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今年前三季度全國受理安全生產舉報四十多萬件、發放獎勵超四千萬元
2025年前三季度,全國受理安全生產舉報43.3萬件,共發放安全生產舉報獎勵4126.5萬元。
10月30日,2025年“新征程上看應急”網評引導活動在應急管理部啟動。澎湃新聞從應急管理部了解到,“十四五”時期,我國創新構建了“四位一體”的安全生產社會治理體系。
應急管理部調查統計司司長李豪文介紹,所謂“四位一體”,一是發動社會群眾舉報查處隱患。2023年,應急管理部出臺了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舉報工作的指導意見,建立了“互聯網+微信小程序+舉報”工作模式,舉報數量和獎勵金額大幅躍升。
“2025年僅前三季度全國就受理安全生產舉報43.3萬件,約為2020年全年受理量的10倍,其中查實25.2萬件,查實率58.1%;全國共發放安全生產舉報獎勵4126.5萬元,約為2020年全年獎勵金額的4.7倍。”李豪文表示。
二是發動企業員工報告消除隱患。去年7月,國務院安委會出臺了推動建立完善生產經營單位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機制的意見,調動企業內部及時自動發現隱患、自覺主動整改隱患的積極性。
李豪文介紹,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全國14個重點行業領域生產經營單位建立該機制占比達99.5%,有28個省份達到100%,自制度建立一年多來累計排查整改事故隱患800多萬項,發放獎勵金額近6億元。
三是發揮保險事故預防功能。李豪文表示,5年間,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全面覆蓋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交通運輸、建筑施工、民用爆炸物品、冶金和漁業船舶等8個高風險行業領域,并逐步向其他行業領域拓展,全國安責險保單保費規模增長到180多億元,創新實施保險+科技+風險排查+培訓等的風險防控機制,基本建立起以安責險為紐帶、專業化技術服務機構廣泛參與的安全生產社會化服務機制。
四是發揮信用激勵約束功能。以應急管理部令出臺《安全生產嚴重失信主體名單管理辦法》,建立與地方和相關部門互聯互通的安全生產信用信息管理系統。
“截至今年9月底,依法將311家生產經營單位、341名有關人員列入名單,實施聯合懲戒。”李豪文表示,同時,應急管理部門認真落實信用修復制度,鼓勵失信主體主動糾錯、重塑信用,及時將符合信用修復條件的70家生產經營單位、61名有關人員移出名單,帶動加強企業安全管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營造安全健康的營商環境。
李豪文提到,“十四五”規劃從安全生產方面提出了4項主要指標,其中,“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單位國內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等3項約束性指標提前實現。“工礦商貿就業人員十萬人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符合進展預期。其中,2024年全國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首次降到2萬人以下、重特大事故起數首次降到個位數,較“十三五”末的2020年分別下降28.4%和43.8%;單位億元國內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由2020年的0.0270,下降到2024年的0.0145,下降46.3%。
本次活動由中央網信辦網絡社會工作局、應急管理部新聞宣傳司主辦。活動期間,采訪團將分赴山東、湖北、重慶、四川等地深入采訪,展示“十四五”時期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的豐富實踐和進展成效,引導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應急管理事業,持續營造“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的社會氛圍。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