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澎湃新聞參編《蘇州河老建筑地圖》在世界城市日活動首發
10月30日,“圖畫‘人民城市’手冊”系列叢書《黃浦江老建筑地圖》和《蘇州河老建筑地圖》在2025世界城市日城市可持續發展全球大會暨第27屆長三角城市科學創新論壇正式發布。本叢書由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和上海市城市科學研究會主編,同濟大學出版社出版,以圖文結合的方式展現了蘇州河畔與黃浦江邊歷史建筑的前世今生。
黃浦江,是上海近代歷史建筑的線性聚集帶,匯聚了金融辦公、市政與工業建筑、居住建筑等不同的建筑類型。經過數十年的實踐與探索,黃浦江沿岸歷史建筑的保護與更新利用取得了顯著成就,不僅為城市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蘊,還為國際和國內其他濱水空間歷史建筑保護,利用提供了寶貴的經驗與借鑒。

《黃浦江老建筑地圖》由華建集團華東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參與編撰,涵蓋黃浦江沿岸99座歷史建筑。地圖不僅精準勾勒出浦江兩岸錯落有致的歷史建筑,更以它們為載體,深度挖掘其背后承載的城市記憶與文化基因,展現東方大都會的獨特魅力。

華東建筑設計研究院副總經理、副總建筑師宿新寶發表《江畔漫步,閱讀城市年輪》分享。本文現場圖均由主辦方提供。

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洪繼梁與上海市交通委原主任孫建平共同發布《黃浦江老建筑地圖》。
蘇州河,作為上海除黃浦江之外的主要航道,其沿岸曾見證了上海的繁華與變遷。從昔日的“工業銹帶”和破敗的“老舊城區”變成了“生活秀帶”和“創新空間”,蘇州河已然成為宜居、宜業、宜游、宜樂的現代生活示范水岸。蘇州河中心城段沿岸濱水空間共有103棟優秀歷史建筑,沿河漫步,兩岸歷史建筑資源豐富而獨特。東段凸顯了近代海派都市和金融貿易風采,聚集了大量上海開埠和租界時期留下的建筑體;中段呈現出近代民族工業和紅色工運歷史特色;西段則表現出水岸綠色和人文科教融合的特點,坐落著中國現代教育先聲。

《蘇州河老建筑地圖》由澎湃新聞旗下城市智庫澎湃研究所參與編撰,特約陳丹燕、薛理勇、喬爭月、沈思睿、易臻真、汪偉、朱怡晨等學者撰稿,本冊將采用圖文并茂的形式,向大眾展示蘇州河畔建筑風貌,串聯起了一段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故事與文化傳承。

澎湃新聞副總裁、澎湃研究所所長張俊發表《穿越103張門牌:一江一河IP塑造初探》分享。

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洪繼梁與上海市城市科學研究會理事長、原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副主任、一級巡視員朱劍豪共同發布《蘇州河老建筑地圖》。
配合《黃浦江老建筑地圖》和《蘇州河老建筑地圖》發布,澎湃研究所策劃制作了系列文創產品,相關文創周邊即將上線,敬請期待。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