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享道出行沖刺港交所,網約車賽道還能給市場多少新故事?
說起網約車,所有人都已經非常熟悉,大家生活中都已經將網約車作為了一種生活基礎設施來看待,就在最近享道出行沖刺港交所上市的消息傳來,網約車賽道還能給資本市場帶來多少新故事嗎?

一、享道出行沖刺港交所
據紅星新聞的報道,日前,享道出行正式向香港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中金公司與國泰君安國際為聯席保薦人。據了解,享道出行是全國首批獲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資格的九家聯合體之一,其取得了上海首批無駕駛人智能網聯汽車示范運營牌照。公司計劃到2027年實現享道Robotaxi在國內多個城市的規模化商業運營。
享道出行由上海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汽總公司”)發起成立,引入了Momenta、高德、寧德時代等投資者,覆蓋整車制造、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地圖、動力電池等關鍵產業鏈。上市之前,上汽總公司通過直接與間接持股,共控制享道出行75.37%的股權。
享道出行提供網約車服務、車輛租賃服務、車輛銷售及Robotaxi服務,打造覆蓋個人出行、企業出行以及未來出行中多元場景需求的一站式出行服務平臺。
招股書顯示,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2024年,享道出行以交易總額(GTV)計,在國內網約車平臺中排名第五,在長三角地區排名第四。截至2025年6月30日,享道出行的網約車服務已覆蓋全國85個城市。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享道出行的訂單量分別為1.47億單、1.7億單、2.2億單、1.036億單;其中來自聚合平臺的訂單分別為1.35億單、1.59億單、2.17億單、1.02億單。

二、網約車賽道還能給市場多少新故事?
網約車行業經歷了從萌芽到蓬勃發展的過程,如今已進入競爭白熱化的階段。然而,享道出行卻毅然決然地踏上了沖刺港交所的道路,那么,享道出行究竟有何獨特之處,它又能給市場帶來多少新的故事呢?
首先,當前的網約車市場競爭的確已經白熱化了。自2010年網約車模式在中國興起以來,經過十余年的激烈角逐,市場格局早已從“百花齊放”演變為“寡頭壟斷”。滴滴出行憑借先發優勢和資本加持,長期占據行業主導地位;而美團打車、高德打車等平臺則通過聚合模式、區域深耕或車企背景持續搶奪市場份額。在這樣一個高度內卷、用戶增長放緩、司機收入承壓、平臺補貼難以為繼的存量競爭時代,任何一家新玩家想要突圍都顯得異常艱難。正因如此,當享道出行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的消息傳出時,市場并未立即報以熱烈回應,反而多了一份審慎與觀望。畢竟,一個仍在虧損的出行平臺,憑什么在資本市場上講出新的故事?

其次,享道出行作為上汽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其最核心的優勢在于背后強大的產業資源與制造基因。這與大多數依賴外部車輛采購或司機加盟的網約車平臺有著本質區別。上汽集團作為中國最大的汽車制造商之一,擁有完整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體系,而享道出行正是這一龐大體系中的“出行服務接口”。這種母子公司關系不僅意味著享道出行在車輛采購上享有成本優勢,更關鍵的是,它能夠成為上汽集團新車型的“試驗田”和“消化池”。例如,上汽推出的新能源車型,往往優先投放到享道出行平臺進行規模化運營。這種“制造—運營—反饋—升級”的閉環,使得上汽能夠更精準地把握市場需求,推動產品定義從“工程師思維”向“用戶運營思維”轉變。相較于其他網約車平臺只能被動采購車輛,享道出行實際上構建了一個“產運銷一體化”的快速循環機制,這種深度協同的商業模式,是其區別于行業競爭對手的根本所在。
第三,享道出行更是布局了Robotaxi領域,相比于單純的網約車企業或者自動駕駛企業,天然橋接車廠和網約車賽道的享道出行,更是可以形成自己的差異化優勢。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不斷發展,Robotaxi成為了網約車行業的下一個風口。許多企業和科研機構都在積極探索和研發自動駕駛技術,希望能夠在這一領域取得突破。享道出行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發展趨勢,提前布局了Robotaxi領域。與其他單純的網約車企業相比,享道出行擁有上汽集團的汽車制造背景和技術積累,能夠更好地將自動駕駛技術與車輛進行整合,實現自動駕駛車輛的規模化生產和商業化運營。同時,與單純的自動駕駛企業相比,享道出行又具備豐富的網約車運營經驗和用戶基礎,能夠更好地了解用戶需求,優化自動駕駛服務的流程和體驗。通過布局Robotaxi領域,享道出行不僅能夠提升自身的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還能夠為用戶帶來更加智能、便捷、安全的出行體驗,進一步鞏固其在網約車市場的想象空間。

第四,對于當前的享道出行來說,虧損也許并不可怕,如何能把自己的商業模式故事講通才是最關鍵的。財務數據顯示,享道出行近年來仍處于虧損狀態,這在出行行業并不罕見。無論是滴滴、Uber還是Lyft,幾乎所有頭部平臺在上市前都經歷了長期燒錢換市場的階段。投資者真正關心的,不是企業當下是否盈利,而是其未來的盈利路徑是否清晰、商業模式是否具備可持續性與護城河。對享道而言,其價值不應僅以“訂單量”或“市占率”來衡量,而應放在上汽集團整體戰略轉型的大背景下審視。它既是上汽向“出行服務商”轉型的關鍵抓手,也是其探索“軟件定義汽車”、積累用戶數據、構建車聯網生態的重要入口。
因此,享道需要向資本市場清晰地傳達:它不是一個孤立的出行平臺,而是上汽集團“制造+出行+科技”戰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其價值在于生態協同與長期潛力,而非短期財務表現。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