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閻 志丨《吾誰與歸》系列【三】

從《古老的大陸》《回望大東北》
到《日出日入》《和光同塵》《吾誰與歸》三部
之歸去來兮?吾誰與歸?

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全球人類文明對話研究中心
以已有的科學技術和實踐經驗為工具,縱觀人類走過的漫長歷程,人類對自身本文的探索大概經歷或正在經歷著兩個戰(zhàn)略階段:一是通過超越自然的方式實現對自身的超越,二是通過回歸自然的方式實現對自身的再超越。其第一階段的本質是以類的面貌之覺醒,是人類的感覺及感覺的人類時代。其第二階段的本質是自然的復活,是人類同自然完成了的本質的統(tǒng)一。而其中的哲學命題是,人類是獨立的自由自在的本體,還是從屬于大自然,只是自然宏大敘事中的偶然部分?
人類的經典理論認為:人的本質,即人的社會屬性,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實踐是人的本質,技術作為人類改造世界實踐的工具化延伸。這種思想把人類的自然屬性排斥在外,甚至認為自然屬性是低級的卑微的。
而最新的科學探索證實,人的身體里的每一個原子都來自138億年前的恒星爆炸,人類每時每刻都在呼吸宇宙的吐納,心跳是星云的脈動,深夜里眨眨眼睛,瞳孔深處是超新星的閃光。人類的最高屬性或原創(chuàng)屬性,是從屬于自然的恢弘故事。
中國上古的偉大哲人老子在《道德經》中說:“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老子的“歸根曰靜”闡述的正是人類對自身的超越。“歸根”是路徑,“靜”是價值或大道。老子在上古時代發(fā)表的五千言《道德經》,穿透了整個人類的思想歷程,至今仍放射著睿智的光芒,老子開創(chuàng)了人類思想批判和自我超越的先河。
閻志教授的攝影作品一以貫之,充滿著東方古老哲學思想,聚焦五千多年中華文明構建的人文關懷、天人合一、天地敬畏、多元一體之磅礴格局和持久綿長的憂患意識。凡影像文字,都表達著對生存和發(fā)展的深刻反思和憂患意識。他在攝影畫冊的扉頁上向我們發(fā)出呼喊:“人類正在失去自己!”
“語言的邊界就是思想的邊界”,若從更大的歷史時空認識閻志的作品,可以清晰的感受到他始終熱淚盈眶地懷抱一顆赤子之心,以他的影像范式、語言本文、東方思維和空間坐標,進行不懈的追問,“我們是誰?從哪里來?往哪里去?”
閻志教授的《日出日入》《和光同塵》《吾誰與歸》三部及《古老的大陸》《回望大東北》已經由全球人類文明對話研究中心隆重出品,北京雅昌傾情印制。凡此五卷,將參加法國阿爾勒、意大利威尼斯、美國職業(yè)攝影師協會及堪薩斯大學等方面的全球性文化藝術交流及對話活動。
閻志教授《吾誰與歸》系列【一】【二】【三】共推薦325幅攝影作品,引發(fā)國內外有關方面的廣泛關注。在此特別致謝:法國阿爾勒國際攝影節(jié)、美國職業(yè)攝影師協會、美國堪薩斯大學、中國對外文化集團等方面!特別感謝:澎湃新聞、搜狐、百度、360、雅昌、紀實影社等公共平臺及廣大攝影界和讀者界朋友!
全球人類文明對話研究中心
2025年10月28日






















































































































.相關推薦.

從《古老的大陸》《回望大東北》到
《日出日入》《和光同塵》《吾誰與歸》三部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