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河北民生支出占比一直保持在80%以上

邢臺市南和區小博士第三幼兒園托育班,保育師帶領孩子們做游戲。(河北日報資料片)河北日報記者趙永輝攝
落實就業優先戰略,累計投入省以上就業創業補助資金161億元;堅持教育投入只增不減,全省教育支出預計超8000億元……從省政府新聞辦10月31日召開的“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題第二場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四五”以來,我省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省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一直保持在80%以上,民生保障水平穩步提升。
“十四五”時期,我省財政綜合實力持續增強。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超2.1萬億元,較“十三五”時期增長約24%;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預計超4.8萬億元,較“十三五”時期增長約27%。中央財政累計下達我省轉移支付2.3萬億元,是“十三五”時期的1.5倍,年均增長10%以上。
政府“錢袋子”的投入,為千家萬戶帶來了什么?
教育領域,我省持續加大財政投入,學前、小學、初中生均公用經費補助標準分別由每年400元、685元、885元提高到每年600元、840元、1060元。投入省以上資金132.6億元,實施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工程,新改擴建校園校舍類項目3220個。下達省以上資金277.3億元,向各階段學生發放生活補助、助學金、獎學金等,惠及學生800多萬人次。
醫療衛生領域,“十四五”以來,全省衛生健康支出4190億元,著力加強公共衛生服務保障,推進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建設,有效緩解了看病難、看病貴難題。我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標準連年提高,由每年每人79元提高到99元。廣泛開展免費孕婦產前基因篩查、婦女“兩癌”篩查等,累計惠及1500多萬人次。
織密織牢“保障網”。“十四五”以來,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由每人每月113元提高至188元,失業保險金標準由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80%提高至90%,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從每人每年580元增加到700元。截至目前,全省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人數5500萬人以上,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6900萬人以上。
我省持續加大財政投入,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穩步提高城鄉低保、居民醫保、殘疾人兩項補貼等基本民生項目保障水平。經過這5年的提標,9項基本民生項目保障水平全國排位前移,7項前進到或保持在全國15位以內。
同時,我省在更加均衡上下功夫,加大對困難地區政策、資金傾斜力度,“十四五”期間,均衡性轉移支付由2021年的442.4億元增長到2025年的735.1億元,年均增長13.5%。農村基本公共服務短板加快補齊,全省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8.1%,全面完成農村危房改造和農房抗震改造,全省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實現收轉運體系行政村全覆蓋。城市基本公共服務持續提升,2021年以來,累計支持建成交付棚改安置房55.1萬套,建成各類保障性住房9.1萬套,改造城鎮老舊小區9898個,城中村改造籌集安置住房7萬套。
財政取之于民,更要用之于民。我省財政投入始終聚焦于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圍繞養老服務,我省累計投入28.2億元,支持民辦養老機構、農村互助幸福院、公辦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和改造提升,全省養老機構達到2022家,養老服務保障能力持續增強。
圍繞托育服務,支持擴大優質托育資源供給,2023年以來省級每年安排托育發展專項資金,著力助推緩解“入托難”“入托貴”問題。
圍繞困難群眾,持續提高保障水平,全省城鄉低保標準較2020年分別增長12.3%和30.1%,社會散居孤兒和機構集中養育孤兒最低養育標準從每人每月1000元、1450元提高到1530元、1990元,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從每人每月66元、60元提高到106元、100元。
來源丨河北日報客戶端(記者貢憲云)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