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海油王震:能源地緣政治焦點將從油氣資源轉至關鍵金屬礦產資源
“未來能源地緣政治的焦點將從油氣資源轉移至關鍵金屬礦產資源?!痹?0月31日舉行的2025清華大學“碳中和經濟”論壇上,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濟師兼能源經濟研究院院長王震表示,全球供應鏈的推動因素正在發生結構性轉變。除了低勞動力成本優勢消退、全球范圍內保護主義思潮興起、地緣政治環境發生惡化、人工智能技術重塑國家間競爭格局、氣候問題成為全球共識之外,能源轉型成為加速全球供應鏈重塑的重要力量。
具體而言,首先,傳統制造業依賴低勞動力成本優勢,而新興的人工智能產業高度依賴綠色高效的能源成本優勢,能源轉型對于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其次,能源轉型催生出新能源產業鏈,相比于傳統能源行業,新能源產業更加依賴裝備制造能力,能源行業由資源密集型的采礦業向技術密集型的制造業轉變;能源轉型還重塑了地緣政治格局,新一輪的能源轉型依賴鋰、鈷、鎳、稀土等關鍵礦產。
王震說,目前各國在圍繞能源轉型進行政治經濟博弈。在貿易格局方面,發達國家將關鍵產業鏈與盟友間的可再生能源供給掛鉤,加速貿易格局改變;貿易政策方面,歐美對中國新能源產品加征關稅,形成以“碳關稅”“本地含量”為名的新型綠色貿易壁壘,迫使企業調整全球生產布局以符合不同市場規則;在投資流向方面,各國圍繞關鍵礦產,爭相構建“礦產安全伙伴關系”,國際投資格局加速演變。

王震認為,能源轉型正在加速重塑全球供應鏈
中國如何應對上述趨勢?
“能源獨立不是閉關鎖國,能源合作也不是加深依賴。我們既立足國內資源稟賦走中國式的能源發展道路,也要讓技術和資源同步走出去、引進來,將能源資源緊緊嵌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讓能源成為推進新一輪全球化、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助力?!彼f,中國應在能源轉型與全球供應鏈重塑中堅持國際化發展。
王震認為,中央企業應當深度融入全球產業分工與合作,把握”一帶一路”建設、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等機遇,主動布局全球市場,優化海外資源配置,持續提升國際化經營能力。能源企業要持續加大投入力度,改造提升煤炭、油氣等傳統產業,降低生產過程的碳排放,發展新能源、新材料、CCUS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提前布局氫能、可控核聚變等未來產業,推動能源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升級,實現產業多元化、低碳化、智能化。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