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項福利結束了,紙質火車票消亡,它給我留下了500張
今年十一以后,中國鐵路就不再提供紙質報銷憑證(前身就是火車票)。這意味著從此以后,陪伴我們多年的“火車票”徹底消失了。

9月30日,最后再取一些報銷憑證吧
截至目前,除了一些極少數的特定操作,還可以取出某些“火車票”外,比如使用護照購票或者中老、廣深港跨境列車的退票報銷憑證等等,一般常見的購票方式,都取不出來了。甚至還有少數地點能取出紅票,但估計在三個月內會徹底消失。
比如北京市郊S2的代用票
現在還可以現場開,不過目前S2也縮到南口了
為什么這里的“火車票”要加引號?這是因為真正的紙質火車票早已經消失多年了。早在2018年11月22日,海南環島高鐵啟用電子客票服務試點,紙質火車票就開始消失了。直到2020年6月20日,全國普速鐵路實施電子客票,標志著全國鐵路全面實施電子客票,傳承幾十年的紙質火車票就此消失,人們能從車站取到的只有報銷憑證了。而到了今天,就連紙質報銷憑證也退出了歷史舞臺。當然了,一些特殊列車的票據不在考慮之內。

9月30日的自助售票機
可能很多人都沒有想到,最近媒體各種嚷嚷的“火車票消失”,其實早在五年前就已經真的消失了。但是,雖然紙質火車票已經消失了這么多年,很多群眾似乎對這一情況不甚了解。
就不說2020~2023年這段時間,只說最近兩年期間,我每次在售票處取報銷憑證的時候,一些乘客看我手里摞著一沓厚厚的報銷憑證,總會有乘客過來問我如何取火車票,還讓我幫他取。

9月30日的鐵路售票處
這個時候,我就直接化身“電子客票義務宣傳員”,算是順便給工作人員減輕一些工作壓力。我會直接和乘客說:“現在已經沒有火車票了,我手里拿著的是報銷憑證,這個東西是坐不了車的,您如果買了票,直接刷身份證就可以,因為現在身份證就是車票,車票就是身份證。如果您有報銷的需求,我可以幫您取報銷憑證?!?/p>
鑒于傳統紙質火車票的印象深入人心,為了便于表述:☆☆☆☆☆以下將真正的紙質火車票和近幾年才誕生的紙質報銷憑證統一稱為火車票,不在行文表述上加以區分☆☆☆☆☆。
和其他專注于收集紅票、特定車次與站名票、“錯版票”、早期硬紙板火車票等等的收藏者不同,我個人存的車票,主要以新線開通為主,外加平時各地游歷攢的,或者是特別票。至于硬紙板火車票,乃至于更早的火車票,因為時代過早,也沒有專門收集。

著名的“東方紅-太陽升”
當然了,鐵路愛好者日常喜歡收集的火車票,我也有小部分收集,比如國慶當日的“團結-富裕”車票、各種“L”“W”車次車票、北京冬奧限定票、只能在售票窗口才能打出來的部分車票等等。
當時還能打出非實名火車票


北京冬奧背景票
我正式開始成體系收集火車票,還是在2019年的時候,至今6年時間,足足收集了500多張火車票。2019年以前的車票倒是也有,但當時沒有開始成體系地收集。

車票雖然攢了一堆,但我一直沒怎么整理過。鑒于“火車票時代”已經結束,于是這幾天整理了一通,發現其中不少值得一說的票。
新線開通的火車票實在是太多了,包括沒坐的一些線路和車站,收藏了50多條線,無法一一展示,只挑一些有重大意義的。這里面,沒特殊說明的車票,都是我現場坐過的,至于沒坐過的“云乘車”,我會特別標注的。
京雄城際北京段(北京-大興機場)首發車票,這也是我正式收集火車票的開端。

銀蘭高鐵銀中段(銀川-中衛)首發車票,這是寧夏的第一條高鐵,當天也是寧夏正式啟用電子客票的日子。

格庫鐵路(格爾木-庫爾勒)新疆段首發車票,格庫鐵路上有一個依吞布拉克站,這個站點只在開通當日發售了一次車票,此后就不辦客了。目前格庫鐵路客運已經全線拉通,但依吞布拉克站還維持常態,也算當日絕版限定。

京雄城際(北京-雄安)全線開通的首發車票,這張票當時太難搶了,突然放票,對外售票數量極少,開售后3分鐘內便售罄。也是運氣過好才搶到,后續檢票的時候,我也是第一個持票通過閘機的,相當于我是京雄的第一位乘客。如果進站數據現在還保留著,這個應該是可以在系統中查到的。

川藏鐵路拉林段(拉薩-林芝)開通首發車票,其實是張紀念票。當時順便還在林芝站取了一張建黨百年的“南湖·1921”的車票,當然這趟車我沒實際乘坐,因為7月1號當天我還在日喀則。其實這張“南湖·1921”車票也不是該車的首發車票,因為該車的開行日期和拉林鐵路開通是同一天。

