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高市早苗在安倍影子下拉攏特朗普:“不平等條約”與前途未卜的稀土協議
“抱歉,開始得有點晚。”日本首相高市早苗10月28日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式會談時,開場便道歉,但隨即話鋒一轉,“剛才在特朗普總統的房間里看棒球。現在(由日本選手大谷翔平效力的)道奇隊以1比0領先藍鳥隊。”特朗普和身旁的美國代表團成員都笑了起來。
在東京元赤坂的迎賓館,高市早苗與特朗普首次進行面對面會談,歷時約40分鐘。高市向特朗普贈送了已故前首相安倍晉三的高爾夫球桿,考慮到特朗普喜歡金色,還特別贈送了一套用金澤金箔鍍制、印有特朗普名字的高爾夫球和球座。
特朗普與安倍晉三曾建立起良好的私人關系,高市自詡“安倍繼承者”,這場日美首腦外交似乎仍在安倍的影子中進行。據《朝日新聞》報道,特朗普對高市說,安倍經常談到她,“在見面前,我就聽過很多關于您的出色評價,相信安倍也會為高市首相的就任感到非常高興。”

當地時間2025年10月28日,日本橫須賀,美國海軍基地,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和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登上美國海軍“喬治·華盛頓”號航空母艦。視覺中國 圖
當天,日美雙方簽署了兩份措辭含糊的文件,一份是切實落實日美關稅協議的文件,另一份則是關于確保稀土等重要礦產及強化供應鏈合作的框架文件。
南開大學日本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張玉如對澎湃新聞(www.ditubang.cn)表示,日美簽署的關鍵礦產和稀土供應協議屬于“長線”布局,為未來擺脫對中國的依賴做準備。但是短期內,日本經濟對于中國的依賴性依然非常強,日本不會緊隨美國步伐抗衡中國。而且,“中國因素”也是日本對美博弈的重要砝碼。
正如高市早苗24日在施政演說中所言:“中國是日本的重要鄰國,需要構建建設性、穩定性的雙邊關系,但兩國在安全領域仍有一些懸而未決的事項。 ”
“皮卡外交”與登上航母
特朗普在日美首腦會談的開場中表示:“我們是最穩固的同盟國。”“日本正在大幅增強軍事實力,美國正從日本接到大量新的軍備訂單。”他對日本表示感謝。高市表示,希望與特朗普一起打造日美同盟的“新黃金時代”。
兩人從會談到午餐,再到一起訪問美軍橫須賀基地,登上美國核動力航母“喬治·華盛頓”號,對外呈現出融洽氛圍。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告訴媒體,高市早苗已宣布將提名特朗普競爭諾貝爾和平獎。
28日晚,高市早苗在首相官邸對日媒表示:“通過在廣泛領域進行坦率的討論,取得了重大的成果。我確信能夠將日美同盟提升到新的高度。”
特朗普政府上臺后,一直要求包括日本在內的亞洲盟友增加防衛費支出,強化防衛能力。今年3月,美國防長赫格塞思在與日本時任防衛相中谷元會談時直言: “我們想要知道日本將如何與美國一道采取行動”,敦促日本提升防衛能力。6月,美國國防部提出,包括日本在內的亞洲盟友要將國防開支提高到GDP的5%。
在特朗普到訪3天前,高市早苗發表施政演說,表示將進一步強化日本的防衛體制:把原定2027年度實現的“防衛費占GDP2%”的目標提前至本年度完成,并在2026年年底前修訂安保三文件。這無疑是美國所樂見的,但分析認為,目前尚無穩定的資金來源支撐日本防衛費的增加。
據路透社報道,日本還計劃購買更多福特F-150皮卡卡車。這一想法最初是由特朗普提出的,該車型被他稱為美國的“熱門車型”。28日,日美首腦會晤當天,一輛F-150皮卡就停在東京迎賓館外展示。消息人士稱,由于F-150車型過于寬大、耗油量高,不適合大多數日本駕駛者使用,因此這些車輛可能會被用于掃雪作業等用途。
在距離特朗普訪日還有2天時,高市早苗與特朗普進行首次通話。據日本首相官邸信息,高市在通話時強調:“加強兩國同盟關系是政府的‘最優先事項’”。在這一系列“鋪墊”之后,日美首腦會晤進入正題。
國際基督教大學國際關系教授、日本國際事務研究所訪問學者斯蒂芬·納吉對《時代》雜志表示:“高市必須讓特朗普相信,日本是實現‘讓美國再次偉大’戰略中的關鍵伙伴。”

