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人民網評“空嫂”稱呼引質疑:讀懂網友對標簽化現象的不滿
近日,春秋航空被卷上風口浪尖。起因是,該企業宣布啟動“空嫂”專項招聘,面向已婚已育女性開放客艙乘務員崗位,年齡放寬至40歲。對此,有網友發問,為何叫“空嫂”,不繼續叫“空姐”?
春秋航空此次招聘放寬年齡限制,值得肯定。這種有益的嘗試,有利于更多女性從事空姐這個職業。
其工作人員也解釋道,“(此舉)是為了和未婚未育應聘者進行區分”“就崗位工作性質、工作內容等而言,空姐和空嫂是沒有區別的,此舉旨在優化客艙服務,提升旅客出行體驗”。這一解釋,較為合理,但為何很多網友并不買賬,甚至質疑該企業涉嫌歧視?
究其原因,在已有空姐這一慣用稱呼的前提下,稱某類人為“空嫂”,給人一種標簽化的嫌疑。很多網友都表示稱“空嫂”是多此一舉,比如有網友稱,“空姐本身就是職業,跟是否生育沒有必然聯系”“做個相同工作,還換稱呼?”
梳理廣大網友的表達,可發現他們并不反對已婚女性應聘空姐,也不反對春秋航空招聘已婚女性,而是反對標簽化。一旦標簽化,就可能導致某個群體被凝視、被裹挾,乃至被污名。
應該說,這些擔心并非多余。比如,一說到中年男性就貼上“油膩大叔”的標簽……這種表達固然直接而輕快,甚至可宣泄情緒,但也容易誤傷無辜。具體到“空嫂”,也許言者無意,但聽者有心,有無考慮到她們的真實感受?
年輕女性是“空姐”,年長女性是“空嫂”,以后會不會出現“空奶”?由此看,“空嫂”這一稱呼,在不經意間暴露了深植于社會的年齡與性別偏見。這種稱謂差異背后,潛藏著對女性價值的單一評判標準,并不妥當。
輿論對此的“敏感”反應值得深思,起碼提供了一個珍貴的契機,如何更有效捕捉大眾情緒,如何更精準對接社會反饋,如何在推動就業平等的同時,避免落入標簽化的陷阱?
就目前來說,應讀懂網友對“空嫂”一詞的抗拒,讀懂網友對標簽化現象的不滿,并以此凝聚共識,對于服務行業來說,專業能力與服務精神,不該被年齡、性別或婚姻狀況所定義。
有網友說:天空屬于所有懷揣飛行夢想的人。誠然,無論未婚女性還是已婚女性都有當空姐的權利,都會活出自我的追求。改變標簽化分類,讓就業更平等,讓社會更包容,讓每個人都能憑借能力活得出彩,這是人們更愿意看到的。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