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英偉達市值突破5萬億美元,“AI泡沫”在什么情況下會破裂?

截至目前,英偉達總市值已經突破5萬億美元,一家英偉達公司的市值約等于美國2024年GDP的16%。
過去三年,成為英偉達股價與市值大漲的重要時間點。10月29日,英偉達2025年的年內漲幅為54.13%,2023年和2024年的年內漲幅分別為242.63%和171.05%。三年前,英偉達的總市值不足4000億美元,如今已經成為全球第一高市值公司,短短三年時間,英偉達的總市值增長了10倍以上。
英偉達突破5萬億美元市值的背后,或意味著AI正掀起了新一輪的全球技術革命。前幾輪的技術革命分別是PC時代、智能手機時代、電動車時代等。如今,AI和機器人正成為全球市場炒作的新風口。
AI到底存不存在泡沫?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在什么情況下才能夠稱得上“泡沫”?
第一種判斷方法,新技術會否帶動大量企業發展,并且形成相關產業鏈的快速發展。如果只局限于某幾家公司的發展,并未帶動相關產業鏈的發展,沒有形成規模化、產業化的協同效應,那么局部炒作的現象,可能會形成泡沫。
第二種判斷方法,觀察該行業領域是否存在龐大的市場需求,是否與各產業深度捆綁聯系。
一項新技術,可能會顛覆原有的商業模式,帶來更高效率的生產。當新技術誕生之后,往往會產生出龐大的市場需求,從而帶動相關行業的強勁發展。其中,我們可以從相關龍頭公司的資本支出可以獲知市場的實際需求情況。當資本支出持續增長,甚至呈現出資本支出增速提升的趨勢,那么也說明了市場潛在的需求比較旺盛。
第三種判斷方法,要看上市公司或者行業板塊的盈利增速水平,可否跟得上估值提升的速度。
針對高速成長的企業,判斷它們的估值水平不局限于常規的PE或PB指標,可以引入PEG、遠期市盈率等指標。判斷它們估值是否合理,一方面觀察PEG指標是否維持在一個比較合理的數值,例如PEG為1左右,50倍的估值對應的是50%的年盈利增速;另一方面觀察上市公司的遠期市盈率是否顯著下降。例如,今年某上市公司的市盈率(TTM)為120倍,但2026年和2027年遠期市盈率會否顯著降至5、60倍,甚至是3、40倍的水平。
雖然英偉達總市值已經突破了5萬億美元,但隨著公司盈利能力的顯著提升,相應的估值水平也明顯下滑。按照目前英偉達的市盈率(TTM)計算,已經高達近60倍的估值水平。然而,如果公司的盈利能力保持較快的增速,那么明后年公司的遠期市盈率可能會降低至3、40倍的水平。
第四種判斷方法,內外部政策環境、市場環境是否支持估值溢價的長期存在。
目前,英偉達等科技巨頭獲得較高的估值溢價,除了自身所處的行業屬于高景氣領域外,還與美聯儲降息、全球寬松預期等因素有關。
繼去年三四季度美聯儲降息之后,今年9月、10月美聯儲繼續開展降息的動作。在美聯儲步入新一輪降息周期的影響下,高景氣行業更容易獲得更高的估值溢價空間,特別是對英偉達、博通等公司,估值溢價優勢更加明顯。
在多方面因素的刺激影響下,進一步推動AI龍頭公司的估值提升。若美聯儲降息步伐放緩,甚至暫停了降息的步伐,那么可能會導致龍頭公司的估值溢價下降,無法享受高溢價的估值定價。
在現階段內,AI依然是高景氣的行業領域,從各巨頭的資本支出、市場實際需求來看,短時間內AI仍處于高增長狀態。什么時候公司的盈利增速水平遠遠跟不上公司的估值提升速度,而且兩者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那么這個時候需要警惕估值泡沫的破裂。除此以外,經歷了高速發展之后,在大規模擴張的影響下,相關產業出現需求顯著減少,產能明顯過剩時,也將意味著投資風險的到來。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