當地時間2025年10月28日,日本橫須賀,美國海軍基地,美國海軍“喬治·華盛頓”號航空母艦上,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左)向美國海軍人員發表講話后揮手致意,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右)在一旁觀看。視覺中國 圖
“非常公平的交易”?
28日中午,日美首腦進行工作午餐會,白宮公布的菜單顯示,美國產的大米和牛肉呈上餐桌,此外還有高市家鄉奈良縣的蔬菜。“日美伙伴關系也體現在午餐上。” 美國駐日大使格拉斯在社交平臺X上如此形容。
在今年9月達成的日美貿易協議中,日本將加快實施“最低準入”大米計劃,將美國大米采購量增加75%,并購買包括玉米、大豆、化肥、生物乙醇以及其他美國產品在內的美國農產品,總額達每年80億美元。這份協議還包括日本政府同意向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但是目前為止尚未確定任何投資項目。
此前,雙方并未公開討論5500億美元投資承諾的具體細節。作為巨額投資的回報,日本出口商品將享受15%的關稅稅率,這一稅率低于特朗普最初威脅征收的水平。當時,兩國對該投資的表述存在差異。特朗普將5500億美元描述為其政府可自由支配投資的資金,其中90%利潤歸美國所有。日本前首相石破茂則表示日本將提供投資、貸款和貸款擔保的組合方案,并將其定位為支持日本企業在美國項目的舉措。
圍繞5500億美元投資,日美雙方28日發布《日美投資合作聯合事實清單》,四大重點投資領域分別為:核能等能源、面向人工智能(AI)的電力開發、AI基礎設施強化以及關鍵礦產。文件指出,日本共有8家企業對這些項目的“組建與參與”表示了興趣。若將聯合文件中列出的各項目的最高投資規模合計計算,總額約為4000億美元。
日本經濟產業大臣赤澤亮正在當天的記者會上被問及首個項目,他僅表示:“希望花必要的時間,確保項目能讓兩國都受益。”
特朗普在會談中提到這筆投資時說:“這是一筆非常公平的交易。”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27日接受《日本經濟新聞》采訪時強調,5500億美元的對美投融資計劃是對國家項目的投資,“日本的損失風險將為零”。
針對這筆巨額投資,日本國內的質疑聲不少。據《朝日新聞》報道,在9月12日舉行的日本參議院預算委員會上,有在野黨議員提出擔憂,稱日本對美5500億美元投資是“令和時代的不平等備忘錄”。
對美投資的備忘錄中,開頭寫明“美國總統將從投資委員會推薦的名單中選擇投資對象”,投資委員會由美國商務部長擔任主席,日本則作為提供建議的“協商委員會”成員參與其中。立憲民主黨議員高木真理指出,日本無法直接選擇投資對象,“若選擇不投資,會否以對等關稅作為懲罰?這不就是不平等嗎?” 當時赤澤亮正反駁:“內容并非所謂不平等條約”。
作為更廣泛的雙邊貿易協議的一部分,投資領域還包括液化天然氣(LNG)。過去幾年,日本不斷增加對美國液化天然氣的采購,試圖擺脫對主要供應國澳大利亞的依賴,并為與俄羅斯“薩哈林-2”油氣項目的長期合同到期做準備。
10月24日,日本最大的城市燃氣公司東京燃氣就與美國阿拉斯加LNG項目簽署了初步協議,每年購買100萬噸LNG。據路透社28日報道,日本一名高官表示,為抑制電價上漲,日本希望繼續進口薩哈林-2的LNG,因為從俄羅斯運送到日本僅需幾天,而從阿拉斯加運送需約一周,從美國墨西哥灣沿岸運送則需約一個月。

當地時間2025年10月28日,日本東京,赤坂迎賓館,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左)與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抵達簽字儀式現場。視覺中國 圖
合作強化稀土供應鏈
日美首腦28日簽署的另一份框架文件中,雙方同意“支持對日美國內產業極為重要的原材料及加工后的關鍵礦物與稀土的供應”。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兩國將成立部長級磋商機制,從稀土的開采、冶煉到加工領域,遴選由雙方共同出資的項目,加快構建擺脫對中國依賴的供應鏈。
據路透社報道,高市早苗和特朗普28日在公開發言中并未直接提及中國,但中國負責全球逾90%的稀土加工,這令美日兩國都對各自的礦產供應鏈感到擔憂。
10月28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表示,關于稀土出口管制政策,中方已多次闡明立場。中方相關措施是對出口管制體系的規范和完善,符合國際通行做法,目的是更好維護世界和平和地區穩定,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
據日媒報道,通常建立完整的稀土供應鏈需要以10年為單位的長期努力。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JAMSTEC)等機構將于2026年1月開始在南鳥島近海進行稀土的試掘作業。這將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戰,科研團隊計劃從約5500米深的海底采集含稀土的泥漿,但技術門檻極高。
此前,美國與澳大利亞10月20日達成一項協議,將共同投入數十億美元用于關鍵礦產(包括稀土)的聯合項目。據《紐約時報》報道,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澳大利亞目前有89個活躍的稀土勘探項目,遠超其他任何國家。但找到稀土的地質礦藏僅僅是個開始,獲得新礦的開采、建設一座礦山需要數年時間,建立冶煉廠以從礦石中分離出稀土元素又要耗時數年。
本周,美國還與馬來西亞、泰國分別簽署了類似的稀土供應框架備忘錄。日美首腦28日簽署的文件參考了美澳的文件模版,同時美日澳等將推進供應鏈多元化的合作。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