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0→3000,崇州的她用了17年時間
【天南地北崇州人】崇州,滋養著開放包容、樂觀友善、拼搏奮進的崇州人。他們或在家鄉、或在異地,共同為祖國的繁榮富強默默奮斗。崇州市委組織部(市委人才辦)、崇州市委宣傳部、崇州市融媒體中心攜手啟動《天南地北崇州人·第三季》大型采訪活動。在北京,在海南,在長三角,在大灣區,在重慶和貴州……崇州市融媒體中心記者奔赴祖國大江南北,采訪10余名在外奮斗并取得一定工作成就的崇州優秀人才,記錄他們懷揣夢想,跨越山海,在異鄉書寫的奮斗故事!
“要賣產品,先要讀懂匠心”
她通過崇州家居產品
帶出去的是“匠心”
帶回來的是“知音”
實現了個人事業與家鄉產業
發展的同頻共振
她就是崇州市羊馬街道人王娟
人物名片
王娟,崇州市羊馬街道人,今年49歲,2005年在北京創業開設全友家居門店,2008年到貴州省遵義市習水縣、桐梓縣,開設全友家居門店并不斷做大做強。
千里逐夢|讀懂并傳遞匠心

王娟給員工開例會
記者在貴州省遵義市桐梓縣見到王娟時,她正在給員工開例會。她說:“我們賣家居產品,首先要讀懂其中的匠心。顧客就像是咱們的朋友,我們要把崇州全友家居的產品理念傳遞給顧客。”
王娟告訴記者,自己從一個家居行業的小白到如今能向客戶系統闡述全友家居的產品理念,這要從20年前說起。
2005年初,王娟等人到北京考察銷售市場,選址在密云縣開始全友家私的經銷工作。一個偶然的機會,她得知貴州市場前景廣闊。

王娟
全友家居貴州省經銷商
我們到貴州是2008年,經過考察最終在遵義市桐梓縣立足下來。我們找的銷售場地有七百多平方米,一樓加二樓18間門面,看起來很氣派。


然而,店面開業后并非一帆風順。由于當地人對全友這個品牌十分陌生,導致剛開店那段時間客流量很少。于是,王娟一方面帶著員工學習,力求將全友家居產品的優勢、特色、質量保障等學精學透再傳遞給客戶;另一方面,王娟團隊通過各種形式向客戶展示全友家居產品,邀請周圍居民進店體驗。產品的優質和貼心的服務,逐漸換得了良好的口碑。
700平方米的門店也擴大到1500平方米,而如今已是近3000平方米的全屋定制家居賣場。一路高歌猛進的背后,是無數個日夜辛勤付出的汗水。

張光英
全友家居貴州省經銷商
我經常和王娟一起探討工作,從她身上學習到很多經營的理念和經驗,她確實很優秀。
突遇意外|從頭再來有“底氣”

2014年對王娟來說是一個坎兒。那一年,突如其來的打擊曾讓她一度灰心喪氣,甚至想退出家居行業。

王娟
全友家居貴州省經銷商
2014年,桐梓縣發生了洪水,我們門店過了馬路就是河,整個商場一樓進水有五六十厘米深,所有的沙發、茶幾、床都被淹了,損失很大。當時人都是懵的,一時之間都想放棄了。

全友家居第一時間安排專門售后組,對所有產品進行檢查、統計損失,迅速發貨需要的補件,第一時間避免了損失的擴大。同時,在王娟的不懈堅持和努力下,通過積極改變銷售策略,想方設法提高銷量,終于度過了這次難關。


這次意外的妥善處理,讓王娟對崇州全友家居的產品和服務有了更大的信心,也讓當地客戶看到了崇州造家居的過硬質量和優質服務。
以此為契機,王娟邀請當地客戶來到崇州全友家居總部工廠近距離參觀生產線,從全屋定制家具、沙發、床墊、軟床,到墻面家居、櫥柜、衛浴、窗簾和板式套房家具,滿足家庭、商用等多種場景的家居需求。這次的崇州之行讓貴州客戶們大開眼界,從此更加信任和青睞全友家居。

王娟
全友家居貴州省經銷商
當時我們帶去崇州的客戶就說,"本來只是來選家具,但看了崇州的青山綠水和現代化工廠,終于明白為什么能做出這么環保的產品。"這就是我最想看到的——不僅賣產品,更要讓更多人了解崇州,愛上崇州。
鄉情賦能|個人與家鄉發展同頻共振

王娟與丈夫王懷忠
這些年,王娟自己也時常回到故鄉崇州,一邊感受家鄉的變化,品嘗崇州地道美食,追尋記憶里的老味道,一邊主動學習,跟上崇州全友家居總部的發展步伐,將綠色、健康、個性化的家居理念及產品的迭代升級帶給貴州的消費者,踐行全友家居“創造美好家居生活”的使命。

王娟夫妻
全友家居貴州省經銷商
每次回去都感覺崇州變化太大了。尤其是鄉村,竹藝村、五星村等點位很美,崇州越來越綠色宜居。

王娟感嘆道,作為在外奮斗的游子,是家居這條紐帶把自己和家鄉始終聯系在一起。這些年,自己個人事業上的成功與家鄉的飛速發展密不可分,希望家鄉的未來發展得越來越好,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家鄉的發展貢獻綿薄之力。
結語
數月的風雨兼程,六地(北京、長三角、大灣區、海南島、貴州、重慶)的足跡鐫刻,十余位崇州奮斗者的故事傳頌,《天南地北崇州人·第三季》今日暫與大家作別。
從北京的科創高地到上海的金融前沿,從大灣區的產業浪潮到海南島的自貿風光,從貴州的山水之間到重慶的煙火深處,我們循著崇州兒女的逐夢軌跡,見證他們帶著文井江賦予的堅韌,在異鄉綻放光彩。他們中,有深耕學術殿堂、傳道授業的大學教授,有鉆研科技前沿、攻堅突破的科研人員,有執掌企業航向、運籌帷幄的高管,也有敢闖敢試、開拓新局的創業者。每一個身影都彰顯著崇州人開放包容、樂觀友善、拼搏奮進的精神內核,每一段故事都交織著個人理想與時代擔當。
采訪路上,最觸動人心的不僅是奮斗的汗水,更是游子對家鄉的赤誠眷戀。他們談及崇州的街巷煙火、親友叮嚀時流露的溫情,讓我們深知:無論身在何方,家鄉永遠是心底的港灣,照亮前行的道路,也牽系著歸鄉的渴望。而我們通過鏡頭傳遞的家鄉變遷與人才新政,也成為聯結游子與故土的橋梁,期盼更多崇州兒女回望桑梓、共建家鄉。
每一份堅守都值得被銘記,每一次拼搏都值得被致敬。《天南地北崇州人·第三季》的篇章雖已收尾,但崇州人逐夢的腳步從未停歇。愿我們帶著這些故事里的溫暖與力量,在各自的領域繼續前行,也一同期待《天南地北崇州人·第四季》,邂逅更多閃耀的崇州身影,聆聽更多動人的奮斗傳奇。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