中老鐵路(昆明-萬象)全線開通首發車票,與其說是車票,不如說是邀請函+紀念票,票證樣式和一般的車票不同。
和若鐵路(和田-若羌)開通首發車票,這張車票的來歷非常特殊。2022年是疫情特殊之年,那一年整個出行局面非常不利。4月的時候,我剛參加完黃黃高鐵開通活動,回到北京之后不久,北京疫情進一步加強。我當時就有預感,和若鐵路可能會在5月或者6月開通運營。鑒于當時新疆防疫政策的特殊性,為了保證進新疆的時候是綠碼,我在4月下旬的時候就提前撤離了北京,來到了一個疫情相對安全的區域,待了一段時間。等收到和若鐵路開通消息的時候,直接以“安全身份”進疆,安全抵達新疆和田。在和若鐵路開通的時候,和若公司王盡忠書記知道了我的經歷后,王書記自費購買了一張車票并贈予我?,F在回想起來,都是十分感慨。這么說來,我可能是當時和若鐵路開通現場,唯一一個疆外過來的。

中老鐵路國際旅客列車首發車票,現在的中老跨境車次,還是這種車票樣式。

川青鐵路成鎮段(成都-鎮江關)首發車票。
川青鐵路鎮黃段(鎮江關-黃勝關)開通首發車票,黃龍九寨站開通運營,這幾年這條線在旅游旺季簡直是爆火,聽說最近黃龍九寨站開始擴建站房了。

防東鐵路(防城港-東興)首發車票。

銀西高鐵(銀川-西安)開通首發車票,這張首發票當時也比較難搶,我只靠候補搶到一張銀川到慶陽的票,沒搶到全程,意外的是當時在銀川站自助售票機取出來是紅票。

銀蘭高鐵(銀川-蘭州)全線開通首發車票。
蘭張高鐵蘭武段(蘭州-武威)首發車票。
集大原高鐵(烏蘭察布-大同-原平)紀念車票。
渝昆高鐵渝宜段(重慶-宜賓)紀念車票。

京港高鐵安九段(安慶-九江)首發車票。

日蘭高鐵曲莊段(曲阜-莊寨)、莊蘭段(莊寨-蘭考)、日照段首發車票,只有日曲段沒有集齊。



京哈高鐵京承段(也就是京沈高鐵京承段/北京-承德)首發車票,當時因為北京順義疫情的原因,沒敢去坐首發。但是事后回首,其實當時坐了也沒啥問題,因為當時很多車迷都去坐了。當然這是后話了,標準的“事后諸葛亮”,如果當時出了事,我現在就是另一種說辭了。

雖然當時京沈高鐵首發列車沒有坐成,但是當年4月底京沈高鐵進北京站的首發列車坐上了,還是8車8F。

還有當年的朝凌高鐵(朝陽-凌海),這條線路可以視為京沈高鐵大連連接線。

還有一些里程較短線路的開通首發車票,喀赤高鐵(喀左-赤峰)、京張高鐵延慶支線、津興城際(天津-大興機場)、荊荊高鐵(荊門-荊州)、鄭開城際宋開段(宋城路-開封)、武漢東站。




張吉懷高鐵(張家界-吉首-懷化)、沈佳高鐵牡佳段(牡丹江-佳木斯)、京港高鐵贛深段(贛州-深圳)首發車票。當然了,由于12月6日一天之內開了兩條高鐵,我自然只能去其中一條,當時去的是張吉懷,至于牡佳只能買票“云首發”了。

一天之內同時開通多條鐵路、啟用特殊站點的情況,在中國鐵路十分常見。由于分身無術,我自然只能去其中一個。沖突路線雖然去不了,但是打票還是要“應打盡打”。
比如新疆兵團城市阿拉爾通鐵路的那天,阿阿鐵路(阿克蘇-阿拉爾)開通運營,我去了阿拉爾。但是在同一天,新成昆鐵路冕米段(冕寧-米易)也開通運營了,我在南疆,自然去不了大涼山。

比如2022年6月20日,濟鄭高鐵濮鄭段(濮陽-鄭州)、鄭渝高鐵襄萬段(襄陽-萬州)開通運營,鄭州航空港站和更新后的北京豐臺站正式投入啟用。我當時只能去濟鄭高鐵活動現場,鄭渝和豐臺就沒法去了。雖然北京豐臺站開通當天無法參加,但后續還是和一位朋友買了一張北京豐臺站開通紀念車票,以作收藏。

同樣的還有不再提供紙質報銷憑證前開通的最后兩條高鐵——沈佳高鐵沈白段(沈陽-白河/長白山)和襄荊高鐵(襄陽-荊門),這兩條高鐵于今年9月28日開通。這兩條高鐵開通的時候,我都沒有去現場,因為當日我在貴州花江峽谷大橋開通現場,算是一個小小遺憾吧。但后續我還是和一位東北的朋友,買了一份沈白高鐵開通紀念冊。

感覺和東北好像很無緣的樣子
好幾條涉及東北的線路平時都重點關注了
結果真正開通的時候因為各種原因沒去成
電子客票全面啟用以及紙質報銷憑證停止提供,大背景是“無紙化”,這也是技術更迭以及時代變遷的必然走向。
多年以后,人們不經意間推開抽屜,看到那些斑駁的車票,或許可以回憶起中國鐵路的一段特殊歷史。
END
本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環行星球立場。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請后臺聯系。
原標題:《一項福利結束了,紙質火車票消亡,它給我留下了500張》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