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笆逦濉比绾伟l力?《解放日報》連續六論剖析六大關鍵點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明確定調:“十五五”,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
中國式現代化中,上海有“龍頭帶動”和“示范引領”的使命;當下的特殊形勢下,更要在關鍵領域“為國擔當,勇為尖兵”。
在很多意義上,“十五五”是上海的發展關鍵期,亦是重要窗口期。
全面發力,如何發力?
10月25日起,上海市委機關報《解放日報》連續刊發6篇“論全面發力‘十五五’”系列評論員文章,聚焦六大關鍵點,闡述未來五年的前進之道。
1、識變應變
全面發力,首先要善于識變、應變、求變,進而在關鍵領域勇為尖兵,在大變局中勇立潮頭。這需要強大的戰略定力,也需要充分的戰略敏捷。
論定力,任憑風浪四起,我們要堅定不移在國家戰略全局中察長遠、觀大勢,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把發展放在自己的力量基點上,以自身努力的確定性對沖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對正確的戰略方向,要有充分的信心;對艱巨的戰略任務,要有長期主義的恒心。
論敏捷,則要對一些重大變量——比如大國博弈局勢、技術演進趨勢、人口和社會結構變化趨勢等——保持敏銳關注,對現實中的具體問題保持敏銳關注,持續加強未雨綢繆的前瞻研判和戰略預知,隨時打出主動仗、下出先手棋。

2、戰略優勢
經過多年實踐,上海已逐漸構筑起龍頭帶動優勢、改革開放優勢、科技和人才優勢、治理現代化優勢等一系列戰略優勢。作為“龍頭”,上海的重要使命,就是進一步放大上述優勢。
這意味著,上海始終要對自己有更高要求——不僅要局部突破,更要系統集成;不僅要短期見成果,更要長期建機制;不僅要釋放具體的改革紅利、培育增長動能,更要在深層次開展富有預見性的探索和突破,為國家試制度、測壓力、探新路。
“五個中心”,要著重在離岸和跨境金融、全球供應鏈管理、企業“走出去”綜合服務、全球大宗商品交易等核心功能上重點布局、發力突破,在人工智能等頭部競爭領域進一步搶占先機,在數據跨境流通等敏感領域加快探索。同時,要在聯動協同中提升整體能級,尤其要注重發揮科創中心的引領作用,強化金融中心的賦能作用。
首創性改革、引領性開放,取得前期成果之后,應尤其注重推廣延伸,超越“首單”“個案”、形成豐富案例,通過應用的放量來實現優勢的放大。
——《放大戰略優勢 強化龍頭擔當——論全面發力“十五五”②》

3、科創效能
“為國擔當,勇為尖兵”的首要領域就是科技創新?!笆逦濉保P鍵還在“效能”二字。
其一,全力投入。既要聚焦,要瞄準真正的“高風險高價值”領域,展現高超的戰略敏捷、戰略眼光;還要足額,尤其對于基礎研究、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要在資金、時間、探索空間、配套服務等等方面提供足夠的“耐心資本”,讓尖端人才心無旁騖。
其二,全鏈加速。變革面前,不僅要“醒得早”,還要“起得早”“動得早”,還要“動得快”。金融、政策、監管等方面,都要有服務于創新全鏈條的加速機制。也要破除各種不必要的限制、障礙、堵點,切實以市場化的標準,把創新成本降下來。
其三,全面協同。創新成果的持續涌現,也往往來自方方面面的協同支撐,有賴于良好的營商環境、社會環境、輿論環境。圍繞創新的布局和努力,不只是少數“尖子生”和幾個專業部門的事,更是全社會的事,是需要“上下同欲”的事。
——《提升創新效能 搶占科技“制高點”——論全面發力“十五五”③》

4、轉型升級
持續深入轉型,才能構造現代化產業體系,強化高端產業引領功能。對上海來說,制造業、服務業的進一步轉型升級,是重中之重。
轉型升級,方向要更清晰,布局要更聚焦,服務要更高效。這意味著更高超的取舍之道——有些必須要做,不能什么都做;也意味著更深入的改革之道——要堅決降本增效,培育良好生態。
上海要做什么?很明確,當下競爭博弈的核心領域,比如高端制造業,理應占據重要分量,相應地,三大先導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等,都有明確賽道。同時,作為服務功能占主導的城市,為上述產業提供服務的生產性服務業、知識密集型服務業,以及凸顯更高品質、體現強大帶動力的生活服務業,也是上海需要著力的部分。兩相結合,構成了“十五五”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
強大的動能,來自面廣量大的富有活力和創造力的企業,以及從中成長出來、并具有強大帶動力的龍頭企業。一個綜合成本低、營商環境優的城市,才能真正營造起這樣的良好生態。真正的富有成效的轉型,最終一定要到一個個具體的企業身上、到具象的經營過程中問需求、解難題、找答案。
——《深化轉型升級 培育強大動能——論全面發力“十五五”④》

5、釋放活力
中央“十五五”規劃建議稿中,“活力”二字出現8次,分量不可小覷。
充滿活力,才會擁有內生動力。而要激發活力,除了必要的刺激性政策工具,更基礎的還是千方百計減少限制性措施,通過理順市場機制、放開市場準入、鼓勵公平競爭,確保資源順暢流動。
從大力提振消費到擴大有效投資,從促進資源高效配置到提升治理效能,從培育一流企業到培養一流人才,“十五五”的方方面面都不同程度面臨進一步暢通渠道、拓展空間、提升包容度的需求。對一些重點領域出現的新變化、新需求、新趨勢,尤其要展現充分的包容性,在“放”字上做足文章。
歸根到底,強大國內市場的過程,不僅要做“加法”,更重要的是順應變革趨勢,做“變法”、做“減法”。
——《清除障礙堵點 有效激發活力——論全面發力“十五五”⑤》

6、盡力而為、量力而行
建設“現代化人民城市”,始終要著眼最具體、最迫切現實問題,以高度負責、高度務實的精神回應群眾急難愁盼,不務虛功、不折不扣。同時,也要不斷地在“解決一個問題”之后“解決一類問題”。這就要有遠近結合的思路,要立足當下但不能只顧當下;特別是在政策設計時,不只考慮“量”,還要考慮“質”、考慮“結構”、考慮綜合利益和綜合成本。
“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今天的各項舉措都要考慮現實條件,不能脫離實際、盲目快上,也不能滿足于表面繁榮、忽視內在機理。同時,更要在發力的渠道、策略上做文章,尤其是充分調動市場和社會力量,用創新的辦法解決問題。這又回到老問題——處理好政府、市場、社會的關系,匯聚合力、激發活力,將是解決許多問題的鑰匙,也是詮釋“現代化”的關鍵。
——《盡力而為 量力而行 匯聚合力——論全面發力“十五五”⑥》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