國慶檔等重要檔期均已落幕,全年電影大檔期僅剩賀歲檔。
展望未來,萬達電影在三季報中稱,截至報告披露日(10月30日),2025年全國總票房約445億元,超過2024年全年票房。后續隨著更多優質國內外影片的上映,中國電影市場有望延續良好態勢。長遠來看,電影產業正從單一的票房經濟向多元消費生態轉型。橫店影視在三季報中援引拓普數據稱,2025年第三季度全國電影市場總體平穩,延續較強的供需關系,全年票房提前鎖定“同比增長”基調。
中金公司在研報中指出,展望后續,行業已定檔重點影片包括:《狂野時代》《瘋狂動物城2》《阿凡達3》《用武之地》等。儲備影片包括:《蠻荒禁地》《抓特務》《飛馳人生3》等。中金公司認為,2025年第四季度進口片上線時間偏晚,或對年內大盤票房形成一定支撐,建議關注國產商業片定檔節奏。
據大智慧VIP,截至11月3日收盤,萬達電影報11.19元/股,漲1.36%;光線傳媒報17.45元/股,漲3.56%;中國電影報15.04元/股,漲4.01%;橫店影視報16.27元/股,漲2.46%;上海電影報29.75元/股,跌1.00%;博納影業報6.82元/股,跌0.15%。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