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摩根士丹利邢自強:牛市是政策、企業和資金面信心修復的結果,但需進一步改革以持續
“盡管中國當前面臨外部貿易摩擦和內部經濟增長放緩的雙重壓力,但對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的信心比去年更加強勁。”在10月28日舉行的2025金融街論壇年會上,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分享了近期與外資交流后的感受。
邢自強表示,盡管面臨內外挑戰,但外資對中國資本市場的信心已較去年明顯增強,這背后是政策、企業韌性及全球資金對美元資產“祛魅”所帶來的三重驅動力。

10月28日舉行的2025金融街論壇年會上,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作現場演講。澎湃新聞記者趙利新 圖
在邢自強看來,從去年9月下旬以來,市場信心的回升有比較堅實的基礎,這主要經歷了三方面的脈沖式改善。
首先,官方決策層打破思維定式,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改革,例如擴張性財政政策、解決地方債問題,以及將財政和金融資源轉向支持消費而非僅支持投資。這些努力取得了一定效果,使宏觀層面更有底氣。
其次,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中國企業家的堅韌生命力、產業創新能力,以及中國在下一階段全球競爭格局的掌控力被資本市場進一步認知。大家逐漸意識到,中國并非上世紀末本世紀初的日本,而是在諸多新興行業后來居上,這提升了投資中國的信心。
此外,從今年年初以來,美國政策的不可預測性和不穩定性,讓市場難以捉摸。過去十幾年,美元走強和美國資本市場走強形成了“一枝獨秀”的局面,但現在開始出現對美元資產祛魅的漸進過程。全球資本和外資企業對投資中國資產的興趣有所回升。
“這些變化反映了政策面、企業面和資金面的三重‘覺醒’效果,推動了資本市場信心的系統性修復。”邢自強說,政策面打破思維定勢,明確發展是硬任務;企業面在內外考驗下堅持練內功、重創新和出海;資金面全球對美元例外論祛魅,推動對中國資產的再次配置。中國自身機構和個人對資本市場的興趣也回升了。
邢自強認為,當前牛市是政策、企業和資金面信心修復的結果,但需進一步改革以持續。例如,提升上市公司分紅回購比例,加強企業治理改革,推動“水牛”向“制度牛”轉變。港股和A股市場應在“十五五”規劃中通盤考慮,香港金融中心地位可成為一個地緣政治緩沖,而A股市場應更重視硬科技,讓資本市場創新上下游形成合力。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