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燕子過冬的“南方”到底在哪里?為什么燕子要長途遷徙呢?
中國叫“燕子”的鳥有很多,它們主要來自兩個類群——燕科和雨燕科。
這兩個類群遺傳關系其實非常遙遠,但是它們的外觀特征,以及飛行特性上都非常相似,普通人難以辨別彼此。

△ 雨燕科和燕科足部有明顯的不同
這是趨同進化的結果,因為兩者都是高度特化的空中捕食者,它們是在飛行中捕食那些小飛蟲的能手。
就飛行能力來說,雨燕科比燕科更強大,雨燕科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飛行,甚至以“落地無法生存”而聞名(這并不真實),而燕科則稍遜一籌,它們經常會在電線桿上駐留休息。
因為它們捕食飛行昆蟲的掠食行為,所以中國大部分燕科鳥類(除那些本身就生活在云南等四季變化不明顯的地方的物種外),以及幾乎所有雨燕科鳥類都是候鳥,它們會追溯食物資源而進行季節性遷徙;
同時由于兩者都擁有強大的飛行能力,所以它們的遷徙距離遠超其它候鳥(候鳥的遷徙距離和它們的飛行能力有很大關系)。

△ 雨燕

△ 家燕
我們前面提到過燕科的飛行能力比雨燕科差一點,所以燕科的遷徙距離也短一點。
中國的一些燕科物種其實并沒有飛出國,它們七八月就開始向南遷徙,一路吃喝到海南、云南等地就越冬結束返回了;
也有一些遷徙距離遠一點,會在東南亞各國完成越冬,更遠的也會到南半球——它們會漂洋過海到澳大利亞過冬。
而雨燕科,它們憑借極強的飛行能力,遷徙距離非常遙遠,很多雨燕都在赤道以南完成越冬,主要包括非洲南部,澳大利亞等地。
不過,它們中至少有一些并不是一路南下的,例如北京雨燕。
北京雨燕其實是普通雨燕(Apus apus pekinensis)的 一樣亞種,該物種目前描述了4個亞種,分布在亞歐大陸的大部分地區。
2014年至2018年期間,中國有科研團隊對北京雨燕的遷徙進行了追蹤[1]。
在此期間,研究人員總共給66只遷徙的北京雨燕佩戴上微型光敏定位器,其中有25個樣本的數據被回收。

△ 研究人員將定位裝置固定在北京雨燕背部
這些回收的數據顯示,北京雨燕7月底、8月初從北京出發,先向西北方向進入蒙古國——這些地區同樣有其它普通雨燕亞種,算是匯合了。
然后,從蒙古國進入我國的新疆北部,之后跨越準噶爾盆地進入中東,這段旅程合計長達幾千公里,但它們只用了半個月左右就完成了。
到了8月中旬,北京雨燕跨越紅海進入非洲,之后一路南下,最終在11月初到越冬達目的地——南非,全程飛行了14733公里,平均用時111天。
當然,它們并不是一直在飛行,它們也是一路吃喝遷徙的,在多個地區短暫停留過。
在整個越冬遷徙中,北京雨燕長時間停留的次數是2-6次,平均停留時間達到71天,占總遷徙時間的64%左右。
它們停留的地區主要包括剛果盆地周邊,以及紅海西南岸和里海南岸,而這些地區都是正好能夠給它們短暫的提供食物資源。

△ 北京雨燕的遷徙
另一方面,返程的遷徙周期要短得多——平均只有64天,中途停留的次數也少得多,最多的只停留了2次,而最長停留時間有36天。
相比于“燕子”遷徙越冬的去處是哪里,其實為什么這些動物要大費周章的遷徙會更加有趣?
為什么燕子要遷徙?
不知道您是否有想過,北京雨燕既生活在北京,也生活在南非,那么它們到底起源于哪里?
這個問題,目前還沒有公認的答案,但更有可能的是,它們起源于非洲。
不僅北京雨燕,其它燕子、甚至是其它那些進行超遠距離遷徙的候鳥,可能都是起源于溫暖的、四季變化不明顯的赤道附近[2]。
至于季節變化明顯的北方,那只是它們選擇的繁殖場所而已,所以你會發現“燕子”一回來就筑巢。

△ 家燕的巢穴
了解了這些之后,候鳥遷徙的重要原因就很明顯了。
其中一種假設就是離開它們生活的地方進行繁殖,繁殖成功率可能會更高。
那些會進行遷徙的候鳥,因為提升了繁殖成功率,它們的基因被保留,而隨著時間推移,它們的遷徙距離變得越來越遙遠,甚至跨越地球。
這一假設不是隨便想想的,它是有事實依據的,遷徙的候鳥相對于那些留在熱帶地區的近親,它們養育更多的后代。
通常情況下,遷徙候鳥平均可以養育4-6只雛鳥,而留在熱帶地區的近親只能養育2-3只雛鳥[2]。
這種繁殖成功是多方面決定的,包括“北方”季節性的昆蟲爆發,能夠提供更多的食物資源,也包括遷徙減少了潛在的捕食者,以及其它的許多方面。
參考:
[1].https://www.cas.cn/kj/202207/t20220701_4840152.shtml
[2].https://www.allaboutbirds.org/news/the-basics-how-why-and-where-of-bird-migration/
你都看到這里了不關注,點贊,分享下嗎?
原標題:《燕子過冬的“南方”到底在哪里?為什么燕子要長途遷徙呢?》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