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馬上評|水庫放生貓,這哪里是“善”
最近,部分網民和媒體反映清城區龍塘鎮銀龍社區迎咀水庫附近發生疑似放生貓只行為,引起社會關注。11月2日,廣東清遠市清城區龍塘鎮人民政府發布情況通報稱,“經核查,現場山林發現有部分貓只,山路旁有遺留貓糧”,并且已經“安排工作人員定期巡查,并發動周邊熱心群眾認領貓只”。

清遠一水庫被放生貓咪 圖據網絡
此前有網友發視頻稱,一群人戴著口罩在廣東清遠市清城區迎咀水庫區域放生大量貓,不少貓被驚嚇后攀爬到樹上,有的因受驚后跳入水庫而溺水。另一個視頻顯示,幾名在現場劃槳板的路人將溺水的貓咪救上岸。
所謂”放生“,往往被認為是一種善行。也許“水庫放生貓”者,也將這種“放生”視為一種“功德”。甚至有人指望在這樣的“放生”中獲得精神上的慰藉或所謂“福報”。然而,“水庫放生貓”根本不是善行,不僅有可能造成環境、生態的破壞,對貓本身也是一種傷害。
一名當時在現場的目擊者向媒體記者介紹,“發現水庫邊有人正在放生籠中的貓,還在拍視頻,貓哇的一下都跑了出來。許多貓被驚嚇過度,都往前跑,也不管是不是水,好幾只貓都掉到水里面去了。”從視頻中貓咪驚恐落水的畫面來看,放生者似乎只是為了完成放生這個行為,而不在乎貓咪的死活,這種行為是對生命的漠視,違背了放生的初衷。這哪里是“善”?
“放生者”既沒有考慮貓是否具備野外生存能力,如被放到水庫后會餓死、病死,更無視水庫作為飲用水源的特殊屬性。迎咀水庫是當地“飲用水水源地一級保護區”,貓如果死亡,會污染水質,不僅威脅水中生物的生存,還可能間接影響周邊居民的健康——這是對生命的漠視,最終讓放生淪為破壞生態的錯誤行為。
總之,“水庫放生貓”,只是一廂情愿的自我感動,不是對生命真正的尊重與對規則的敬畏。
事實上,類似事件并不是第一次發生。2023年8月底,迎咀水庫水源保護區曾驚現大量病死貓,系有人放生。一再出現這種情況,也提醒當地有關部門要加強管理和勸導。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均明確指出,像這種危害生態環境的責任人,一經查實,不僅應當配合清理現場、承擔救助費用,還應被依法處以罰款;若放生行為導致水質污染、本土物種受損,還要被追究其相應民事或刑事責任。今后,有關部門不妨將處罰結果公開公示,以形成對全社會的震懾。
廣東清遠市清城區龍塘鎮人民政府已經在發布的情況通報中表示,“將聯合相關部門持續開展環境監測、現場消殺和事件調查,涉及違法的將依法處理,同時防止類似情況再次發生。”這也是公眾最想看到的局面。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