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大外交|欲借APEC重塑國家形象,李在明“務實外交”能否促成“慶州盛會”?
“歡迎來到慶州。”從10月27日開始,韓國進入“APEC超級外交周”。據新華社消息,當地時間10月31日上午,亞太經合組織第三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第一階段會議在韓國慶州和白會議中心舉行。

當地時間2025年10月31日,韓國慶州,韓國總統李在明在慶州花郎會展中心(HICO)主持2025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第一階段會議。視覺中國 圖
在世界經濟增長乏力、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上升的背景下,APEC作為亞太地區最重要的經濟合作機制,如何推動各方加強合作,實現互利共贏,成為外界關注焦點。這是韓國時隔20年再度主辦APEC峰會,也是李在明就職韓國總統不足五個月后迎來的首場“超級多邊外交”。
《韓民族日報》稱,李在明正以“分鐘級日程”迎接各國領導人。李在明將如何利用這一重要外交舞臺,闡釋韓國新政府的多邊合作理念,并在大國間尋求共識,將直接檢驗其“務實外交”策略的實際成效。
峰會開幕前,李在明在接受《海峽時報》采訪時表示,“韓國已走出去年12月的戒嚴風波,隨著APEC峰會臨近,韓國已準備好重新在全球事務中扮演關鍵角色。”
韓國全球戰略合作研究院院長黃載皓告訴澎湃新聞(www.ditubang.cn),本屆APEC峰會韓國首要任務是重塑國家形象,“我們正致力于通過此次盛會,向世界展現韓國重返多邊舞臺的姿態”,“并充分發揮作為‘中等強國’的建設性作用”。
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大國關系研究室主任、研究員鐘飛騰向澎湃新聞分析指出,韓國既希望借助本屆APEC展示其不斷提升的國際地位與經濟競爭力,也致力于通過強調多邊外交,避免韓國外交政策過度依賴美國。
“利用APEC強化韓中合作的黃金機會”
據新華社消息,當地時間10月30日上午,國家主席習近平乘專機抵達韓國,應大韓民國總統李在明邀請,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三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并對韓國進行國事訪問。這是習近平主席時隔11年再次對韓國進行國事訪問,也是李在明總統就任后中韓元首的首次會晤。
日前,李在明在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表示,愿同習近平主席一道推動韓中互惠合作,打造讓兩國民眾可切身感受到的成果。李在明指出,習近平主席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三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不僅對“以亞太經合組織為橋梁加強通往未來的地區合作有重要意義”,“在(韓中)雙邊層面也具有特殊意義”。
“我會同習近平主席共同尋求自韓中建交以后內外環境劇變的情況下,持續推動韓中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成熟發展的方案。”李在明說。
在尹錫悅政府時期,受美日韓加強合作等因素影響,中韓關系受到沖擊。而在李在明政府上臺后,中韓雙邊互動出現較為積極的改善勢頭。
6月10日,在李在明宣誓就職的一周后,習近平主席同李在明通電話,強調把牢雙邊關系大方向,確保中韓關系始終沿著正確軌道向前發展。兩個半月后,在中韓建交33周年之際, 韓國前國會議長樸炳錫攜李在明親筆信,率領韓國總統特使團于8月24日至27日訪華,傳遞韓新政府高度重視發展對華關系的信號。
如今,韓國輿論普遍期待,在李在明政府“務實外交”的背景下,此次中方領導人訪韓將對兩國關系產生怎樣的影響。
談及對習近平主席此訪的期待,李在明表示,希望雙方深入探討加強民生領域務實合作的具體方案,擴展兩國經貿合作的磋商渠道,加快協商使韓中自貿協定服務投資領域談判取得務實進展,以打造經貿合作的新制度基礎。另據《韓民族日報》報道,預計兩國領導人將圍繞經貿投資、供應鏈安全,及人文交流等領域展開磋商。
建交33年來,中韓兩國經貿合作取得顯著成果。中國和韓國作為全球主要經濟體,是推動地區發展與繁榮的合作伙伴。數據顯示,2024年,中韓雙邊貿易額達3280.8億美元,增長5.6%,中國連續21年位居韓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國,韓國是中國第二大貿易伙伴國。
黃載皓認為,“對韓國來說,目前是利用APEC這一平臺來轉化和強化中韓合作的黃金機會。借此次APEC契機,韓中兩國超越分歧,未來可以在國際舞臺上攜手扮演更具建設性的角色,作出更大貢獻。”
