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好地方”正當5】5段音軌,揚州聲聲曼

城市的聲音藏著時光的厚度、科技的銳度,也裹著生活的溫度。
風聲、鳥語、評話、戲曲、市井喧囂、機械奏鳴……每一種聲音,都是這座城市獨特的韻律。
今天,讓我們一起傾聽揚州——

聽,數據中心服務器的運行低吟

恒溫機房里,數以萬計的服務器發出低沉的嗡鳴,這聲音是數字時代的背景心律,穩定而不知疲倦,匯成城市隱形的科技基底。
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產業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領域,近年來,揚州大力聚焦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以數據賦能助推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聽,古籍修復師的翻頁聲

工作臺上,歷經數百年風霜的典籍翻頁聲沙沙作響,紙張脆弱如蝶翼。每一次輕響,都是一次與古人跨越時空的對話,一次對文明脈搏的溫柔觸摸。
揚州尊重傳統,但不拘泥于傳統;擁抱現代,卻不忘文化根基。截至目前,揚州擁有揚州剪紙、雕版印刷技藝、古琴藝術(廣陵琴派)、富春茶點制作技藝4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
聽,三灣公園清晨的鳥鳴協奏曲

天微亮時,鳥鳴便撞碎了晨霧,先是幾聲清脆的領唱,接著是群鳥和鳴。
近年來,揚州陸續實施生態安全緩沖區、“生態島”試驗區、“山水工程”等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不斷筑牢綠色安全屏障。以鳥類為例,揚州境內觀測記錄的鳥類物種已從十年前的150余種躍升至320多種,素有“鳥中國寶”之稱的白鶴、東方白鸛等珍稀鳥類也紛至沓來,成為這座城市生態環境持續優化的生動注腳。
聽,無人車間的工業機械臂碰撞嗡鳴

機械臂精準起落,金屬關節轉動的“咔嗒”聲利落干脆,搭配著電機運轉的低頻嗡鳴,像一支嚴謹的工業交響曲。
揚州錨定“產業科創名城”建設目標,持續壯大以新材料、高端裝備為核心的“613”現代產業體系。一批科技密度高、附加值優、競爭力強的創新產品驚艷亮相,成為城市高質量發展的“硬核支撐”。
聽,老街仁豐里的市井交響詩

走進仁豐里,腳步聲、叫賣聲、閑談聲交織成網,時不時有昆曲清音穿透雕花門扉,檐角風鈴與曲笛聲纏繞成時光的結繩記事。
這條以魚骨為脈絡的巷陌,將千年時光切割成細碎的光影。近年來,揚州以“微更新”為突破口,以“原住民、原風貌、原功能”的保護模式和“政府—居民—市場”三方共治的創新實踐,為全國歷史文化街區更新提供了“揚州經驗”。
科技的沉靜、匠心的溫柔、自然的鮮活、工業的鏗鏘、市井的溫熱,共同織就了揚州的聲音肌理,讓每一個角落都藏著可聽、可感的生命力。
你,是否聽懂了揚州?
出品|揚州發布編輯部
攝影|司新利
文案|陳音知
音頻|徐岱昕、許天宇
海報|沈丹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