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80天3人遇難,深圳大鵬半島國家地質自然公園豎“死亡警示牌”
短短80天內,3名在深圳大鵬半島國家地質自然公園登山的男子不幸遇難,引發關注。近日,有徒步愛好者在該公園網紅打卡點“望郎歸”附近看到失聯死亡案例警示牌。

深圳大鵬半島國家地質自然公園掛出了警示牌 驢友供圖
10月28日,紅星新聞記者從深圳大鵬半島國家地質自然公園管理處獲悉,該公園不是市政公園,而是山高林茂、地形復雜的自然保護地。公園內網紅打卡點“望郎歸”等屬于野景點,看似風景壯麗實則危機四伏。近三年來,公園內已發生至少229起游客遇險事故。
“死亡警示牌”:80天內3人登山失聯遇難,悲劇存在三個共同點
近日,有徒步愛好者在深圳大鵬半島國家地質自然公園“望郎歸”附近發現公園新增了警示牌,自8月10日以來發生在該公園內的三起徒步人員失聯死亡案例悉數上榜警示牌。警示牌稱:“這些悲劇存在三個共同點:單獨行動、進入未開放區域、未使用戶外徒步軟件。”
今年8月10日下午,27歲的貴州畢節男子蔡某獨自前往“望郎歸”徒步路線登山。當日下午4點半左右,蔡某抵達“望郎歸”山頂打卡,向女友發送風光照片,之后沒有音訊,當地組織多支力量搜救。10月18日,蔡某失聯超過兩個月后有人在公園發現一具遺骸,后經DNA檢測確認其系蔡某,目前蔡某的骨灰已經在畢節老家安葬。

“望郎歸”遇難者蔡某留下的最后影像
9月6日,58歲的中國臺灣男性游客魏某獨自前往深圳大鵬半島國家地質自然公園七娘山區域登山徒步,隨后失聯。9月11日,經過當地多部門聯合搜救,找到魏某遺體。隨后,警方初步調查后排除刑事案件可能。公園管理處發布的公開信息顯示,七娘山本有成熟的徒步登山路線。但是,魏某未按官方許可的徒步路線行動,而是進入高嶺古村后山未開放區域,最終不幸遇難。
10月16日,32歲的徒步者鐘某軍獨自在“望郎歸”徒步時失聯。根據其手表軌跡,鐘某軍最后出現在大鵬半島西涌到天文臺之間,出現的地點是“望郎歸”路線上的第三觀景平臺,隨后消失不見。21日下午,人們在“望郎歸”未開放區域發現徒步者鐘某軍的遺體。
10月28日,紅星新聞記者致電深圳大鵬半島國家地質自然公園管理處,工作人員表示園內“失蹤死亡警示案例”牌確為管理處設置,用作警示。該警示牌顯示,為了搜救以上三名失聯人員,先后出動了1500余人次及搜救犬、無人機等,遺憾的是三人均不幸遇難。
園方回應:三年已參與救援行動229起,網紅打卡地望郎歸屬于“野景點”
據了解,深圳大鵬半島國家地質自然公園園區面積46.07平方公里,是深圳市最大的公園,也是深圳市唯一的地質主題公園。公園內自然資源豐富,地質遺跡資源以距今約1.45億年前形成的古火山遺跡和海岸地貌為主體。

七娘山徒步步道 圖據深圳大鵬半島國家地質自然公園
公園內七娘山海拔869.7米,是深圳第二高峰,森林覆蓋率98%。公園管理處工作人員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七娘山山體并非全部都在公園范圍內,有一部分并非公園管轄區。被徒步愛好者譽為網紅打卡點的“望郎歸”山峰海拔約434米,有壯麗的海景以及豐富的海蝕地貌,在山頂可以看到絕美的日落海景,因此受到戶外運動愛好者的追捧。
但值得注意的是,“望郎歸”區域在公園范圍內屬于未開放區域。公園管理處稱,“望郎歸”片區為火山巖,靠近海岸,存在峽谷、落石等嚴重風險。
據公園管理處介紹,“望郎歸”等屬于野景點,看似風景壯麗,實則危機四伏。這些區域沒有成形道路、沒有手機信號、沒有應急救援設施,只有崎嶇難辨的野路和意想不到的懸崖險灘。管理處已設置大量警示牌,并開展常態化巡查勸阻,但仍有游客冒險前往,一旦發生意外,后果不堪設想。

七娘山徒步路線。圖據深圳大鵬半島國家地質自然公園
自2023年以來,深圳大鵬半島國家地質自然公園管理處已參與救援行動229起。很多游客因體力不支、缺水、迷路或天黑被困而求助,雖大部分有驚無險,但獨自闖入未開放區域的行為,無疑是將自身置于極大的危險之中。
公園管理處再次鄭重呼吁:請務必遵守公園管理規定,全程在已開放的游覽線路上活動,不擅自進入未開放區域;請務必結伴同行,相互照應,切勿獨自冒險登山;請務必做好充分準備,攜帶足夠的飲水、食物和照明設備,并確保手機電量充足。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