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視頻|黎明:如何看待網友對林黛玉“叛逆者”形象的二創
弱不禁風的林妹妹,同時也是一位叛逆者,網友們將她和同樣反叛的孫悟空組成了“圣黛”CP。如何看待這一CP?本期視頻,四川師范大學影視與傳媒學院副教授黎明將談談《紅樓夢》中林黛玉這一人物形象。
我曾在網絡上刷到了一個乍看讓人驚掉下巴,但細想又覺得很有趣的CP:孫大圣和林黛玉的“圣黛”CP。
這一CP為什么能迅速走紅和受到網友們的喜歡呢?我想,除了他們倆都是古典名著中少有的至真至誠、“質本潔來還潔去”的人物,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們倆都是叛逆者。
孫大圣的叛逆眾所周知,而林妹妹的反叛卻不那么外化。文學大家何其芳先生就在他的著作《史詩<紅樓夢>》中明確提出,林黛玉正是一個叛逆者。在書里他是這樣說的,賈寶玉反對科舉、八股文和做官,他違背封建社會的男尊女卑和嚴格的等級制度。這樣一個叛逆者,林黛玉卻同情他、支持他、愛他,而且她本人也并不是一個馴服的女兒。她和寶玉都是封建統治階級的叛逆者。
何先生的這一點很吸引我,讀了《紅樓夢》小說文本和《史詩<紅樓夢>》后,我發現黛玉的形象復雜且立體。
黛玉首先是有能力的。她學業遠勝賈府同輩,熟讀四書,且詩才了得;她對賈府的財政危機也有清醒的認知,曾向寶玉指出:“咱們家里也太花費了……如今若不省儉,必致后手不接?!彼矘O其聰慧,元春省親,命眾人作詩,只有黛玉看出了元春頌圣的心思,“一畦春韭熟,十里稻花香。盛世無饑餒,何須耕織忙”,寫到了元春的心坎上;她又并不自己將這首詩呈上,而是讓元春以為是寶玉所作,可見她是通人情世故的。
但同時,黛玉也是反叛者。封建社會要求女子“含蓄”,黛玉卻有“露骨”詩詞和大膽的情感流露;封建社會要求“女子無才便是德”,黛玉卻才華橫溢、鋒芒畢露,這些在當時無疑就是叛逆。寶玉厭惡科舉、憎恨“祿蠹”,寶釵、湘云皆勸寶玉考功名,只有黛玉“從不說這些混賬話”,支持其離經叛道,被寶玉視為“知己”。她教香菱寫詩時不帶居高臨下的施舍感,而是以愛詩者的身份真誠交流;與紫鵑情同姐妹的互動,也突破了主奴界限。這種“向下”的情感流動,對比賈府里對人命的漠視,也是截然不同的。
在我看來,林黛玉也許并非有意的叛逆,而是她的理想和本質,無法與封建大環境和榮寧二府藏污納垢的小環境相兼容。因為有了黛玉這樣的人物,以及她對自我本質的堅持與反叛,何先生說《紅樓夢》的巨大意義就在于,幾乎批判了整個封建社會的上層建筑和整個封建統治階級,并且提出一些關于人的合理的幸福的生活夢想。
現在再回看網友們對林黛玉“叛逆者”形象的二創,我們也可以將這些解讀看作是何其芳先生以上觀點在今天的回響。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