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馬上測|離大譜!多地辦電話卡需工作證明、無犯罪證明、銀行流水
“想在南昌辦張電話卡,營業廳說要無犯罪記錄證明,這合理嗎?”近日,有消費者反映稱在線下辦理電話卡時,被電信營業網點要求提供額外證明材料,有的還需預存千元不等的話費。
記者實測移動、聯通和電信在多個城市的線下營業廳辦卡業務發現,他們的審核標準差異顯著——有些城市的營業廳僅要求本人帶身份證出席即可辦卡,有些則要求提供“無犯罪證明”“工作證明”或“銀行流水”中的一項,更有甚者,要求預存500至1000元話費、審核本人房產證或營業執照。
為何辦張卡要求這么多?多個營業廳的工作人員解釋稱,是應反詐工作要求,但具體依據的是哪一條規定,對方卻說不清楚。
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劉興亮告訴澎湃新聞,運營商要求身份證實名、本人辦理、實人認證等,這些在工信部已有規范,但要求“無犯罪證明”“房產證/居住證”“預存款 500-1000 元”等,目前暫無全國統一法規明確授權運營商必須在異地辦卡時這樣要求。若運營商把上述額外條件作為必須條件,且無地方規范依據,則其合法性存疑。

我們實測多家運營商辦卡業務發現,不少地區營業廳要求出示額外證明材料。
異地辦卡門檻差異大,江西多地“加碼”
記者以“外地身份證辦理新電話卡”為由,對江西、福建、甘肅、黑龍江等地10家營業廳進行電話實測,發現各地審核標準差異顯著,其中江西多地辦卡門檻明顯“加碼”。
江西景德鎮的中國移動線下營業廳工作人員表示,外地身份證線下辦卡,需提供工作證明、營業執照、房產證中的任意一種,或房屋租賃合同,且需預存500元。若材料不全,可聯系片區經理上門辦理,此時材料要求放寬,僅需確認在本地居住或創業即可。
該工作人員稱,此舉是為抬高辦卡門檻、防范電信網絡詐騙,避免流動人員辦卡后異地作案,且該要求并非景德鎮獨有,江西其他城市異地辦卡同樣嚴格,聯通、電信也執行相同標準,均依據相關規定落實。
而景德鎮另一家中國電信線下營業廳工作人員則表示,外地身份證辦卡只需本人攜帶身份證到場,無需工作證明、無犯罪證明等額外材料,但無論選擇何種套餐,均需預存500元,當地聯通、移動對外地身份證辦卡也有類似預存要求。
江西九江市聯通線下營業廳工作人員在詢問記者身份證屬地后明確,因防控電信詐騙,外地身份證辦卡需提供工作證明、營業執照或居住證明中的任意一種,若計劃開店可提供營業執照,無其他額外材料;同時辦卡需預存話費,金額依套餐而定,最低100元,證明材料與預存話費均為強制性要求。當記者表示“營業執照、工作證明、居住證明均未辦理”時,工作人員回應“線下營業廳可能無法辦理”,并確認“線上App辦卡無需額外證明材料,可直接下單,與線下要求不同”。
相比之下,福建、甘肅、黑龍江等地異地辦卡門檻相對寬松。福建泉州中國移動工作人員稱,外地與本地身份證辦卡無區別,僅需本人帶身份證,按套餐充費即可,無需任何額外證明;甘肅蘭州中國聯通僅需“口頭確認不打營銷電話,核查名下卡數量不超標”,無預存要求;黑龍江哈爾濱中國電信則需固定預存100元,僅需本人身份證,工作人員提及“此前有附加審核要求,現在已取消”。
此外,我們了解到,即便是本地戶籍,在江西部分地方電信營業廳辦理電話卡,也需要提供工作證明、社保證明、無犯罪記錄證明、銀行流水等其中之一,只是預存的電話費沒有那么高。

有消費者在相關平臺投訴稱,此前異地辦卡時遇到過類似情況。
多位工作人員稱嚴審為“反詐”,但政策依據模糊
為何辦卡要求差異大?多個營業廳工作人員均以 “落實反詐工作” 為由解釋。記者進一步詢問了多個城市的運營商客服。
記者分別撥打了江西南昌三家運營商客服電話。中國電信客服明確表示,“應反詐工作要求,用戶入網(辦卡)需提供無犯罪記錄證明、工作證明或銀行流水三選一,具體以營業廳為準”。記者詢問具體依據的是哪一條規定,對方稱,“暫時沒看到詳細的一個文件的情況。”不過,南昌市一家線下聯通營業廳工作人員又稱,只需要本人帶身份證就可以直接辦理新號碼。
江西南昌中國聯通客服則表示,他們未查詢到具體規定,會記錄反饋后回復;江西南昌移動客服稱,外地人辦卡只需要身份證,無需其他證明。
記者注意到,運營商客服和線下營業廳的具體要求也可能不一致。比如前述南昌電信客服要求辦卡需要提供相關證明,但記者隨機撥打多家南昌市內的中國電信營業廳電話,工作人員卻表示即使是外地人辦卡,也只需要身份證,無需其他材料。
前述規定是否合理?針對多地要求的“無犯罪記錄證明”,記者查閱《關于改進和規范公安派出所出具證明工作的意見》發現,該證明僅適用于 “升學、服現役、就業” 等法定情形,異地辦理電話卡并不在此列。
此外,多數運營商客服或營業廳工作人員無法提供對應的政策文件。南昌電信客服在被追問 “反詐要求是否有具體文件”時表示,“暫時未看到詳細文件,可登記反饋后由工作人員核實”;景德鎮移動客服雖提及“這是工信部的規定”,但始終無法提供具體條款,消費者自行查詢后也未找到相關規定。
在“黑貓投訴”平臺,記者注意到也有消費者有類似遭遇。
有網友于2024年11月投訴中國聯通稱,其申請電話卡后,聯通來電說收貨地址是外省的需要提供暫住證或者房產證或學生證才行。“這個卡之前辦理怎么沒有這些要求呢?我辦個卡還得再買個房子唄,誰沒事去辦暫住證啊。”該網友吐槽道。
針對前述情況,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劉興亮告訴澎湃新聞,運營商要求身份證實名、本人辦理、實人認證等,這些在工信部已有規范,但要求“無犯罪證明”“房產證/居住證”“預存款 500-1000 元”等,目前暫無全國統一法規明確授權運營商必須在異地辦卡時這樣要求。若運營商把上述額外條件作為必須條件,且無地方規范依據,則其合法性存疑。
“用戶在異地辦卡可能被要求較多的證明材料、時間成本高、待遇可能因地域異同而不公平、申訴困難。”劉興亮說,監管部門應出臺“異地辦卡基本標準”,另一方面,運營商應分風險等級審查,對普通用戶流程簡化,禁止無理加收預存款或設置不合理門檻,提升線上辦理能力。
此外,他建議先設“全國統一的基本材料+地方可附加項但需說明”的模式——通過線上快速渠道為普通用戶辦理,線下或復雜情況用于高風險用戶,建立風險識別機制,對低風險用戶減少門檻,對高風險用戶加強審查,提高用戶知情權,明確材料、流程和申訴渠道。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