他進一步表示,在韓國外交的戰略布局中,對華關系始終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軸。“習近平主席此次對韓進行國事訪問,充分展現了中方對中韓關系的高度重視。我相信,此次訪問所承載的內涵,對當前(韓中)雙邊關系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國際關系學系教授、上海市朝鮮半島研究會副會長詹德斌近日撰文指出,中韓兩國作為本地區的重要力量,有責任率先通過對話與合作,減少對抗因素和誤判風險,共同推動半島和東北亞局勢轉圜。“此訪展現出中國堅定維護地區和平與合作的意愿,有助于恢復中韓戰略溝通渠道,是一場政治修復與戰略布局并重的高層外交行動。”
“分鐘級日程”迎接各國領導人
《韓民族日報》稱,在APEC“超級盛會”開幕前夕,李在明制定了精確到分鐘的日程,迎接前來參會的各國貴賓。從10月29日起的四天里,李在明將與十余位國家領導人舉行雙邊會談。除中方領導人外,李在明還計劃分別與美國、日本、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亞、智利、印度尼西亞等亞太國家領導人圍繞貿易投資、安全合作等議題展開領導人外交。
《日經亞洲》評論稱,“李在明在迎接各國領導人時成為焦點,世界正密切關注這位新領導人將如何帶領韓國走出經濟與安全的復雜困境。貿易、安全以及朝鮮半島和平這一長期議題均處于關鍵節點。”
在10月29、30日,李在明已先后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會晤。據韓聯社報道,韓美雙方表示將以造船業為中心擴大經濟合作,并表達了加強韓美同盟的決心。而備受外界關注的韓美貿易談判,雙方也表示已就關稅具體內容達成協議。這是韓美領導人的第二次面對面會晤,此前,二人已于8月在華盛頓首次會晤。
日韓方面,雙方一致認為,應繼續擴大雙邊務實合作。高市表示,希望借今年日韓邦交正常化60周年之際加強兩國合作,同時加強日美韓間雙邊關系和三邊協調。李在明與高市早苗還表示,將繼續推行“穿梭外交”以實現互訪。
黃載皓29日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韓美首腦會晤正在進行中,他認為,李在明政府當前推行的務實外交政策總體上是成功的。在韓美關系層面,“盡管在關稅等議題上的細節或許仍需要協商,但這屬于正常的外交磋商過程,并不意味著韓美關系本身存在根本性問題。”
除了韓國自身的雙邊會外,在APEC期間進行的各經濟體間的雙邊互動,同樣成為影響區域乃至全球局勢的關鍵看點。盡管備受關注的美朝領導人會談未能實現,不過李在明29日表示,雖然朝美首腦會談落空,但這將成為一個種子,為半島營造和平氛圍。
對于多場雙邊會晤借APEC契機落地韓國,黃載皓強調,“無論是中美、中日,還是中朝、美朝等雙邊會面,韓方都持開放立場。無論溝通何種內容,只要有利于地區和平穩定與發展,韓方都愿全力搭建真誠務實的溝通平臺。”
近日,韓國泰齋未來戰略研究院院長、韓國前外交通商部長官金星煥在北京大學“北閣對話”論壇上也談及韓國如何處理對華、對美關系。他坦言,“韓國確實夾在中美之間。因此(韓方)最關心的問題就是如何實現中美合作。如果中美關系保持穩定的話,朝鮮半島的穩定也就是有保障的。”“恢復合作的精神,是所有韓國人共同的愿望。”
黃載皓認為,此次21個成員經濟體全部出席本屆峰會,正體現了韓國作為東道主的獨特凝聚力與協調能力。“我們(韓方)期待本屆APEC能像1988年首爾奧運會一樣,成為促進全球和諧對話的重要平臺。也愿扮演積極協調者的角色,為緩和成員國間的競爭態勢創造條件。”
向世界展現韓國重返多邊舞臺的姿態
美聯社稱,與2005年正處于全球化的鼎盛時期相比,韓國再次擔任APEC主席國所面臨的挑戰遠比20年前復雜,“韓國需在其中謹慎周旋”。
特朗普重返白宮后的數月間,全球貿易格局已發生巨變。首爾梨花女子大學教授樸元坤表示,“美國當初推動成立亞太經合組織,目的是在基于規則的國際秩序下擴大全球合作,但如今特朗普政府卻在全盤否定這一理念。”樸元坤指出,這種局面可能會迫使東道主韓國采取微妙的平衡策略,在外交表態與公開聲明中倡導自由貿易,同時避免疏遠美國。
不過,在地緣政治競爭加劇的背景下,韓國的外貿格局和投資來源結構已然發生了變化。這既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務實應對,也體現了韓國謀求戰略自主的長期考量。
鐘飛騰分析指出,韓國希望塑造出自身作為“新興上升型經濟體”的國家形象。“韓國已成為美國的第一大外資來源國,但卻受到特朗普關稅政策的壓力,美韓自貿協定的談判也一度陷入停滯。因此,韓國也會希望借助APEC的多邊平臺,緩解來自外部的壓力,推動以自由貿易和創新為核心的議程。”
此外,尹錫悅政府與李在明政府在外交取向上也存在明顯差異。前一屆政府更傾向于密切追隨美國步伐,通過強化與美同盟關系來擴大自身影響力。
而李在明政府采取更加多元和務實的外交策略,“他并不希望韓國外交完全依附于美國,而是強調多邊外交,重視與中國關系緩和。所以此屆政府來承辦APEC會非常重視中國的作用和地位。”鐘飛騰說。
黃載皓坦言,在尹錫悅政府執政的三年間,韓國過去數十年構建的國際形象與國民自信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損害。“我們正致力于通過此次盛會,向世界展現韓國重返多邊舞臺中央的姿態。在此基礎上,力求在區域事務中承擔更重要的角色,充分發揮韓國作為‘中等強國’的橋梁與建設性作用。”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