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言短意長|“北平鋒”的風,已吹進寶島
“北平鋒”是一位勤奮的寫作者。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北平鋒”幾乎以每天一篇的速度在《環球時報》微信號上刊發自己的評論文章,很多時候都在晚間甚至深夜發布。
最新的一篇文章談的是中美元首釜山會晤。
10月30日,全球矚目的中美元首會晤在韓國釜山舉行。兩國元首就事關中美關系的戰略性、長遠性問題以及共同關心的重大問題深入溝通。習近平主席以世界級領袖的視野和胸懷,為中美關系未來發展領航掌舵。
當晚10時許,“北平鋒”刊發題為《這次重要會晤對臺灣意味著什么》的文章。文章寫道,具有歷史性意義的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勝利閉幕后,習近平主席首次出訪并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會晤。這是時隔6年的再次會晤,這次重要會晤釋放出一系列豐富、積極、向好的重大訊號,導正中美兩國關系穩定前行,為變化交織的國際形勢和全球治理注入了新的確定性,相信對臺灣社會各界也有廣泛且重要的啟示意義。

關注“北平鋒”文章的人,就會發現“北平鋒”有一個鮮明特點:于細節處發人所未言。這次也不例外。
在上述署名文章中,“北平鋒”注意到,此次釜山會晤的消息稿,未再提及臺灣問題,但中美元首極具建設性、前瞻性的表態更加令人回味無窮。習近平主席指出,“面對風浪和挑戰,我和特朗普總統作為掌舵人,應當把握好方向、駕馭住大局,讓中美關系這艘大船平穩前行?!边@句話字字千鈞。確保中美關系這艘大船不偏航、行得穩、走得遠,一個重要前提是美方正確認識和處理好臺灣問題。
對于“此次釜山會晤的消息稿,未再提及臺灣問題”,“北平鋒”文章釋讀道,這次會晤不提臺灣問題,實際上是于無聲處聽驚雷,此時無聲勝有聲。習近平主席在此次會晤中指出,“當今世界還有很多難題,中國和美國可以共同展現大國擔當,攜手多辦一些有利于兩國和世界的大事、實事、好事。”避免臺灣成為全球“最危險的引爆點”,解決好臺灣問題正是有利于兩國和世界的大事、實事、好事。
10月31日一大早,臺灣《聯合報》就注意到了這篇最新的文章并予以轉載,核心觀點無一遺漏,尤其是抓住了“這次會晤不提臺灣問題,實際上是于無聲處聽驚雷,此時無聲勝有聲”這句評論的核心觀點。
這一傳播速度說明,島內主流媒體對“北平鋒”的相關評論文章高度關注,幾乎達到了“同頻”的程度。
事實上,島內主流媒體高度關注“北平鋒”的文章,這只是最近的一次。
9月19日,中美兩國元首通了一次重要電話,消息稿也沒有直接提到臺灣問題。
9月20日,“北平鋒”在《祖國統一勢不可擋》一文中指出,中美兩國元首務實、積極、建設性的通話釋放出的“相向而行”“偉大關系”,讓“倚美謀獨”的賴清德變得抓狂。
9月21日,“北平鋒”文章就被臺灣《聯合報》以《中美通話未提臺灣這件事已讓賴清德抓狂》為題轉引。
在上述《這次重要會晤對臺灣意味著什么》文章最后,“北平鋒”動情地寫道,臺灣必歸,統一必至。相信臺灣同胞都能把握這次重要會晤釋放的信號,看清祖國統一大勢,并在此基礎上,以中華兒女新的精氣神共同奔赴祖國統一的光明未來。
有些人總主觀地認為,在賴清德當局操弄之下,大陸這邊權威的聲音很難抵達島內。但“北平鋒”文章的傳播實踐顯示: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成理,賴清德當局要阻礙這些聲音入島入腦入心,無異于螳臂當車,不自量力。
統一之聲借著“北平鋒”吹進了寶島。
(作者陳良飛系澎湃新聞政治新聞部總監、港澳臺新聞部總監,高級記者)

設計:王璐瑤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