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科創成長層“上新”:首批新注冊企業首日漲勢喜人,禾元生物大漲213%
科創成長層首批新注冊企業上市首日迎來“開門紅”。
10月28日,上交所科創板科創成長層首批新注冊企業上市儀式在上海舉行,武漢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禾元生物”,688765)、西安奕斯偉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西安奕材”,688783)、廣州必貝特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必貝特”,688759)等3家企業正式上市。
從上市首日表現看,3家企業悉數大漲。其中,禾元生物開盤上漲202.82%,截至收盤漲幅擴大至213.49%,全天成交量3432.29萬股,成交額27.82億元,換手率83.76%。
西安奕材開盤漲361.48%,截至收盤漲幅為198.72%,全天成交量1.21億股,成交額32.46億元,換手率73.42%。
必貝特開盤漲175.03%,截至收盤漲幅為74.41%,全天成交量3403.43萬股,成交額11.07億元,換手率73.25%。

公開資料顯示,禾元生物是一家創新驅動的生物醫藥企業,建立了全球領先的水稻重組蛋白質表達體系,公司OryzHiExp第三代技術平臺已實現 20-30g/kg 糙米人白蛋白表達量水平,突破了重組人白蛋白藥物的底層關鍵核心技術,具有高產量、工藝簡單、低成本、易實現規模化生產等優勢,公司在技術上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
西安奕材專注于12英寸硅片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基于2024年月均出貨量和截至2024年末產能規模統計,公司均是中國大陸第一、全球第六的12英寸硅片廠商,前述月均出貨量和產能規模在全球同期占比約為6%和7%。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是中國大陸12英寸硅片領域擁有已授權境內外發明專利最多的廠商。
必貝特則專注于研發出具有全球自主知識產權、安全、有效的創新藥物,公司聚焦于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謝性疾病等重大疾病領域,依托自主研發構建的核心技術平臺,持續開發臨床急需的全球首創藥物(First-in-Class)和針對未滿足臨床需求的創新藥物。截至2025年10月,公司研發管線中已有1款1類創新藥產品BEBT-908獲批上市,BEBT-209處于III期臨床試驗階段,BEBT-109已獲準開展III期臨床試驗,5個產品處于I期臨床試驗階段。
對于3家企業的首日集體“開門紅”,市場人士對澎湃新聞記者分析稱:“今年3月上交所修訂發行承銷業務規則,明確未盈利企業可以采用約定限售方式,網下投資者自愿報價申購,履行限售更高比例、更長期限的承諾和義務并相應獲配較多的新股,鼓勵更多‘看得準、拿得住’的專業機構在新股發行定價中發揮更大作用,促進了新股合理定價。”
安永大中華區審計服務市場聯席主管合伙人湯哲輝也對澎湃新聞記者指出,該制度創新是科創板“投融資協同改革”的關鍵突破,通過“風險與收益匹配”的市場化設計,實現了發行人、投資者與市場的三方平衡。
“其中對投資者而言,制度通過‘自主選擇限售檔位’實現‘風險分層’。公募基金、社保基金等長期資金可通過鎖定3年至5年獲得更多配股權,而短期投資者需接受低配售比例,這種差異化設計既保護了專業機構的長期投資收益,也促使中小投資者強化風險判斷能力,避免‘盲目打新’。”湯哲輝說。
“另一方面,網下投資者參與三家公司報價的熱情較高,投資者在鎖定期限長、比例高的A1、A2檔位報價踴躍,反映出機構對公司中長期投資價值的認可。”上述市場人士進一步指出。
披露信息顯示,禾元生物、西安奕材、必貝特3家公司網下限售股數占網下發行股數的比例均超過了50%。其中,禾元生物最終網下限售股數占網下發行股數的61.42%;西安奕材的最終網下限售股數占網下發行股數的55.40%;必貝特最終網下限售股數占網下發行股數的50.67%。
不過,該市場人士同時提醒投資者,差異化限售配售安排下,未盈利企業上市初期限售比例預計相對更高,需警惕新股投資風險,堅持理性投資理念,避免“炒新”“一夜暴富”等非理性心態。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