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揭秘!肇慶今年建成14個口袋公園,未來還有更多……
肇慶公園+1+1+1+1+1+1……
位置就在
Part 01
今年新增14個公園
近年來,肇慶市大力推進城區口袋公園建設,城管部門協調多方資源,通過見縫插綠、死角復綠等形式,對市民群眾普遍關注的城區邊角地、夾心地、插花地的環境臟亂情況進行整治。據了解,肇慶今年計劃建設14個城區口袋公園,目前已基本完成。
在位于端州區巖前社區原點小廣場,
該城區口袋公園已于今年1月投入使用。
在此之前,這里曾是一小塊空地,
被周邊居民陸續停上了車輛,
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個小型停車場。

△巖前原點廣場。城東街道供圖
城管、文旅、街道辦等相關部門考慮到此處不符合停車場設置條件,
最終確定把停車場拆除,
并在原來基礎上擴大面積,
修建巖前碼頭原點廣場。
新建好的巖前碼頭原點廣場呈半圓形,弧形階梯方便群眾就座,讓人既可觀賞在此地表演的節目,也可以一覽星湖美景。該城區口袋公園是一個開放的舞臺、一個沒有圍墻的劇場,成為一個集文化展示、休閑娛樂、教育宣傳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文化活動場所。

△肇慶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嚴炯明 攝
今年以來已在此舉辦
多場“繁花·巖前青年音樂會”、
志愿服務集市等文化娛樂活動。
市民林小姐
這里微改造后環境非常優美,平時又不時舉辦文體活動,給周邊居民提供了休閑場所。

△“繁花·巖前青年音樂會”。圖源共青團端州區委員會
四會市商業大道街頭公園
今年10月投入使用。
從現場可以看到,
公園建設了約700米長的人行碧道
及約1000平方米的休閑廣場,
有效解決周邊群眾“遛彎難”問題。

△圖源 四會電視視頻號
公園還建有約6000平方米的園林,
將打造三角梅特色展示基地,
同時設置古窯展示區,
為游園市民呈現本地古窯文化。

△圖源 四會電視視頻號
Part 02
家門口的公園煥新升級
除了新建公園外,
也有部分公園正進行建設升級,
把城市微空間妝點得更加美觀。
當前,
高要區國蕎公園正圍繞“勸學文化”主題
如火如荼地開展景觀升級改造,
文明塔是高要的地標之一,
矗立于國蕎公園鎮塘崗山頂,
是明萬歷十六年肇慶知府
為振興文風、培養人才而興建。

△李葉子 攝
國蕎公園緊扣文明塔深厚的
人文底蘊進行升級改造,
打造了“三元及第、九境歸一”的
山體文化景觀。

△李葉子 攝
國蕎公園針對全年齡段群眾,
還打造了多樣化閱讀學習場景。
連童夢樂園也引入
阿基米德取水器等娛樂設施,
讓孩子在玩樂中體驗科學魅力。


△以上兩圖為項目效果圖
項目現場負責人 姚旭
整個國蕎公園的改造提升是圍繞文明塔的周邊來進行改造 ,一期建設包括有入口廣場的整體改造提升。如今我們在建設的童夢樂園,前面在建一個公益性的狀元書吧,投入使用后可以讓當地居民有一個休閑閱讀的空間。

△李葉子 攝
目前,
公園內的各個節點都在順利推進中,
建設者們加班加點推進
“狀元書吧”與“童夢樂園”的建設工作,
全面提升公園的趣味性與實用性。
截至目前,
一期建設內容已完成90%。



△李葉子 攝
項目現場負責人 姚旭
山上部分,整個登山步道及各個節點基本上已經完成,目前還有一些小范圍的修補;山下部分,主要是整體廊架的建設,它的結構性比較復雜,上面需要進行雨板的包封和護欄安裝,還需要一個半月左右時間。一期預計在12月中旬整體完工,在元旦期間進行對外開放。
Part 03
閑置地變身靚麗“綠色客廳”
據了解,肇慶市今年規劃建設
城區口袋公園中,
端州區、高要區、肇慶高新區各3個,
四會市2個,
鼎湖區與封開縣、廣寧縣各1個。
目前,鼎湖區桂城街道
愛國新村口袋公園項目已于10月完工,
近期也可投入使用。
為推動各類城區公園建設,市城管局編制印發《肇慶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2020-2035)》《肇慶市公園體系規劃(2023-2035)》,進一步優化完善城市綠地系統,合理布局各類城市公園綠地。

△封開縣口袋公園。圖源 封開發布
在縣城綠化工作中,
市城管局督促指導各縣(市、區)
城市綠化部門按照
“300米見綠地、500米見公園”的標準,
在目前公園綠化活動場地
服務半徑覆蓋不足的區域
優先布局各類城市公園綠地。

△懷集縣錦江公園。圖源 懷集發布
同時,我市對老舊城區、
夾心地、插花地等,
采取見縫插綠、立體植綠、拆違建綠、
留白增綠等方式來綠化,
采用“微改造”方式打造城區口袋公園、
街頭小景等小型生態空間。

△懷集縣同心江公園。圖源 懷集發布
我市積極調動企業
通過房地產項目配建小微綠地,
進一步滿足山區縣城、老城區群眾
“開門見綠、推窗見景、出門入園”的
愿景訴求。



接下來,肇慶將結合城市品質
提升和綠美肇慶建設,
體系化推進城區口袋公園建設,
整合、串聯城市公共空間,
全力打造城市名片和特色品牌,
激發城市活力。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